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 > 慈善

从“救急”到 “自救”

时间:2016-3-23 10:48:35   作者:冯晓霞     
内容摘要:在郝素一看来,要想改变落后愚昧的现状,仅靠物质捐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改变受助人的观念

从“救急”到_“自救”

蒲公英公益组织志愿者举行环保运动会

 

  “一开始,我以为公益就是在有人遇到困难时捐点钱,后来,我发现公益应该扎根于人们心里,从更深的层面去关注贫困家庭,转变他们的观念与命运。”谈起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的公益理念时,会长郝素一说道。

  捐款易,改变观念难

  1986年出生的郝素一是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的创始人和会长,她有着超越同龄女孩的成熟与稳重。2012年,郝素一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云南省健康扶贫工作委员会社会服务处工作。随后的两年,郝素一几乎走遍了云南省128个贫困县,在那里,她第一次对“贫困”这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并萌生了做公益的想法。除了贫穷,更让郝素一感到震撼的是那里很多人的观念愚昧,毫无法律意识。在一些地方,甚至有人靠卖孩子为生。她曾经接触过一对夫妻,共生育11个孩子,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他们卖到外地。“最初,我以为给他们捐款就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郝素一后来发现,拿到钱以后,这些家长依然会将孩子卖出去。

  郝素一开始反思,到底该如何做公益,要想改变这些地区人们落后愚昧的现状,仅靠物质捐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观念。

  资助受捐者的“未来”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郝素一还发现,虽然社会上的公益团体越来越多,但很多救助都是“救急”型的,即发动人们关注捐助对象,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期,这种形式可以缓解捐助对象的燃眉之急,但有些隐性的问题难以解决。她希望成立一个公益团队,可以在帮助救助者渡过难关的同时实现救助者“自救”。回到包头后,郝素一立刻着手准备成立一个公益团队。

  由于长年不在家,郝素一对包头的公益组织并不熟悉,也没有任何资源。

  她找到包头爱心公益团创始人王鹏,向他讲述了自己的公益理念。王鹏觉得郝素一不仅有公益工作的实践基础,而且理念也很好。在王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郝素一创办的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成立。“我们希望能够在救急的同时,帮助受捐助者或其家庭改变命运。”郝素一说。

  2015年8月5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的一个农户家发生火灾。在这场大火中,男主人刘艳兵和10岁的儿子刘洋都受到严重的烧伤。了解到情况后,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立刻发动志愿者及社会爱心人士为这一家人进行捐助及帮扶。

  与其他公益团队不同的是,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不仅捐助刘艳兵、刘洋父子,还为刘艳兵正在上高一的大女儿刘璐筹集了助学捐款。“刘艳兵父子以后很可能丧失劳动能力,而刘艳兵的妻子要照顾丈夫和儿子,务农也赚不了多少钱,将来家里的重担必定要落在刘璐身上。如果她辍学打工,短时间内或许能减轻家里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无法改变家庭的命运,因此我们决定资助她继续读书,希望她将来能够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郝素一说道。

  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将为刘璐募捐到的3万元救助金交给达茂旗教育局,郝素一表示,这3万元刚好可以缴纳刘璐读高中的所有费用,如果将来刘璐考入大学,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还将继续资助她。

从“救急”到_“自救”

蒲公英公益为农民工子弟送冬服和图书文具

 

  帮助受助者找“归宿”

  2015年的11月17日,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包头市东河区火车站附近流浪,食不果腹,靠捡路人扔下的食物维持生命。在收到其他公益组织发来的求助消息后,郝素一立刻让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副会长薛栗鑫赶到现场。

  老人名叫杨森祥,今年已经82岁,来自河北省,是一名老红军,终生未娶,无儿无女,老家也没有任何亲人。

  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的工作人员立刻帮助老人联系收留单位。经过一天的努力,包头市昆区甲尔坝边墙壕幸福养老院临时收留了杨森祥。

  第二天,蒲公英公益协会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养老院,看望杨森祥老人。

  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老人信奉佛教,流浪街头的日子让他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找不到任何乐趣。“老人一辈子孤苦伶仃,受了很多罪,既然他对佛学感兴趣,那我们就尽可能帮他联系有佛学背景的养老院。”郝素一说。经过多方协商,他们与王府家园(北京广富明德善缘文化发展中心)取得了联系,王府家园在得知老人的情况后,表示愿意接收老人养老。

  2015年11月24日,在公益人士的护送下,杨森祥老人正式入住王府家园,他将在这里继续念经修佛、颐养天年。

  内蒙古蒲公英公益协会与全国各地蒲公英公益组织及其它公益组织建立了相互学习和帮助的机制。郝素一表示,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成立了蒲公英公益平台,虽然这些机构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隶属关系,但几个地区的蒲公英公益的负责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希望将全国的蒲公英公益平台团结起来,建成一个合作、互助的平台。

  “莫忘初心,让世界多一点爱。”

  是每一位蒲公英公益的志愿者一直坚守的信念。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蒲公英公益在包头已有近300人,并进行了多次助学、助残爱心公益活动。未来,他们希望自己像一粒粒蒲公英的种子,不仅扎根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奉献爱心,还将这份爱撒播向四方。

 

标签:2016年第2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