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营口:一城人文经典,百里山海画廊

时间:2018-9-18 14:47:46   作者:石海娥     
内容摘要:

营口:一城人文经典,百里山海画廊

港口夜色(图/ 王毅)

  营口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营口人热情淳朴的性格;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投资环境,成就了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让营口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作为辽宁省自贸区的桥梁纽带、东北亚重要的出海通道,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借助2018全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这座因港而生、依港而兴的城市,用其最真诚的态度向世界抛出了橄榄枝,殷切期望着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营口、了解营口、爱上营口,并在未来携手营口,共同谱写出更多令人赞叹的精彩华章。

  今天,就让我们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营商环境及未来前景等不同角度认识一下这座装满故事、蓄势待发的城市。

  天然去雕饰

  从自然景观上看,营口有海上观落日的独特景致和雪花伴温泉的别样风光,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6年,营口获批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营口东部有风光秀美的山川;西部有波缓沙平的海滨浴场和历经18亿年冲刷的独特海蚀地貌;南部有优质的温泉休闲度假区;北部有清代海防炮台、“东北四大禅林”之一的楞严禅寺和辽河百年老街等人文景观。“山、海、河、林、泉、寺”自然、人文景观俱全且各具特色,企业家朋友们在营口创业发展的同时,可尽享休闲养生之乐,营口不仅是宜工宜商的投资热土,更是我国宜人宜居的城市之一。

  不仅如此,从历史沿革来看,营口还是一座充满年代感、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众所周知,和其他因素相比,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营口有着足够吸睛的历史故事:距今约26万年前的大石桥金牛山古人类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发现有人类活动最早的地方,见证了上古时期辽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存世4000多年的盖州二台子神秘石棚,是目前亚洲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棚。2000年前汉代500多处古墓散落在古辰州(盖州)的土地上。辽南沿海熊岳古城、盖州古城、营口西炮台俱为古时、近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这些无一不体现着营口的古老历史及繁盛的文化。

  因为文化底蕴深厚,营口被世人称为“中华诗词之市”。其下辖的盖州市和大石桥市也是著名的“中国书法之乡”,从营口走向全国书坛画界的沈延毅、詹建俊、冯大中、贾平西等名流大家享誉国内外;由盖州皮影戏演变而成的辽剧是辽宁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戏曲文艺工作者诸如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单田芳,演员秦海璐,音乐人李杰等多名艺术界翘楚名扬四海。营口还涌现了体操王子李月久、射击名将金东翔、竞走冠军孙晓光等多名体育健将,登上国际赛场为国争光。

  文化显底蕴

  历经世事变迁,和营口古老历史一起延续到现代的文化产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更为深度的发展,文化衍生品生产基地、体育赛事基地和旅游热点城市等也成为营口的代名词:其下辖的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何家沟体育运动特色小镇成功当选国家体育小镇示范性试点。“中国·营口鲅鱼圈国际马拉松”经过8年培育打造,已成为全国金牌赛事;营口也是中国乐器生产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城市,钢琴、小提琴、风琴、转调古筝全国闻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架钢琴就出自营口制造,因此营口被称为中国“乐器之都”;《苏武牧羊》《红旗飘飘》《北京大碗茶》等脍炙人口的名曲都为营口人所创作,营口也因此被称为“文化音乐港城”。

  在经历过风霜的洗礼与时代的变迁后,营口人从未放弃对自身潜力的挖掘。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颁布后,藉由党的十八大指示精神以及“十三五”规划对于文化产业的激励与支持,戏曲院团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创新,伴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地方戏曲文化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以富有时代活力的磅礴姿态,演绎出了富含地方文化特色的个性化品牌。营口,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坐落在渤海之滨的“文化音乐港城”,将戏曲作为音乐文化当中的重要分支精雕细琢,令其璀璨生辉,独树一帜。

  天然去雕饰、文化显底韵,在历经世事变迁之后,营口已经发展成宜居、宜游、宜创业的城市。

  一个城市要想得到快速长远的发展,不仅要看自身拥有多少资源,也要看它能不能用好资源,造福城市。

  在这方面,营口无疑是幸运的。在营口人的努力下,营口多样的自然资源逐渐凸显优势,形成了规模效应,如今的营口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引资模式。

  资源多样化

营口:一城人文经典,百里山海画廊

站在辽河大桥眺望营口全貌(图/李奇鲁)

