•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观察 > 专栏

中国将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时间:2018-5-17 16:56:24   作者:易宪容     
内容摘要: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是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11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会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放宽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事宜。可见,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焦点。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三个重大问题:一是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二是实现旧的基准利率体系向新的基准利率体系转型;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国内金融市场无风险国债收益率曲线。其中,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是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基准利率是无风险或风险最低的投资收益率,是一切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和参照系,是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与手段,因此,基准利率具有市场化、基础性及传导性等其他利率不具备的特征。
 
  基准利率体系之所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利率作为市场资金的价格,与实质性商品的价格相比,其定价基础、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作机制及市场产品特性完全不同。实质性商品的价格取决于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其交易以商品的实质性为基础;但金融产品是对信用风险定价,其交易以信用承诺为基础。因此,在金融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面对许多不确定性时,个人与企业对未来的判断可能无所适从。通过基准利率及其传导机制影响金融市场不同资产之价格,可以帮助一般投资者和企业降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现代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的隐性担保,也有责任为市场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以保证市场公平交易及稳定,保证弱势投资者利益不受伤害。通过政府力量来设立基准利率可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政府也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
 
  第三,近年来,尽管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不小的进展,特别是2013年7月全面放开银行贷款利率和2015年10月存款利率放开上限管制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迈上一个新台阶,但央行对银行存贷款直接进行风险定价与价格管制,而这种基准利率的生成依据与机制并不清楚。欧美国家的基准利率或是货币市场隔夜拆借利率,或是回购利率,其利率不仅能够反映近期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必须以无风险的国债利率收益曲线为依据。
 
  因此,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这种基准利率体系包括法定基准利率及市场基准利率,同样也必须与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联系起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无论是国内新的基准利率确立,还是无风险的国债收益曲线确立,都需要更多的历史数据及机制形成过程。当然,这种基准利率体系的转型涉及到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如何突破这方面可能遇到的阻力,是新的基准利率体系确立的最大障碍。
 

标签:2018年第5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