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小个专党建 > 党史故事

高风亮节的刘少奇

时间:2024-8-24 14:35:29   作者:李凌峰     
内容摘要:刘少奇去地方视察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严格要求,提出“三不准”的规矩:不准地方上接送与请客吃饭,不准工作人员向地方索要东西,参观时不准地方人员前呼后拥地陪同

高风亮节的刘少奇


  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让全党同志接受了一次党纪学习教育的洗礼。


  说到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疑是全党同志学习的典范,其中,刘少奇同志自觉执行党的纪律的事迹就让我们深受感动。2018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刘少奇同志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把公款全部交给大使馆


  1960年11月,以刘少奇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81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 按照规定,出访前国家发给刘少奇5000卢布的零用钱。但到了莫斯科后,他却没花一个戈比(1戈比合0.01卢布,相当于人民币1分),而是把钱全部交给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刘少奇从不接受馈赠,凡是外宾送来的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到外地视察时,他也总是吃住在专列上,以避免当地干部的接待。遇到有地方官员送东西,他总是严肃地告诉工作人员:“给他退回去,请客送礼是中央规定禁止的,退回去,下一次他就不搞了;你不退,别的地方也就跟着来破坏中央的规定。”


  衣食住行坚持从俭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在生活上依旧十分简朴。他的居住和办公条件很普通,住的是一幢旧式房子,只有办公室、卧室和客厅,房子因年久失修,已经十分破旧。后来,管理部门为他换了新房,但他的办公室除了简单的办公用具,没有其他奢华摆设。


  1960年,中央办公厅发文规定了干部的住房标准和收费标准。刘少奇非常重视此事,专门让工作人员实地丈量了自己家的住房面积并查看用水用电情况,嘱咐家人一定要按规定缴费。

  刘少奇的日常用品也非常朴素。他的一条床单一用就是十几年,一条带格围巾也是用了十多年,上面的绒都磨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在家里穿的都是布衣、布鞋,工作时穿的一双皮鞋已经很旧了,因公做的两套制服,平时基本不穿,只在正式集会或有外事活动时才穿。到工厂、农村去搞调查,他也是轻车简从,极为俭朴。

  1963年4月至5月,刘少奇出访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四国,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上述国家。行前,外交部礼宾司来给他做礼服,刘少奇却认为,出国不一定非得穿新衣服,后经外交部一再劝说,他才勉强同意做些薄衣服。

  刘少奇吃饭从来都是力求简单,早饭多是咸菜加稀饭,夜间工作到零点才吃晚饭,大多是妻子王光美把家里人中午吃剩的饭菜热一下当作晚饭。上世纪60年代初,因为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与蔬菜奇缺,刘少奇总是带头节省开支,和全国人民共渡难关。

  刘少奇去地方视察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严格要求,提出“三不准”的规矩:不准地方上接送与请客吃饭,不准工作人员向地方索要东西,参观时不准地方人员前呼后拥地陪同。特别是对地方领导的送礼行为,刘少奇总是坚决拒绝,要求身边人员立即退回。后来刘少奇发现,即使不接受地方上的东西,他们也会照样准备物品用作接待,于是他干脆在出行时自带茶叶、香烟,不用地方上招待。接见外宾时不能用自带的茶叶沏茶,他就坚持吸自己带的一般香烟,外宾送给他的礼物,他都悉数交给故宫博物院作为陈列品。

  每当人们谈论起这些事,刘少奇总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嘛,不要完全同人家比,俭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是丑事。”

  1959年11月24日,恰逢在海南岛琼海县考察的刘少奇同志61岁生日,琼海县的同志出于对刘少奇的热爱,做了一块镶着“寿”字的生日蛋糕,送到了县委招待所。

  了解刘少奇的秘书吴振英和厨师郝苗为此犯起愁来,吴振英将此事告诉刘少奇后,极少对工作人员发脾气的刘少奇生气了,并追问王光美是否知情。王光美表示并不知情,刘少奇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搞祝寿。这是我举手同意了的,自己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这些事你应该注意,要经常跟他们讲讲。”刘少奇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与家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的高贵品质,使大家深受感动。

  抢救落水群众


  刘少奇的高风亮节不仅体现在崇尚节俭上,还体现在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先上。刘少奇曾说:“不能在一切时期和一切情况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不能及时提出正确的任务、政策及工作作风,不能坚持真理,不能在有错误时及时修正错误,那就要脱离人民群众。”言谈举止之间充满了对人民群众深深的爱。


  1961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去湖南调查,44天中有32天住在农村。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一个普通农舍里,他一住就是18天,开了11场座谈会,并亲自到社员家里嘘寒问暖,同老党员、老贫民促膝谈心。

  刘少奇始终胸怀人民,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人民群众面临危难的时刻,他总是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坚定地与人民站在一起。

  1960年5月的一天,刘少奇同志去湖北考察途中,考察了葛洲坝坝址后,沿江而下。晚上,客轮刚过宜昌,突然遭遇龙卷风,客轮剧烈地颠簸摇晃。在探照灯的光柱下,客轮上的工作人员发现前边江面上有几条小木船,小船上的人在不停呼救,甚至还有人落水。这时,有的工作人员认为必须尽快救人,但也有人认为,上级给他们的任务是保证刘少奇的安全,客轮偏离航道会有危险。正在船舱内批阅文件的刘少奇知道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就因为是国家主席坐的船,更应该首先抢救人民!”刘少奇命令为小船挡风。随后,船员把客轮横在江心,用缆绳牢牢将木船系住,把两个落水者救了上来。刘少奇不顾个人安危,把抢救人民生命放在首位,这种革命家的高风亮节感动了所有人。



标签:2024年第7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