  营口拥有自贸区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园区,土地充裕、价格低廉、依海临港、靠近城区,既有空间优势,又有生活配套,不但适合企业落户,还方便员工安居。

  资源要素保证能力强。营口土地资源、水资源、电力、人力等要素资源充足。临海有210平方公里低产盐田和113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尚待开发,为民营经济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

  港口优势突出。营口港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世界第11大港口,已发展到5个港区,总泊位86个,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营满欧”班列已开通直达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家的12条中欧班列,是全国唯一没有享受国家资金补贴的班列,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其极具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6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627.8万标箱。

  交通物流体系完备。营口是东北地区第二个拥有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的城市。营口港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相继开通了“营满欧”“营蒙欧”等中欧班列,成为全国沿海开通中欧班列数量最密集的港口,海铁等多式联运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同时,高速公路90分钟可覆盖包括沈阳、大连在内的辽宁境内9座城市。乘坐高铁从营口到沈阳、大连只需40分钟,到长春和哈尔滨2至3个小时,到北京仅需4个半小时。营口兰旗机场现已开通上海、哈尔滨、石家庄、广州、深圳、潍坊、济宁、西安、成都、海口等航线。物流集散体系日益完善,可极大提升产品流通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产业门类齐全。营口物产资源丰富,水稻、水果和水产品是营口的优质特产,被称为“塞外江南”。

  已探明地下矿藏39种,其中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镁质材料产量居亚洲第一,是“中国镁都”。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东北开放的发源地,营口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扩充,已经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精细化工、钢铁及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镁质材料、汽保、乐器为特色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3+2”工业发展格局和以物流配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镁质材料交易额占国内市场的60%,胶印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3%,汽保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6%,乙烯、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有些产业在多个国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具备与全国企业开展多角度有机对接的条件,既可互补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又可互助升级,提升产业效率,合作空间巨大。

  人力资源丰富。营口拥有较为充裕的产业工人队伍,拥有营口理工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15所职业技术学校,有50多万名熟练产业工人,每年有3万多名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而且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仅相当于沈阳、大连的2/3.金融支撑力强。营口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33家,在全省地级城市中居第一位。近期,营口自贸区还引进了一批金融、类金融机构,将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为投资兴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目前已有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营口投资设立企业2400多家。

  旅游资源突出。营口市山、海、林、泉、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全市海洋旅游资源条件优越,比较知名的滨海旅游区、沙滩浴场资源各10处。特别是温泉资源质优而丰沛,营口市现有六大金汤,天沐温泉、御景山、忆江南、虹溪谷、皇家园林和金泰龙悦,被誉为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之一。

  引资有章法

  有了梧桐树自能引来金凤凰,可口可乐、百威啤酒、德国马勒、印度塔塔、家乐福、富士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营口投资建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被营口独有的资源优势吸引而来,比如百威啤酒。

  百威英博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全球领先的酿酒制造工艺,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啤酒酿造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为了将这个“金凤凰”引入营口,营口工厂下了苦功:营口工厂先将自己生产的12瓶百威啤酒样品快递邮寄往美国圣路易斯总部,与世界各地其他45家具有生产资格的工厂一争高下。在总部的恒温品酒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百威啤酒被盛在透明的玻璃瓶里,随机编成46个编号,经过12位全球酿酒师连续三天的品尝鉴定,最终,营口制造的百威啤酒样品凭借酯香、平衡的口感征服了在场的7个关键评委,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百威为何选择“营口酿造”?

  百威啤酒的口味包含一种清新纯净的、带有丝丝甘甜的麦芽口味以及协调干净的啤酒花苦味,完美的品质来源于选用最优质的全天然原料,包括美国进口的上等啤酒花、新鲜大米、天然大麦麦芽,以及优质水源、独特工艺,整个生产流程中不使用任何人造成分、添加剂或防腐剂。而营口工厂在生产百威啤酒的过程中,除了秉承了世界百威在原材料上一贯的严格把关,也因为自然状况、水质情况、土壤环境等营口特有的优越地域环境因素,而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营口酿造”。

