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众凌科技:攻克“卡脖子”难题

时间:2024-7-27 18:03:21   作者:张琳     
内容摘要: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锻造更强的产业竞争力

众凌科技:攻克“卡脖子”难题


  打破大日本印刷( 以下称“DNP”)对精密金属掩膜板(以下称“FMM”)的全球垄断,浙江众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众凌”)用了3年。2020年9月,众凌FMM一期产线投产,2023年实现量产,当年产值约4000万元;2024年开始爆发式增长,产值有望超过2亿元。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客户份额,众凌已经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企业。


  时机


  什么是FMM?简单来说,FMM是带有小且密集孔的薄金属掩模板,是OLED蒸镀工艺中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用于定义OLED显示屏幕上的数百万颗30—40微米AMOLED红绿蓝发光像素图形。


  FMM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等OLED显示面板上,其好坏直接影响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技术表现和品质,属于OLED行业关键卡脖子材料,号称“OLED显示行业的光刻机”,“十三五”规划时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FMM的核心原材料是Invar36铁镍合金,在全球市场上,高品质的Invar36铁镍合金一直被日立金属垄断,而日立金属又与DNP签署了独家供应协议和优等品排他协议。仗着原材料优势,DNP在全球市场一直处于主导位置,也因此奠定了三星、LG等韩国OLED面板厂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FMM的下游客户高度集中,在国外,主要是三星、LG电子等OLED生产商;在国内,主要是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维信诺、和辉光电等五家大型OLED面板厂。“和半导体相比,FMM体量并不大,在国内只有几十亿元的市场,但它带动的是上万亿元的面板行业。”众凌副总经理赵明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只有DNP一家供应商,国内面板厂家在价格、品质、交期上都没有话语权。“DNP一旦断供,国内OLED生产厂家就得停摆,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希望能早日实现FMM的国产化。”

  赵明烜是众凌科技创始人之一,在一线面板企业工作多年,对客户需求非常了解,另外几位核心创始人是曾在多家AMOLED新型显示行业公司产业基地任总经理的徐华伟,深耕AMOLED蒸镀和FMM应用技术的沈洵,以及上市公司精测集团董事长彭骞,他们都长期关注并十分了解FMM行业。2020年,徐华伟离开老东家,准备自己创业,彭骞想在装备业务外拓展新材料业务,赵明烜和沈洵想找到新的职业路径,几人一拍即合。一个有丰富的行业背景和资金实力,一个懂技术和管理,另两人懂市场和运营,这个组合成为众凌快速实现技术和市场突破的基础。

  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FMM是不是一个好的创业产品?

  好的创业产品通常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利润空间大,二是市场空间大。

  总经理徐华伟在考察和研究DNP时发现,根据财报,DNP全年营收为600亿—650亿元,大部分业务的利润率只有1%—3%,而FMM的利润率超过了50%,贡献了集团30%—40%的利润。从商业层面看,这显然是一个利润空间巨大的产品,从战略层面上看,这是一个在技术上仍处于垄断地位、国内需求很迫切的卡脖子产品。

  此外,即便是在DNP这样的龙头企业,FMM的良率也很低,这意味着产品有巨大的工艺改进空间。

  至于市场空间,创业伙伴需要等待一个风口。

  2020年前后,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新品的快速推出,市场对轻薄、低功耗、高画质的OLED面板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赵明烜向记者展示了一张OLED的发展布局图,从图上可以看到,OLED面板生产企业越来越集中于亚洲,这意味着,亚洲的电子产品市场将产生巨大的FMM需求。

  2020年9月,众凌落地海宁,实缴资本1亿元。

  门槛


  早在2013年,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关注到这个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并尝试进军FMM市场,但并没有打开局面。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二是行业门槛高、验证机会少,三是当时国内市场规模还很小,难以支撑企业量产。“一些企业试图降低产品规格,导致成品粗糙不堪,不符合下游生产商的要求,因此很快倒闭了。”赵明烜说。


  众凌决定走高举高打的路线,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选择。

  最大的风险是资金。从过去的经验看,大部分科创企业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先以最小的投入进行试验,然后不断迭代,一直到符合客户要求,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量产。

