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人物

李雅华:扛着石头过河

时间:2022-12-10 15:59:33   作者:张琳     
内容摘要:  30年前,李雅华从父亲李走生手中接过那把凿石雕花的錾仔,开始学习影雕。在那个固守“传男不传女”的行业里,李雅华和李走生大概很难料到,若干年后,她会成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没落,守旧与创新,争议者众;在这条本就少有人走的路上...

  30年前,李雅华从父亲李走生手中接过那把凿石雕花的錾仔,开始学习影雕。在那个固守“传男不传女”的行业里,李雅华和李走生大概很难料到,若干年后,她会成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没落,守旧与创新,争议者众;在这条本就少有人走的路上,加入者寡。作为惠和股份董事长,李雅华很清楚,越来越快的工业生产节奏与需要大把时间耐心磨砺的非遗技艺格格不入,必须把非遗技艺和时代特色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传承和发展。


  李雅华身着惠安女的传统服饰,坐在绘满花纹的石料前,手执钢錾。当钢錾和石料碰撞时,会发出叮当的声响。如果錾刻者全神贯注于手上的作品,錾头与石头碰撞的声音会显得流畅而清脆,极具节奏感。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李雅华的父亲就是靠这些声音判断她是否专心练习,一旦声音走板,父亲就会出现在她身后,若发现她稍稍走神,就会一巴掌拍过来。李雅华曾经十分惧怕父亲的严厉,但是,当她用30多年的时间带着影雕技艺从惠和走向世界,她开始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于手艺人来讲,也许有其必要性。严师出高徒嘛!”

  学艺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说的就是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惠和影雕技艺。这是一种利用“去黑留白、明暗成像”原理,并融入绘画技法创造出的石雕艺术。创作过程全凭一根特制的合金钢錾,在黑底纯色石板上经打稿、画图、初雕、细雕、精雕等工艺流程,点凿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以点缀线,以线构面,逐而形成一幅作品。一幅A4纸大小的作品,需要上亿次点凿方可完成。


  李走生是惠安远近闻名的影雕师傅,把这门手艺传给李雅华,本不在李走生的计划中。

  在闽南石雕传承中,过去一直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在传统和封建的观念里,女性“阴气重”,而佛寺庙宇“清洁庄严”,因此,多用于宗祠、寺庙、佛像的石雕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艺术,是男性才能端的“饭碗”。在李雅华的记忆里,幼时父亲雕刻佛像时,她和妹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靠近,走得略近一些,就会被要求离开。另外,石雕是个力气活,在没有机器切割的年代,要人工开采石料、用铁锤怼锤开铲,又脏又累,并不适合女性。

  李走生只有两个女儿,李雅华是姐姐。李雅华从小在石头堆长大,别的孩子到了年纪,接触的是纸和笔,她触目所及的却是錾仔、铁锤和石板。对于“女性不适合影雕艺术”的说法,李雅华并不认同,“从事影雕要长时间全神贯注地坐着工作,女孩子比较能坐得住。另外,影雕是从线雕开始,慢慢加入点雕,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就像绣花一样,都是细活,非常适合女性”。

  “不过,我当时也是因为考不上大学,才哭着鼻子跟父亲学的。”李雅华哭着学,是怕学这门手艺会让人看不起。

  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威逼,或许是因为不能像别人一样“补员”去坐办公室,李雅华半推半就地跟着父亲学了起来。她没想到,学着学着,慢慢对这门手艺有了感情。

  “和父亲学艺那几年,真的很辛苦。”在李雅华的印象里,李走生技艺高超,但很威严,不苟言笑,全家都惧怕他。李走生对李雅华更是严厉,只有批评,从不表扬,学艺过程中,一旦发现她不认真,挥手就是一巴掌。李雅华常常一边哭,一边学。

  和李走生工作时,李雅华像个“假小子”——剪短发,穿牛仔裤,身上随便披一件T恤,干的都是男孩子的活儿,特别是开着拉石头的大货车,别提多威武了。有一次,送完货,李雅华从车上下来,甲方大吃一惊——居然是一个女孩子,“他们都觉得,我以后一定能成大事”。

  可是,学艺艰难,18岁的李雅华并不喜欢,直到3年后,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坚定了她在影雕行业发展的信念。

