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部委政策
+

掘金“碳中和”

2021-8-15    作者:李濛    来源: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为中国绿色发展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催化与倒逼作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7天,仅电力行业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就达480多万吨,总成交额逼近2.5亿元。“碳中和”带给我国的将是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利用方式、企业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方向的转变,这是一场不亚于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其背后隐藏的商机甚至不能用百万亿级的数字来衡量。

  虽然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碳管理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就提出了清洁能源和碳管理的概念。当时,欧洲诸国深受“石油美元”压制,如果不能在能源使用方式上跳出“石油美元”的窠臼,就无法真正获得经济发展的自由。在此思想指导下,欧洲诸国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对企业提出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随着碳基能源无限制的大规模使用,全球气候与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将近160个国家加入《巴黎协定》,致力于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20年以来,因为地球升温问题带来的灾难此起彼伏。碳管理快速从一些国家的发展意图转变为全球的发展共识。截至2020年底,已有44个国家提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

  不同国家发展基础不同,其实现“碳中和”的难度大相径庭。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有巨量的能源需求,以26%的比重位居全球第一碳排大国。目前我国能源需求没有达峰,工业用能占比居高不下,电力供给以煤电为主,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减碳与脱碳技术有待突破……这些都给我们实现“碳中和”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能源革命、产业革命、技术革命,这将赋予我们更高质量的经济和就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优美的生态环境,这场革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从产业结构上看,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农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这些领域能否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实现“碳中和”的进度,而最大的机会也就蕴藏在对这些领域的减碳改造中。

  在电力领域,按照目前清洁能源的技术水平来看,光伏效率提升和降低成本的新技术、风电大功率风机、智能电网改造、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主流方向;在交通领域,交通电气化、低碳铁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与低碳共享出行、氢能和生物质燃料的应用、海运和航空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等将引领未来潮流;在工业领域,工业全面电气化、钢铁行业更大比例的废钢利用和电弧炉应用、氢能和生物能炼钢技术进步、水泥生产石灰石熟料替代技术将成为解决工业碳排的主要手段;在新材料领域,材料的循环利用再生、替代化石能源基础材料的生物材料将成为主力;在建筑领域,建筑节能改造、零碳建筑、建筑多能互补系统、零碳采暖和制冷系统、建筑材料的零碳化等将在未来大面积普及;在农业领域,化肥制造和畜禽养殖减排技术、植物蛋白替代肉类和奶制品、人造肉、精准农业、基因编辑等大幅降低农业碳排;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领域,智慧能源、智慧生活方式与健康、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将继续赋能,改造传统产业。与此同时,负碳排放这个因碳而生的产业也蓬勃兴起,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也将成为造富利器。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引发上一轮造富风潮,“碳中和”将带来新一轮造富巨浪,这将是一场持续几十年、带给中国社会和经济深刻变化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看准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