  “但这条路在这个行业里走不通。”赵明烜解释道,面板生产商对FMM的精度要求很高,即使在微米级的加工中产品也不能变形,如果不能在品质上达到接近DNP产品的水平,产能无法大规模替代DNP供给,品类无法全面覆盖客户需求,那么面板厂家面对DNP一家独大可能断供报复的风险,就不敢迈出国产化验证导入这关键的一步。因此,从一开始,众凌对标的就是DNP.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当前高科技企业的痛点,对众凌来说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一个国内完全空白的领域,组建技术团队的可能性很小。众凌决定“曲线救国”,找到曾经和DNP同台竞技、拥有成熟经验的公司,把整个团队移植过来。

  由于拿不到最优质的原材料,要想做出和DNP品质相仿的产品,必须在工艺上超过DNP.众凌投资2亿元,花费半年时间,购置了高性能的进口显影、蚀刻、检测等设备,在4000多平方米的千级洁净车间里逐台定制了高规格的生产线——这意味着,众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到技术达到量产标准。

  幸运的是,资本对众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到2024年上半年,众凌已经完成4轮融资,股权融资规模已超过5亿元,其中还包括国家工信部制造业转型新材料大基金的参与,对公司量产前的研发蓄力起到了关键支撑。

  从0到1


  众凌从一开始就关注到良率的问题。在行业中,即便是龙头企业FMM,其良率也一直很低。众凌在生产中发现,良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对来料的检测能力不够,导致很多原材料“带伤上线”。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后端的工艺难度就会呈指数上涨。


  解决原材料的品质和检测问题迫在眉睫。让众凌没有想到的是,以原材料为起点,众凌开始了向产业链两头延伸的艰难旅程,并以一己之力从下游往上推,推出了一个国内没有的原材料行业。

  研发越深入,众凌越清楚,如果不能打破高品质的Invar36铁镍合金的垄断状态,国产FMM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超过DNP.2021年,众凌在积累一定程度金属材料技术认知后,开始着手开发国产原材料。

  这个过程是以四处碰壁开始的。

  徐华伟先去找钢厂。在国内转了一大圈,发现国内超精细金属加工存在巨大缺口。“主要原因是钢厂生产研发动能不足。FMM对Invar钢带的需求量不大,相对于钢厂的产能显得微不足道,但工艺要求特别高,生产这种费时费力的产品,在国内诸多以规模占优的大型钢厂看来,商业层面很不划算。”徐华伟无法说服大钢厂,就在国内外摸排能做精轧的小钢厂,一家家联络,一家家拜访。

  一开始,他连厂长和经理的面都见不到,徐华伟就去游说业务员、工程师、技术员。“从国家战略层面看,超精细金属可以应用于很多高新产业,有助于帮助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从企业经营层面看,和粗放型产品相比,精细化产品利润率更高。”

  根据徐华伟测算,一家小型精轧厂一年营收约为6亿—8亿元,利润率大约在5%左右,超精细金属加工虽然产量较小,但利润可以达到30%左右,这笔账让小型精轧厂的管理者产生了兴趣。

  2022年,众凌和精轧厂明确了合作意向。“让以前给汽车、飞机造钢铁的人理解芯片级别的制造工艺,中间的信息差很大。”众凌需要派出技术人员,从技术要求到设备管理、生产管理一一规范。每一批产品生产时,众凌的工程师都会一早赶到现场,与参与开发的员工一起明确工艺要求,把每个环节的工具、用料和操作全部限定好,准备到位才能投产。

  有了这个变化,精轧厂也发现自己产品的品质变好了,市场上许多过去做不了的产品现在可以做了,过去揽不到的生意如今也会自己找上门了,精轧厂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技术革新的动力也越来越足。

  这还没完。

  在精轧厂生产的过程中,众凌发现,有些产品品质问题是在精轧阶段无法解决的,缺陷来源于上游的熔炼和热轧过程。于是,众凌不断往上游走,按照解决精轧问题的逻辑,一段一段向上追溯,一段一段解决问题。

  随着众凌业务的不断延伸,整个产业链也开始发生变化,原本粗放型的产业开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型。

  “如今,我们生产的国产材料品质已经超过德国材料,这使得众凌的产品可以做到和DNP产品十分接近,在某些部分的性能表现甚至比DNP还要好。”从2020年到2022年,众凌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产品在国内多家OLED面板大厂通过验证,客户认可度超出预期。2023年,企业实现量产,下半年就开始爆发式增长,资金开始正向流动。“预计到2025年,我们可以拿下国内30%—50%的份额,全面超越DNP.”赵明烜满怀信心地说。



标签:2024年第5期 新质生产力的海宁样本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