  当时,大陆刚刚开放对台通商。台湾庙宇众多,对传统石雕需求极大,不少人慕名找李走生买龙柱、佛像等,李走生就根据他们的图纸定制。李雅华平时做的一些影雕,比如十二金钗、八仙过海等传统题材,也就随意堆放在角落里。有一次,一位彰化来的客人订购了一尊“玄天上帝”石雕像,不经意瞥见放在墙边的八仙过海影雕——那是李雅华刚刚完成的作品。客人走过那幅影雕,又退了回来,蹲下去仔细端详,接着比了一个手势,意思是把这幅影雕包起来。最后,这幅影雕就随着他的货柜一起运回了台湾。李雅华悄悄问收款的亲戚:“我这个影雕是送给他还是卖给他?”“阿华,阿华,卖了!卖了!”亲戚高兴地说。李雅华问:“卖了多少钱?”亲戚偷偷比了两个指头。“我以为是2000元,后来妈妈告诉我,是2万台币,当时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有5000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雅华对这个手艺突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同寻常的认识,“我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可以挣钱了!”

  就这样,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李雅华从一个青涩的小姑娘,一步步成长为区级、省级、国家级影雕技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再回顾学艺之路,李雅华五味杂陈,“到了晚年,父亲常说,生这个女儿是很不错的。”李雅华哽咽着说。

  扬名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李雅华因给五国领导人量身定制的影雕人物像一战成名。其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埃及总统夫人的影雕人像作品被作为国礼永久珍藏。


  “时间过得真快,那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李雅华还记得,惠和影雕在福建非遗展上展示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普京总统介绍:“她现在做的事情就跟绣花一样,但她们绣花是在石头上而不是丝绸上。”

  这次的一战成名,缘于多年的积累。李家在厦门禾山开石刻店时,有一批仿古做旧的石雕要出口,需要文物专家鉴定并非真正的文物才能出口。就这样,她认识了文物鉴定专家龚洁。龚洁对于新石雕作品的做旧仿古很感兴趣,李雅华便不厌其烦地给他介绍如何在石雕上养青苔,如何把石雕放水塘里自然陈化,如何让火枪加热石头,然后用石头和石头摩擦,制造年代感。“他听完看完惊叹,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龚洁的启发下,李雅华决定成立“惠和石雕”,进军文旅行业。

  2004年,惠和参与了厦门城市文化与艺术策展活动。这件事,对惠和石雕工艺质量的提高有着特别的意义。那一年,厦门市政府邀请二三十位国际知名雕塑家来厦,以“大海和音乐”为主题创作代表厦门的雕塑作品,这是厦门组织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雕塑展。市政府希望有民间资本助力雕塑展,招商负责人何崇梅知道李雅华不仅传承了影雕技艺,还拥有一批石雕工匠和营商渠道,于是找到了她。李雅华想,参与雕塑展是认识国外雕塑家、提升惠和影雕工艺水平的好机会。出于经营上的前瞻性,惠和连同工匠、石材、现金,总共赞助了近80万元。服务雕塑展不但有大量繁琐的工作,而且需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要克服语言沟通障碍,不同雕塑家对石材的要求也千差万别,要在全国紧急采购。李雅华每天都在现场协调对接,忙得团团转。如今,这些雕塑依然在厦门环岛路、白鹭洲、机场等城市各个角落。“此后,大家都知道,80%以上的厦门城市雕塑,都出自惠和工匠之手。”李雅华对此颇为骄傲。此后,她也创作出《郑小瑛》《拥抱》等一批优秀作品,使影雕技艺流传更为广泛,甚至在美国举办展览,让影雕登上了国际舞台。

  “当时,我跟厦航申请,能不能给我一个优惠的托运价格,因为石头实在太重了。”李雅华至今还记得,厦航很爽快地答应了,“厦航也赞同我们输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就这样,李雅华把28件作品带到美国波特兰,参观者无不惊讶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匠人居然能通过一把小小的钢錾将精美的绘画作品镌刻在石板上。

  转型


  李雅华并不满足于一时的名气,她希望这个手艺活儿能成为一个产业,她希望自己能搭建一个培养手艺人、传播影雕文化的平台。从石雕加工厂转型文化工程后,李雅华紧接着开设旅游购物店,进军文化旅游行业,登陆新三板,让影雕这个传统技艺与时代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在做文化工程前,惠和就在厦门江头开了间旅游购物店,1991年到1992年间,李雅华开始跟旅游团合作。

  那时,国内旅游刚起步,许多华侨回家探亲,导游就会把他们带到惠和来。“华侨对石雕很有感情,他们从中能找到寻根的感觉。”李雅华告诉记者,当时很多华侨做石雕,要求按照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鳌园的规格来复制,他们还会邀请李雅华去参观他们收藏的石雕作品。一来二去,李雅华的旅游购物店生意越来越好,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1999年,厦门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惠和成为第一批旅游定点购物商店。

