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化
+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坚持“孩童视角”

2024-8-20    作者:谢廷玉    来源: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坚持“孩童视角”


  最近,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带给观者一份小小的回到童年的惊喜。


  对于这部影片,有影评人评论:“把匆忙一天过成漫漫长日的闲散,才是童年可一不可再的独特本领。”这一评论可谓切中肯綮。为了呈现孩童的视角,该片刻意模糊掉了许多在影视叙事中常见的因素,更像是一部关于小学生活的流水账:它描述了小学生朱同在一天中的经历,其中包括种种“事故”:上学迟到;拿着考出低分的试卷不敢找家长签字,只好丢弃,却又被老师发现;被小混混欺负等。这许许多多的事故又往往能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得到解决:有同学教他在手掌上写一个“好”

  字,认为这样就可以调节心情;还有同学将自己写检查的技巧倾囊相授,朱同顺利写完检查后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一天中也有一些短暂的小惊喜,比如入选了参加广播体操训练的集体。

  乍看之下,这种叙事与体现成人视角的传统影视作品相背离。在传统影视作品叙事中,人们总是有意识地淡忘某些琐碎的体验而记住核心事件。正是经由这些核心事件,他们或是化解了某种危机,或是取得了某些成长。然而,朱同的一天是没有核心的,他经历的每一件事似乎都琐碎到不值得被提起,但在他的世界中却又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激发出各种瑰丽奇幻的想象。

  例如,当他没交作业被点名时,他幻想的是外星人出现,把老师带走。这种迥异于传统叙事的视角恰恰击中了人们的童年体验——谁的童年不是如朱同一样,为一些成人眼中的琐碎之事抓心挠肝呢?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孩童的世界还没有充斥着所谓的“重要之事”,并被这些事件抓取眼球,他们才得以更充分地体验那些琐碎的瞬间,并由此生发出无限想象。

  现在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尊重事情本身的态度——规避成人世界中“意义”本身,如实呈现孩童视角,让观众看到朱同与集体间既温情又不乏张力的关系。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