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机遇和挑战并存——专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

时间:2020-3-23 14:38:54   作者:买佳豪     
内容摘要:此次疫情必然会影响2020年一季度的GDP,但是依照2003年的经验,这种情况在二季度将得到缓解,全年来看并不会对整体增长形势造成显著影响
  见习记者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已经走入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近年来大量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中国市场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无疑会令很多传统产业“雪上加霜”。

  然而,危机背后是机遇。线上化、网络化的崛起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机械化、无人化、自动化也将进一步代替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模式成为国内传统产业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疫情后中小微企业如何发展?本刊专访了中南财政政法大学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深度解剖疫情之后的中国市场经济“新面貌”。

  《光彩》: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冲击有哪些不同?

  盘和林:首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期较之非典显得更加“不合时宜”。熟悉国内第三产业发展的人都知道,春节是一年之中最大的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受到严重冲击,餐饮、旅游、娱乐业损失惨重。

  此外,疫情的大肆蔓延导致第二产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复工难”。因此,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此次中国第二三产业面临的局势将更为复杂。2003年,非典疫情对于国内影响最大的是工业,再延伸到服务业,但这一次路径出现了明显变化——此次疫情最先影响服务业。

  这是因为,大量制造业企业正值春节假期,当然,这也与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有关。随后,服务业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到工业,如今许多制造业企业还在等待恢复生产,疫情对工业的影响同样不小。

  其次,在国际市场方面,此次疫情的暴发无疑使我国本就严峻的对外贸易形势平添了几分“变数”。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刚加入WTO,人口红利释放,出口增速高达30%,处于经济复苏的早期。但如今,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形势和环境已经与当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加上目前人民币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故外部市场要比当年凶险得多。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与2003年相比,2019年出口增速仅0.5%,接近零增长。若湖北省被定义为“疫区”,国外将对来自疫区的商品提高准入门槛或直接禁止进入,虽然湖北省出口份额占全国比重有限,但对湖北认定为疫区将导致各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接受程度更低、手续更复杂、运输成本更高,且对部分行业和资本市场影响较大。这无疑会对我国本就严峻的出口贸易形势造成极大地不便。

  最后,从国内市场形势分析,由于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换挡,宏观杠杆率较高,经济下行承压较大。此次疫情的暴发,让本就处于市场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传统产业显得更加“举步维艰”。

  《光彩》:与2003年非典疫情来临时相比,本次疫情暴发后,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扶持政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盘和林:值得欣慰的是,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此次疫情暴发后,国家和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出台对企业的扶助政策,速度和力度上都有显著的进步。

  两次疫情暴发后,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复苏扶持政策。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较为充裕,故扶持政策空间比较大,可以采取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

  不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的强度和速度上。此次疫情暴发对于经济的扶持政策强度和速度明显大于和快于当年的非典,“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后的一个月内,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就分别针对企业在资金、房租、生产资料安全等具体困难密集的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减轻税负、缓缴社保,再到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抽贷等。此举对于企业来说是最大的利好,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动力,一系列措施能有效保护企业脆弱的现金流,为未来的产业发展集聚动力。

  这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国际背景密不可分。2003年至2004年,我国已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正处在经济恢复上升阶段,而如今,整体宏观经济下行,经济增速承压,我们还需要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故必须要尽快实行对于市场经济的扶持政策,帮助经济尽快复苏。

  《光彩》:在国际上,其他国家出现类似疫情时,在应对上有哪些地方值得今天的中国学习和借鉴?

  盘和林:实际上,疫情等重大自然灾害后如何帮助经济尽快复苏?中国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早在1918年,美国就曾暴发过全球性流感,造成全世界4000多万人死亡。从1918年春季到1920年春季,由于疫情造成了大量年轻劳动力死亡,导致社会生产出现短暂停滞,当时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也产生了短暂的负面影响。疫情暴发后,美国许多地区发行了政府公债,并为疫情中受影响严重的服务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同时,为了弥补政府的支出缺口,有些州开始公开募捐。1919年,在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背景下,美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复苏,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我认为,“宽政策”是各个国家应对疫情共同的办法。

  政府要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减负,包括减税、放宽行业门槛等。另外,美国政府对于医疗行业的大力扶植也可借鉴——他们给医疗行业提供了大量专项贷款以保证生产。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应该借鉴、学习。

  《光彩》:在经济扶持政策方面,您认为相关部门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盘和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我认为首先还是需要降准。我们减轻税负,不让金融机构抽贷,只是保住企业原来的融资渠道。此时还需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新融资的成本。因此,降准还是势在必行。

  其次,政府的扶持政策应该更关注“数字化”经济,帮助国内众多中小微企业趁此时机转型升级。对于在此次疫情中立下功劳的互联网、5G网络、数字经济等领域同样应该给予扶持,借助他们的力量解决政府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扶持外卖平台和帮助建设劳动力临时交易平台等。

  《光彩》:从宏观角度看,此次疫情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的宏观市场经济有没有潜藏一些发展机会?

  盘和林:以史为鉴,此次疫情必然会影响2020年一季度的GDP,但依照2003年的经验,这种情况在二季度将得到缓解,全年来看并不会对整体增长形势造成显著影响。此外,长期来看,我们的市场经济将会逐步向数字经济趋势靠拢,未来,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将成为主流,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行业将成为市场经济的新增长点。

  《光彩》:疫情对于具体的行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盘和林:实际上,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此消彼长”。会有一些行业受到重创,比如大库存、低周转、收益单一的传统餐饮业。未来许多餐饮企业会同时发力线上即食产品销售。另外,一些小电影院会消失,许多电影会开始线上上映。有行业受损失,也有行业得到好处。电商、互联网服务、在线教育,云办公等行业将会成为新风口,家校联系会更加通畅,而企业也可以改变传统的会议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光彩》: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供给侧改革”和“创新”已然成为国内市场经济的“热词”。本次疫情否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样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面对这样的变化,您有何具体建议?

  盘和林:此次疫情从一定程度上迫使我国传统产业转型,线上化、网络化将成为主流,机械化、无人化、自动化将进一步代替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模式。

  疫情过后,我国的第三产业将浴火重生,与互联网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未来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包括教育、医疗、办公等原本需要面对面的服务都可以在线上完成,真正的数字经济已经看到了曙光。我的建议是,国家要积极推动服务线上化的过程,给敢于改革自身经营模式的企业提供支持。另外,新事物意味着新风险,比如近期出现的劳动力交易平台,这种短期劳动合同可能存在法律隐患,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科技水平,贴合行业发展前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金融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智能网点建设,同时尽可能地让服务线上化、便捷化,将金融产品融入体验,实现体验式、一对一的服务。

  房地产业则需要合理控制负债率,保住现金流,伺机改革销售方式。有些企业已经开始线上售房,并且推出了无理由退房政策,这一点值得其他房地产企业效仿。

标签:2020年第3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