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丁克”世代来称呼当下不愿生育的青年群体还为时尚早——一方面,“丁克”尚未成为主流选择;另一方面,每个时代都不乏“丁克”群体,因而“丁克”并非当下的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选择暂不生育的群体正日渐扩张。
与“丁克”相映成趣的,则是“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在文化、影视作品中的消隐。在传统伦理的“五伦”道德模式中,“父亲”是最具威权的一“伦”,也正因如此,随着自由平等的观念逐渐被引入,传统的“父亲”形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在《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即便是在温情脉脉的《背影》中,朱自清与父亲的“和解”也是以过往的激烈冲突为背景的。随着传统的父亲形象在新思潮冲击下逐渐退隐,人们至今还未能设想出一种属于当下世代的理想“父亲”形象。正因如此,当下文化场域中纵然不乏刻画“父亲”的作品,却始终难以诞生让人印象深刻的“父亲”形象。
另一方面,“母亲”角色则在现代的工作伦理和性别独立思想中变得日渐尴尬。现代的工作伦理将工作区分成了能赚取货币的“商品化劳动”,和无法赚取货币的“家务劳动”。由于无法获得用以交换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一般等价物,“家务劳动”的地位变得越发低微——它不得不依赖于“商品化劳动”而存在。在此情形下,女性所追求的“独立”也就意味着在职业市场上取得成功,让自己能通过“商品化劳动”获得独立生活所需的资源,而不必依附于配偶。但显而易见的是,“生育”和“育儿”之后的抚养责任都属于“家务劳动”的一部分,在“自由独立”和“生育养儿”之间出现了一组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后者意味着女性被禁锢在“家庭”之中,从事辛劳却又得不到承认的“家务劳动”,其后果是女性不得不分散工作精力,削减了女性在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此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人们欣赏的“爽文”式大女主几乎与“生育”全不搭界——她们要么是没有育儿,一手操办事业且青春靓丽的“未育女性”,要么干脆在仙侠世界中不食人间烟火。而当女性与“生育”相关时,她们的形象往往是疲惫劳顿、缺乏生气和独立性的。
由此不难发现,人们之所以乐于谈论“丁克”,以及“生子育儿”与“独立生活”的矛盾,某种程度上正是源于他们无法顺利地适应“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更难于在这两种角色与其他的社会期待之间保持平衡。如若某一天,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能缓释上述矛盾,那么文化场域中也就可能再次出现被人们广泛认可的“父亲”与“母亲”形象,人们面对“生育”和“父母身份”的态度或许会更加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