  大型石雕不适合游客携带,李雅华就设计了许多适合旅游市场的石雕工艺品,比如小狮子、小摆件、生肖像、茶盘,以及《奔马》《日出东方》《一展宏图》等传统题材的影雕作品,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带回去。


李雅华:扛着石头过河

李雅华身着传统服饰雕刻作品


  李雅华想,顾客难得来一次,可能也想看看石雕是怎么刻成的,于是,惠和就把购物店开在工厂旁边。顾客下车,先看到的是一片厂房,身着惠安女服饰的导购为顾客讲解石雕的前世今生。比如,“摸摸狮子头,吃喝不用愁;摸摸狮子尾,荣华又富贵”,这样生动有趣的讲解,客人们都很喜欢,惠和石雕工艺品店在旅游市场也越来越受欢迎,有时候大巴车要在外面等上个半小时才能进来。

  2006年,李雅华开始规划石文化旅游景点——惠和石文化园。“如果把建文化园的钱拿去投资房地产,我现在至少也是几百亿元的身价了。”李雅华大笑,“谁叫我就喜欢石雕这门手艺。”

  如今,惠和石文化园已经是一个集石雕艺术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与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成为闽南石雕技艺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基地。

  “我们是典型的传统企业,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跟不上时代,路子越走越窄。”李雅华觉得,做好非遗传承,一定要和时代接轨。2015年11月15日,改制后的“惠和股份”成功挂牌新三板,李雅华也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

  李雅华自称并不十分懂资本市场,但她清楚,根据资本市场的要求规范企业发展,让那些跟着企业打拼多年的员工成为股东并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这些对于企业的规范化发展和永续经营至关重要。“所以我要‘逼’自己去了解、去规范,保证企业未来不走偏”。

  传承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传统文化需要坚守,而时代发展需要创新。”李雅华认为自己是典型的老工匠,有时候弄不太懂年轻人的东西,所以要努力和年轻人沟通,要守正创新。


  李走生常对李雅华说:“当种子就要晒干。”其中一层意思是,培养接班人要严格,另一层意思是,要坚守核心技艺。“这个手艺一直面临着机械化的冲击。”李雅华介绍说,因为市场需求量大、优质原材料稀缺、价格竞争激励,影雕工艺和产业越来商业化。“机器生产影雕价格低、效率高。而且真正懂影雕的人不多了,有些顾客也分不清手工雕刻和机器雕刻。但我经常跟团队说,我们要有所坚持,我不希望惠和影雕的机械化痕迹过重”。

  “在坚守核心技艺的前提下,传播和传承方式要不要创新?要!”李雅华说,除了传统的师徒相承,口传心授,惠和还构建了“基地—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相融合的传承模式,进入小学、幼儿园、社区等场所传授技艺,利用文博会、元宵节、非遗日、科技周等节庆开展活动,相关活动信息都可以在“惠和石文化园”微信公众号查阅。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不愿意吃苦。”李雅华常去参观石雕加工基地,那里的技师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年轻人很少。李雅华觉得,要弘扬工匠精神,要打造大国工匠,首先要提高匠人的社会地位,解决匠人的生存问题。

  李雅华做出口项目时发现,在意大利,每个工人走出来都气宇轩昂,手里的工具包就像公文包一样整齐洁净,对于他们来说,匠人是个体面的职业,匠人的工作是一种艺术。“反观我们的工人,经常一个裤管长,一个裤管短。而且,很多人认为,读书读不好,才会去做匠人。”李雅华有些感慨,“我们的社会还是要对匠人多一些尊重。”

  为了解决影雕传承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惠和把影雕订单交给惠安工厂或个人工作室完成,通过市场带动影雕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招聘惠安农村妇女,以工资或订单的方式合作,同时在厦门打造平台,面向社会招聘培养影雕技师。

  李雅华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农村,把影雕技艺传播到了更广的区域;惠和连续10年校企合作,让少数民族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成为石雕技师。“虽然‘三年学绘画,三年学雕功,苦练满六年,方可出师门’的学艺过程是一大挑战,但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后,在社会参与、回归生活之下,学艺者越来越多”。

  “在非遗传承上,惠和提供了一个样板。”李雅华对此感到很骄傲。现在,她让儿子戴毅安接班,戴毅安也已经是区级传承人了。此外,李雅华还培养了张小珍、江爱红等传承人,这个传承者队伍以惠和石文化园为基地,改良影雕创作条件,发明双手托凿,推动影雕与社会审美需求结合,使影雕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标签:2022年第11期 

本类推荐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