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高德红外:国外卡不了我们的脖子

时间:2023-7-2 15:44:49   作者:唐煜 余小小     
内容摘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高德红外在红外热成像领域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的产品展厅,放置于C位的几十款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芯片,均为高德红外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红外芯片加持下,距展厅25公里外的长江大桥和20公里外的武钢建筑群,清晰可辨。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高德红外自立自强,取得了累累硕果。董事长黄立自豪地说:“现在在红外热成像领域,国外卡不了我们的脖子。”


高德红外:国外卡不了我们的脖子

高德红外高芯科技芯片探测器生产场景


  10年时间掌握核心技术


  硕士毕业后,黄立分配到湖北省电力局研究院,工作12年完成27项科研成果和奖项,并成为单位年轻的中层干部。1999年,“希望过一个无悔的人生”这一想法在心中萌生,黄立毅然决然辞职下海,用30万元的积蓄注册了“高德红外”。


  面对创业初期的艰难困境,黄立坚信“科技创新能走出一条发展之路”,他专注于所学专业——红外热成像技术,砥志研思,研发出了第一台先进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自此,高德红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红外征途。

  2003年“非典”暴发期间,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便了机场、火车站的检疫工作。当时,市场急需无接触测温设备,由于工业测温和人体测温原理相通,高德红外仅用几天时间,火速将电力测温仪改造成人体测温筛查仪,产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90%,为疫情防控做出第一份科技贡献。

  之后,高德红外的各类红外热成像设备陆续应用在石油、电力、化工等众多领域,不断开拓市场,扩大经营,终于在2010年成功上市。

  但是这个时候,核心元器件红外探测器芯片仍然不能进行自主生产,还需进口。芯片是产品的心脏,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有一天会被西方“卡脖子”。

  公司上市后,高德红外不忘初心,将募集到的大量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的攻克,经过10年的攻坚,终于掌握了红外专业的底层核心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掌握了尖端领域的话语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热成像测温系统供不应求。高德红外将多年来值守在各地海关、机场等检疫岗位的型号为IR230的产品,结合自主开发的“中国红外芯”进行改进,推出IR236产品,在疫情阻击战中大显身手。

  “只有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黄立说。

  危难之际显身手的背后,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奋力追求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攀登、不断突破的故事。高德红外和国内众多红外企业打赢的不仅是防疫战,也是一场科技自立自强的翻身仗。

  不断推进自主研发和产业化


  芯片从研发成功到成熟应用,通常有一两年的周期。但黄立却做了出人意料的决定——所有产品马上换用自己的芯片。“研发是为了应用,如果总停留在实验室里,我们的自主技术永远也不会成长”。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把创业的精神传下去”。这两句话在公司上下耳熟能详,时刻提醒全体员工,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黄立说,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且创新没有终点。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俗称红外芯片。探测器的作用是把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转化成光电信号。而芯片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灵敏度。

  红外热成像系统自主研发的道路荆棘丛生。没试验设备,早期只好借;没加工条件,找第三方实验室和代工厂;没有钱,筹措资金。

  “那时候,车间里必须保持恒温恒湿,24小时水电气不停,一年光电费就是几千万元。”高德红外专门负责芯片研发的子公司——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健飞说,最初他们投入的1亿元相当于当时的全年营业收入,到芯片研发成功,已经累计投入20多亿元。

  随着红外芯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不断推进,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10年,高德红外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募集来的19亿元悉数投入探测器的研发,科研团队快速扩充到200多人。

  ——2013年,高德红外的红外热成像产业化基地正式投入运行,非制冷型探测器实现批量化生产。

  ——2017年,高性能制冷型单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成功。

  —— 2 0 21年3月,高德红外宣布,我国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

  ——2021年8月,高芯科技入选“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科技进步是无止境的,停下来甚至慢下来都会被超越,只有不停向前奔跑。”黄立说。

  为了正负0.5摄氏度,百人团队攻关


  芯片性能在应用中得到不断提升,“比如,工业级产品要求的测温精度一般在正负2摄氏度以内,而人体测温仪则要求大批量供货的一致性能达到正负0.5摄氏度以内。”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施志坚说,为了完成这个跨越,高德红外组织了百人团队攻关,致力于从核心底层芯片的开发到算法、图像处理和电器可靠性方面进行提升。


  20多年来,黄立带领高德红外坚持自主创新,克难攻坚,研发出了红外芯片,在大面阵双色红外探测器等一些前沿领域,达到了西方最先进水平,另有几个关键指标处于领先地位。高德红外还建成了三条批量生产线,年产芯片超百万片,芯片国产化后,成本大幅降低,得以实现大批量的项目配备。

  “在达到进口芯片同样实际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使用国产芯片,平均价格可以降低40%左右,竞争优势非常突出。”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施志坚说,以人体测温仪为例,用进口芯片的售价高达10多万元,现在只要1万元出头。

  产品展厅里,长得像“钢铁侠”的制冷型红外芯片组件,在厚重金属外壳的保护下,能够适应零下200摄氏度的极端工作环境,具有高灵敏度、全天时全天候、全被动工作等优点;小巧玲珑的非制冷型红外芯片组件,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密密匝匝集成了传感器、光学镜头、集成电路等。

  制冷型芯片制备过程有300多道工艺、4000多步工序,是非制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改进材料一个环节,就花了3年多时间。”高德红外探测器中心副主任周文洪说。


高德红外:国外卡不了我们的脖子

高德红外高芯科技研制高清图


  从1到4000,人才是高德红外最大的财富


  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20%进行研发,是高德红外上市以来多年的惯例。作为科技型企业,高德红外最大的财富是人。


  高健飞200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高德红外。一天,黄立把他叫到办公室,一个人的“微电子室”挂牌成立了,高德红外从此走上红外热成像芯片技术自主研发的追梦路。

  “加入高德红外,是因为看到公司自主创新的决心。”高德红外探测器中心副主任刘斌说。

  为鼓励科研创新,高德红外出台项目实现奖、生产激励奖、知识产权奖、评优评先奖等13项激励管理办法激励科研人员,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高德红外还通过创建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力培养后备人才和扶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创新制度保障人才发展畅通、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不断开拓科技人员学术视野、实施长效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高德红外助推科技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促进人才层次发展、成果质量提升。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高德红外聚集了国际国内军民行业内大量顶尖人才。

  如今,高德红外已拥有高科技人才4000余名,平均年龄30岁;管理团队中35岁以下占70%以上;拥有超过1200人、占比30%以上的研发团队,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95%. 2022年8月24日,在“创青春赢未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活动中,黄立对正在创业和即将创业的青年人分享个人心路历程时说:“创新创业始于热爱,成于信念,久于情怀,归于发展。”

  正是持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目前,高德红外已拥有自底层至系统的完整而全面的自主技术,并已构建完成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