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化
+

《都挺好》:中国家庭伦理的残酷美学

2019-4-17    作者:夏莹    来源:    

  《都挺好》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家庭伦理剧的一个转折点。此前笼罩在传统伦理关系中那些温情脉脉的想象,在这一拐点之后注定要遭受一次致命的嘲讽。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作为整个社会最小的伦理单位,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真谛。以己推人,由“家”及“国”的推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因此,自孔孟伊始,建构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家族关系近乎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
 
  此前,中国电视剧市场也充斥着各种家庭伦理剧,虽故事各异,但基本人设大多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家族关系的基本设定和想象——父辈虽有些糊涂无知,却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并在晚年或充当家族正义的守护者,或成为家族内部矛盾的受害者;兄弟姐妹们虽在品行上参差有别,却也总在经历惩恶扬善的过程之后让家族矛盾渐趋和解。
 
  但一部《都挺好》却瞬间颠覆了这些被设定、被弘扬的中国式家庭的想象。不断升级的家庭矛盾所引发的“痛点共鸣”,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放到了话题的中心,例如对父母的赡养与关爱,这个原本毋庸置疑的伦理准则却遭到了质疑,由此诞生了关于“愚孝”的讨论。它让人们突然意识到所谓的父慈子孝或者存在一个逻辑的推演关系:因为父慈,所以子才可能“孝”。如果父不慈,那么子是否可以选择“不孝”?这种过去并不能放在台面上讨论的家庭伦理“潜规则”在《都挺好》的剧情演绎下显现出来,彻底撕碎了中国式家庭的“面子”,将关在门内的“里子”一股脑翻了出来。其冲击力之大,以至于有媒体将其称之为家庭伦理的“悬浮剧”。因为其中父亲苏大强“坏得太过离谱”,苏明成太过狠毒,而唯一的所谓正面形象苏明玉其实也是一个带着性格缺陷的倔强女性。苏明玉的行为方式,虽然因母亲严重的重男轻女给她造成童年创伤,因此变得情有可原,但作为一部家庭伦理剧的女主角,她却总是挑战着人们对于她的同情和理解。她在母亲葬礼上的冷静与冷漠,她对二哥苏明成颇具穿透力的惩戒方式,都让人感觉不寒而栗。苏明玉的角色设定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冒犯,冒犯了我们对于传统伦理剧中“受害者”的形象,她的强悍与冷漠让观众失去了对于受害者应有的同情与怜悯。但所谓残酷美学的意义却也恰在于此,它不仅揭露了现代人自私的本性,更表达了早已被金钱逻辑撕碎的温情,无法在今天的中国式家庭中得到修复的真相。而那些贩卖最终“幸福结局”的家庭伦理剧不过是为这一残酷现实粉饰太平,在我看来,这样的伦理剧才是真正的“悬浮剧”。,她的强悍与冷漠让观众失去了对于受害者应有的同情与怜悯。但所谓残酷美学的意义却也恰在于此,它不仅揭露了现代人自私的本性,更表达了早已被金钱逻辑撕碎的温情,无法在今天的中国式家庭中得到修复的真相。而那些贩卖最终“幸福结局”的家庭伦理剧不过是为这一残酷现实粉饰太平,在我看来,这样的伦理剧才是真正的“悬浮剧”。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