  为了保证口感,营口工厂利用国际一流先进设备和技术,将百威英博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技术发挥到了极致。酿造过程中,严格地对每个生产细节的数据进行过程监控,依靠气象色谱仪、包装总氧测定仪、安东帕啤酒分析仪等国际尖端的啤酒分析设备,为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每周定期对关键过程参数点图的回顾,保证了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生产过程中,营口工厂使用百威英博最优化管理体系(VPO)对各项生产运作进行管理。最优化管理体系包含七大支柱:安全支柱、环境支柱、质量支柱、管理支柱、维护支柱、人力支柱和物流支柱。

  因为引资有章法,2012年1月10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开工奠基,这是百威英博集团在中国东北地区兴建的首家啤酒生产企业,总投资为35亿元人民币,营口也成为具有百威啤酒生产资格的46家工厂之一。

  自1861年开埠直至1906年大连开港前,营口是东北唯一的对外港口,一度成为东北经济金融中心、货物贸易集散地。100多年前,英、法、俄、德等11个国家曾在营口设立过领事馆或领事机构,是东北设立外国领事馆和领事机构最多的城市,更是东北面向世界的窗口。营口还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曾是东北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的发起与传播中心,被誉为“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

  而今天,还是这座城市,在经历了世事变迁、改朝换代之后,依然没有停下自己改革开放的脚步。

  政府善扶持

营口:一城人文经典,百里山海画廊

夜色中的营口老街(图/高相)

  一个城市改革的改革与政府、与企业、与民众都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很早就开始改革开放的城市,营口政府对于企业的帮扶可谓见人见事。

  营口发展政策优厚,集多个国家战略政策机遇于一身,企业受到政策支持的积极影响是多重的。尤其是在自贸区建设中,营口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普惠式的优惠政策,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与探索,不仅对国内先行自贸区的经验作了复制推广,还首创了全国首张“46证合一”营业执照在营口片区发出,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开启“一窗通办”新模式,实施“16+X”集成化监管执法,新组建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工商、质监、环保等16个部门的相关行政职权,消弭了部门分割、多头检查、多头执法等困扰企业、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和堵点……使营口片区一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全链条总时限控制在15天,比之前节省3个月时间。由此更好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降低了创业成本。

  在帮扶企业发展过程中,营口市各级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将各项专项行动落到实处:百威英博(营口)啤酒有限公司蒸汽使用量较大,目前蒸汽价格对比其他省市过高,压力也不稳定,对企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相关部门得知情况后立即出手,目前已帮助企业与华能电厂达成共识,解决困扰企业难题;营口建兴纺织有限公司存在部分款项税务减免问题,相关帮扶人员迅速出面,协调财政、国税等部门,按政策落实了减免项目……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为企业减税降费4.6亿元。其中,工信委积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新增电力直接交易企业112家,组织78家企业参加第一次全省电力直接交易,争取到交易电量48亿千瓦时,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7000万元;人社局落实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惠企政策4000万元;供电部门通过落实两部制电价政策文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400万元;质监部门减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等费用,共计减负200万元。各级政府还致力于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比如举办第十届汽车保修检测设备博览会,现场交易额1.4亿元,合同额8亿元;推动19户企业加入塑料包装制品出口产业联盟,新增销售收入4100万元。

  为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营口市工商局还出台了《营口市工商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制定的“两个方案、一个意见”经市政府发布,在全市实施。这些举措有效精简了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目前已惠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万余户。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营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还成立了业务专家组,精准对接企业,解决企业诉求。营口天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由于企业改制时间比较早,企业将改制后变更材料丢失,在企业办理商标权变更中由于缺少改制变更证明材料多次被驳回,营口市工商局了解情况后查阅企业档案业务系统,为企业出具了相关证明,圆满解决了上述问题;营口大福有限公司成立较早,中间多次变更,加之企业人员频繁更换,新招入人员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做公司出资情况公示登记时录入了错误信息,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往来。为帮助企业更正相关信息,营口市工商局协调省局从后台进行了更正,解决了企业的问题,仅2018年以来就主动解决企业疑难问题81件。

  相比“锦上添花”,营口市更多的是为企业“雪中送炭”。比如免费提供3.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用于扩大产能;政府斥资700余万元,一个月建好变电所;营口市金融办给予300万元帮扶补贴,力推企业上市等等,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除此,营口政府还将中央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举措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细化、分解,按照包扶体系,市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人手一本账、责任一肩挑,一件事包到底,一竿子插到底,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每名同志的岗位职责、工作细节中。充分发挥目标考核作用,对28项GDP支撑指标、26项省市重点指标、16项高质量发展指标实行全程跟踪、定点督导、动态考评、定期通报,形成步步衔接、首尾呼应的抓落实闭环管理模式。

