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邱川 图|臧梦璐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参与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
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2013年以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削减70%以上,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正在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市场准入和运行的制度成本大幅降低。
大力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至年销售额500万元;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到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将企业研发费用按75%加计扣除扩大至所有企业,等等。大力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2013年以来压减政府性基金项目30%,削减中央政府层面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近70%.同时,着力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能等成本,继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延长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等政策期限等。目前,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一大批减税降费措施基本出台完毕,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近万亿元。
推动创业创新,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建设,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围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和培育“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协同创新;会同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制定“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于2020年前安排100亿元支持引导200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打造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强化金融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人民银行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减少融资附加费用;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优化监管考核办法,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推进产融合作,探索产融协调发展模式;联合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机构和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供应商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和运营,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
优化公共服务,助力企业创业创新。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着力打造以国家和省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为广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成立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在德国设立首个“中国中小企业中心”,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定期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为国内外中小企业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合作”的平台。
总的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工业为例,1-8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5%、11.4%;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不含外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6%、12.0%.1-8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62.6%;民营企业出口增长7.6%,占全部出口额的47.7%.近日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500强,有237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成效显著。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民营企业仍旧面临严峻挑战。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动和重塑、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步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常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小企业更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用工、原材料等要素成本升高,环境资源要素约束趋紧,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对美贸易摩擦加剧,融资难、融资贵、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政策环境。
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联系会议机制作用,提高支持政策精准度,合力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增加企业获得感。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在电信、军工等领域市场准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
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优势。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积极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引导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深化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畅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加快体制和技术创新,推动开展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动产融资、产融合作等试点,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进一步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构建多渠道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带动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精细、全面的服务。积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建立完善多层次企业家库,建立有效保护机制,积极发展工业文化,树立创新文化。
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建立海外中小企业服务网络体系,支持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交流、合作发展。
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快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