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在各行各业,总有一部分人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苦练技能,力求把产品和服务做到精益求精。
作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郑树贵坚持在北京林业大学从事修表、照相工作35年。在此期间,他本着做事先做人的原则,在保证货真价实、质优价廉、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把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小店,发展为集修表、照相、售卖学生用品、手机通信产品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两个连锁修表店。
记住每一位顾客
年过半百的郑树贵,1984年从河北省景县钟表专业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家乡从事修表工作。1988年春,他从河北来到北京投亲靠友,最后在北京林业大学院内租了间房开了修表小店。
万事开头难。虽然郑树贵已在家乡累积了多年的修表经验,但刚到北京时,人们不相信他能做好这项技术。为了取得顾客的信任,他决定拿出诚意——把技校毕业证书摆在柜台上并且明码实价、承诺如果修不好愿意双倍赔偿。有了承诺,就有了愿意尝试的第一位顾客。随着顾客的增加,他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本子上清楚地写着每一位顾客的手表型号、修理项目等。每当有新顾客来,他都会把笔记本拿出来给顾客看。新顾客看到他越来越“丰厚”的修表经历,也同时感受到他认真的态度及强烈的责任心。
有了顾客,还要保证服务品质。对此,郑树贵说:做买卖不能光图钱,必须为顾客着想,诚心诚意做事待人。“有时,他晚上熬夜也要做到准时将表交到顾客手上。
人们发现郑树贵修的表,走时准确、收费较低、服务态度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北京林业大学有一个修表的小郑师傅,他的店里总有干不完的活,业务越来越多,名声也越传越远。
业务多了,名气大了,但郑树贵并没有忘记初心,仍旧把修好每一块表,服务好每一位顾客作为信条。
用诚信感动顾客
学校里一位范教授的进口手表坏了,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修好,听说郑树贵的技术很好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修表店。郑树贵检查之后,发现范教授的手表坏了一个零件,而当时店里又没有进口配件,修不了。郑树贵当时心里就想:“自己是修表的,却不能帮顾客修好表,这怎么能对得住顾客呢? 于是他干脆关了店门,先后跑到前门、西单,最后终于在王府井找到了匹配的进口零件。令郑树贵没想到的是,零件的价格比他定的修表费还高出好几倍,但他没有多想,把零件买下并把表修好后,按照既定的价格交给了范教授。范教授知道这件事后,坚持要把少收的钱给他,还见人就夸小郑师傅:”不但表修得好,收费不高,而且心地好,服务态度好。“
在技能方面,郑树贵始终抱着“空杯”的心态,不断学习。他在修表的过程中注重研究学习新类型手表,不断打磨技艺,“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机械的、电子的还是石英的,我都能修理。”郑树贵说道。
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在努力经营店面的基础上,他还不忘履行社会责任。
1989年至今,每逢重要节日、重大的社会活动,不论是个私协会、驻地学校,还是社区居委会组织的便民服务活动,他都主动出摊参加,从不缺席。为了方便高龄和行动不便的顾客,郑树贵带领学徒们主动上门免费服务。北京林业大学的特困学生修表、照相一律免费。一路走来,他先后为北京林业大学残疾特困学生、为北京市水利工程绿化建设、为外地水灾等捐款共3万余元。
2012年10月,恰逢北京林业大学60周年校庆,7月、8月是学校放假的日子,修表店也开始休业。一天,郑树贵接到学校宣传部的电话,原来学校校庆需要学校各院系的照片,但是宣传部负责摄影的老师已休假,急需郑树贵帮忙。“虽然当时家人已经安排好去外地旅游,但是我没有犹豫,立刻就答应了,旅游计划被打乱,但是我的作品出现在学校60年校庆画册上,我觉得非常值得。”郑树贵说。
2019年10月,郑树贵在得知北京林业大学的对口扶贫点——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中学的学生缺少课外书籍时,立即去书店花费近2000元买了适合中学阶段孩子阅读的各类书籍,把这些书交到了负责此次爱心活动的学校负责人手里。面对校方的感谢,郑树贵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支持教育扶贫活动是我应该做的。”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在各行各业,还有很多像郑树贵这样的“匠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对工作执着、对经营和产品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