  民企成主力

  在政府扶持下,各种利好助力营口成为了东北地区民营化程度最高、最有活力的城市,具有“北方温州”之称。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80%以上,2016年被国家列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特别是随着营口的开发、开放,中国五矿、鞍钢鲅鱼圈公司、辽宁忠旺、康辉石化、万达集团等一大批知名国企、民企纷纷落户营口,而他们走过的路径、积累的经验都将成为营口经济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印记。

  民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是营口经济主力军,全市民营企业22.8万户(含个体工商户)。截止到2017年,营口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75户,利润总额超千万元企业79户。重点推进的29个10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有24个是民营企业。

  作为本土民营企业,青花集团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不仅保住了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开拓了多条国际销售渠道,目前已经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招募代理数十个,减少了中间环节,加深了对客户的了解,提升了出口业绩;另一个本土民企——东盛集团现在已是日本多地的垃圾袋供应商,成为营口的出口大户,出口产品已占东盛集团生产总量的90%.低端的产品自己生产不过来,就请周围的小企业做代工,东盛集团已然变身成为当地带动出口的领头羊。

  民企社会贡献日益突出。民企是拉动营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截至2017年,民营企业户数占全市企业总户数95%以上;上缴税金占全市69.8%;从业人员占全市80%以上;完成固定资金投资占全市80%以上。

  民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营口300多户民营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机构。实施102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有65项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总数列全省第二位。全市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61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62户。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以上。

  营口压铸业集团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民营有色金属压铸生产基地,凭借科技兴企,采用 “微创新”让企业占领了新的市场;东盛集团经过研发,成功推出名为“笑妈妈”的全国首款点断式保鲜膜,现已申请专利,在超市的销售占比已经可以和国际品牌比肩。在规模以上的营口民企中,几乎每家都设有创新贡献奖,鼓励员工创新,企业应用于产品和工艺研发的经费也在逐年上升。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布局,营口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逐步由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和轻纺工业并重方向发展,形成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轻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七大主导产业和汽车保修装备、乐器两大特色产业。民营经济在传统产业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布局结构更加合理。

  民营企业集团不断培育壮大。组建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辽宁镁质材料产业联盟、汽车保修装备联盟和环境友好型包装制品产业联盟。同时,通过组织企业加入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省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省数字家庭产业创新联盟、辽宁云计算基础资源联盟等方式,培育壮大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营口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和发行地之一,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曾是东北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更是东北面向世界的窗口。

  去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正式挂牌成立,营口综合保税区也随之获批,自贸区和保税区的获批让发展中的营口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更为鲜活的血液。

  再迎新机遇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位于营口市主城区西部,提供国家扶持政策19项。区分为五大功能区块,分别是旅游休闲健康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及新兴产业集聚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物流商贸产业集聚区、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发展“三大业态”,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和“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努力建成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个第一”(即:东北三省第一个临港综保区;第一个边审边批边建设的综保区;第一个规划铁路可以进园的综保区)的营口综合保税区,至此,营口片区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集于一身,形成了“三区”叠加的独特架构。据悉,营口片区按照国务院、商务部要求,复制推广上海等地先进经验109项,经毕马威公司评估认定,已落地事项102项,占比93.6%.辽宁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123项工作任务,已落地96项,占比78%;形成创新典型案例30项,其中5项属全国首创,6项案例将在全省复制推广。

  这一年,香港新华集团、全国消费金融行业前5强辽宁桔子分期商贸有限公司、京东商城、浙江海龟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忠旺、辽宁方大集团等一批高质量项目慕名而来。截至2018年8月20日,营口片区共注册企业6399户,注册资本金合计1697.93亿元,营口片区坚定“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独具特色”,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构建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正引领营口、助推东北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营口片区正用“自贸模式”逐步形成“营口现象”。目前,营口已向国家申请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营口港跨境电商海运业务正式启动。今年5月份,已经正式启动运行营口自贸区邮件(快件)集散中心,主要开展国际邮件(快件)处理业务,届时将不再依靠沈阳、大连,而直接通过营口海关出入境,不仅降低转运成本,还将提升流通效率。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的营口,更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赢得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从空间位置上看,营口港是中国距俄罗斯最近的出海口,也是中国国内经满洲里过境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最近的、业务量最大的港口。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点,成为了中欧物流运输重要的枢纽港,由营口港联手铁路部门、当地民企,以市场化手段运营的“营满欧”班列,在全球坐标系上打通了一条海铁联运大通道,一方面助推了沿海经济带、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综保区的发展,另一方面联通了蒙古国、俄罗斯直至欧洲的12个关键物流节点,面向所有中欧班列打造服务区。

