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哈根达斯创始人马特斯还是一个推车卖冰淇淋的小贩,1961年,他创立了哈根达斯品牌,如今品牌在全球拥有几千家门店,品牌利润占整个冰淇淋行业的70%.在大众印象里,哈根达斯的销售渠道主要为门店销售,实际上,哈根达斯的利润只有1/3从品牌专门店获得,门店作为消费体验主场景,更多的是承担企业文化传承的使命,剩余2/3的利润来自礼品、零售、餐饮等销售渠道,包括影院、高铁、五星级酒店等线下及线上销售场景。
哈根达斯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据全球销售额的50%,利润率更是超过了50%.细数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历程,哈根达斯经历了五个周期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是出海企业本土化的范本。
第一个周期,由于店面覆盖率不够,加上产品季节性强,导致品牌管理及营销成本较高,难以实现盈利。
为此,哈根达斯开始大量发展门店,尽可能地将产品铺到消费者都能买到的地方,并通过品牌宣传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产品。
在门店接近100家时,哈根达斯进入第二个周期。此时,跨国企业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即“中央集权”导致的沟通不畅及执行效率低下。为此,哈根达斯开始尝试本土化创新,通过简化流程、实时沟通、跨部门知识分享等灵活的方式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
第三个周期,哈根达斯门店超过200家,销售渠道由门店扩展至零售及餐饮等渠道,哈根达斯开始刻意把装满冰淇淋的冰柜放到便利店、超市、影院……通过不断拓展消费场景,突破了产品季节性的弊端,到了冬天,哈根达斯的产品仍在售卖。
当品牌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哈根达斯进入第四个周期。彼时,垂直管理已经跟不上品牌前进的步伐,哈根达斯中国总部决定给利润中心更多授权,并将店务及零售两大板块分开,分别成立店铺事业部、零售餐饮及品牌事业部,进一步完善需求和供应流程。同时,在管理层面加强对内控制和业务考核,为后续扩张做好准备。
第五个周期,哈根达斯迎来了主张自由、自我、自主的千禧一代消费者,品牌管理层意识到,在品牌定位方面不能再根据自己对产品和品牌的理解做决策,必须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消费者的转型情况,并根据消费者需求对品牌进行调整和升级。在产品方面,结合中国文化进行创新,增加创意产品,如冰淇淋月饼、冰淇淋蛋糕、冰淇淋口味咖啡、酸奶冰淇淋、火锅冰淇淋等,这些创意产品为哈根达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其中冰淇淋月饼的平均净利润率超过普通产品60%;在营销方面,哈根达斯将重点放在线上,结合当下热点进行数字化营销,刷新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印象。
从地摊发展到引领行业的品牌,哈根达斯的秘诀是紧贴消费者,通过不断研究消费者的新需求,不断创造新的品牌价值,不断给予消费者新的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