  改革见成效

  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营口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且朝气蓬勃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经济总量跃居辽宁省第4位,连续10余年保持经济增速居全省前列。

  钢、铝、镁、石化、粮、糖等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和综保区批准运行,这些更使营口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

  营口是“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营口名列全国第19位,居东北城市之首。营口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组建了行政审批局,建立了项目建设首问负责、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一条龙服务机制,只要项目签约,全程都会有一个团队负责到底,让投资者无后顾之忧,“打开一扇门、办成手中事”在营口正成为现实。

  在具体措施上,相关部门积极打造助企平台,对标全国先进,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例如,营口市工商局与中行营口分行、工行营口分行等8家银行共同合作,联合推进企业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合力为市场准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到了“流程网上走、登记不见面、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进一步压缩办理证照时限,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目前为止已经逐步建立务实高效、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投资者王仁龙就是改革后的受益者,改革前的门槛是预先缴纳10万元的注册资本,这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将“绑定”在银行,改革后,王仁龙的注册资金只有8000元,而且没花1分钱就领到了营业执照。而像王仁龙这样一人投资设立注册资本低于10万元的公司,改革后全地区已经设立732户。

  王仁龙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所投资的企业作为母公司已投资设立四家子公司,一直想组建冠“辽宁”的企业集团,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但由于母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未达到要求,一直没有注册成功。

  商事制度改革后,王仁龙采取10年分期认缴的方式,对四家子公司分别进行了注册资本增资登记,达到了组建集团的标准。改革后,采取分期认缴方式组建的民营企业集团有72户,目前全地区民营企业集团已达148户。

  总部在江苏的海润集团最初对于到营口投资建产业基地颇有顾虑,但营口的“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坚定了信心:备案立等可取,半小时就能完成;规划、土地、环保等审批手续在法律框架下走“绿色通道”……从项目洽谈到开工,一共才用了3个月,投放周期至少缩短了一半,为企业节约的成本不可估量。但“营口速度”

  并非海润集团所专享。毗邻海润集团的忠旺集团在国内3个城市同时签约建设新工厂,营口市签约最晚,但开工最快,投产最早,为企业节约的成本不言而喻。

  诚开招贤路

  近些年,营口市重点实施“三大调整”:一是产权布局调整,上世纪90年代即大力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使体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经济布局调整,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工业由轻纺向重化工、轻纺并举转化,并取得显著成效;三是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发展七大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及包括金融、电子商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等。

  今年,营口市重点招商58个项目,包括新材料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光伏组件产业集群、工业铝深加工产业集群、高端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等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物流、旅游等多个产业,总投资2100多亿元,年产值可达6000多亿元,实现利润1300多亿元。

  近期, 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四基地一中心”建设框架方案》,即加快打造铝产业、钢镁深加工、石油化工、粮油食品饮品等四基地和物流旅游中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力争到2022年,铝制品产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钢铁和镁制品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石油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粮油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3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550亿元。

  除了上述利好,自2017年以来,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营口市政府陆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措施。市委办、政府办出台了《营口市人才智力柔性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营口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十条措施》《营口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规定(试行)》,市人社局也印发了《<营口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十条措施>实施细则》《营口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全市“1+X”人才政策体系,为营口,特别是为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的建设和发展集聚了智力和人才。

  针对全市范围内的“1+X”人才政策体系。“1+X”人才政策体系将高层次人才分为A、B、C三类,对应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

  “1+X”人才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对高层次人才的研发项目给予匹配资金,并可享受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项目经费资助(“两院”院士不低于500万元);对人才载体提供10至500万元的“筑巢资金”扶持;鼓励用人单位以猎头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0万元补助;实行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实施“市企联合培养计划”,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政府给予学费资助;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总体思路,在不改变外地人才的人事、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以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项目引才、成果转化、专题服务、联合攻关、退休返聘、人才租赁、对口支援“等短期来营、定期服务的方式柔性引进人才,每年实际工作天数累计达到3个月的柔性引进人才,可享受每月4000至15000元不等的补贴等。

  除了针对全市的,营口市因地制宜,特别就自贸区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建立人才工作组织保障体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了由自贸试验区临时党支部、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政策吸引人才。制定了《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高新区)推动人才集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若干政策》与《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高新区)创新引进人才的若干政策》,重点引进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物流、跨境电商、科技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各类优秀人才。

  开展“万名院士专家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针对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和发展难题,及时与市人才办进行沟通,寻求与企业相匹配的院士专家。先后有来自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哈工大等科研院校160余人次专家到自贸区调研、考察,省内多名院士专家与相关企业“牵手”。

  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营口众创空间吸引人才。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共直播点播北大精品课程10余次,为全市各类创业者提供培训千人次等。

  建立完善自贸试验区绩效考核体系。通过不断完善优化绩效考核方案,明确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责任,强化人才队伍考核监督,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改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提高工作主动性,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自贸区管委会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出台了《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营口片区薪酬管理办法》《营口片区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等。目前,自贸区已经全面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度。

  在针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吸引上,营口市也出台了相关的具体举措:鼓励人才创业扶持。围绕自贸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进带动效果明显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团队)创业企业,视项目的市场发展前景、技术或专利的先进水平、投资金额、项目成长性及实际贡献等情况,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不等的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对特别优秀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资助;新引进的急需紧缺型人才、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首次在自贸区创业且具有博士研究生,视技术或专利的先进水平,给予50万元、30元、1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税收奖励。对新引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急需紧缺型人才、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在自贸区创办的科技型企业3年内每年给予其形成地方财力部分的40%奖励。鼓励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参加各级政府科技部门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并在一年内落户自贸区的创业项目,按照参赛获国家、省、市一等奖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创业奖励。

  对吸引招商人才采取精准招商、精准定位、精准服务、精准合作的方法。例如:浙江海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园区运营商,已在全国10个省(市)成功运营了31个园区,在园区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海龟科技的招商人才把先进的园区管理经验和优质的合作伙伴带到营口,为营口的经济发展出力。

  在不断完善人才优惠政策的前提下,截至2018年6月,营口市自贸区内共有11家企业有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共计26人;自贸区管委会有硕士、博士共计18人。高层次人才共计44人。

  另外,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推荐选拔工作通知》要求,营口自贸片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经过评审、组织考察等形式进行综合评议,最终确定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姚立权(破格申报)与大连理工(营口)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付雪松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可以说,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的人才吸纳政策,“诚开招贤路、广纳天下才”正在成为营口的又一标签。

  开放促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措施、改善环境、释放活力,确保在壮大民营经济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营口市制定并下发了《营口市开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实施方案》,方案按国家批复内容,明确了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具体分解为51项重点工作,落实到28个责任部门,定期总结工作经验。

  营口还着力于打造政策环境。

  一是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营口市工业企业帮扶方案》《中国制造2025营口行动纲要》《营口市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营口市盘活工业闲置资产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是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营口自贸区片区建设契机,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培训和讲座,提高民营企业对政策的掌握程度和利用率。同时,收集整理国家和省相关涉企政策,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进行宣传、解读,并编制政策汇编向企业发放。

  三是积极宣贯《中小企业促进法》。年初,组织各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参加省工信委开展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解读培训,促进基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新法出台背景、具体内容、主要政策,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

  同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对民间投资开放。鼓励民间投资通过特许经营、合资合作、资产收购和参与改制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项目;二是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PPP模式,向社会公布《营口市2017年PPP项目实施计划》,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市项目建设。

  此外,营口还致力于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千企转型升级行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开放包容是营口最鲜明的标签,而开放必然是满怀诚意、包容接纳的,对于1985年就搭上了国家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班车的营口尤其如此。

  在经过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风雨沧桑洗礼后,营口人坚持不懈地探路寻径,政府也不断从各个方面给予帮扶。经过改革开放的时代洗礼,营口正立上潮头,走向更值得期待的新未来。

  这一次,由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18全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将成为营口对外展示自我的绝佳平台,同时也将成为营口广纳贤才的最好助力。

 
 

标签:2018年第9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