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早晚温差大,如过早换上清凉的服装,肠胃可能会因为受凉而功能紊乱。此外,春季新鲜水果陆续上市,但是瓜果生冷,如果过于贪嘴,肠胃受到刺激也会产生不适症状。春季该如何保养肠胃不受侵害呢?
肠胃炎的症状
随着气温回暖,细菌和病毒繁殖逐渐活跃,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气温时冷时热,容易导致肠胃受凉,胃酸分泌增多,这些都是诱发肠胃炎的主要因素。如果出现胃疼、胃胀、反酸、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就是被肠胃炎“盯上”了。
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通常因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由于年轻人忙于工作,容易导致肝郁气滞,再加上饮食不调、熬夜、贪凉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肠胃炎的高发人群。
肠胃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两种。
急性肠胃炎起病急,首先是腹痛,多表现在上腹部、脐周部,有时闷痛较轻,有时剧痛难耐,多为阵发性,患者常常可听到腹鸣。稍严重点的会出现腹泻症状,而腹泻一般表现为黄色稀水样便。反应强烈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呕吐物常有馊味。头痛、发热、寒战和肌肉痛也是急性胃肠炎可能出现的症状。急性肠胃炎一般是因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腹部受凉等因素导致人体胃肠道菌群失调。很多患者认为肠胃炎疼一会就过去了,能自己痊愈,不太重视。但患者需要根据情况而定,一旦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立刻就医,否则可能会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危险情况。
慢性肠胃炎起病缓慢,往往是无规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胃部疼痛和饱胀感,饭后症状加重,空腹时较舒适。每次进食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患者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加重病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肠胃炎往往是急性肠胃炎未得到及时治疗而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而导致的。
胃黏膜、肠黏膜是保护肠胃安全的天然屏障,如果不断受到包括胃酸、幽门螺杆菌、药物、反流胆汁酸、刺激性食物的攻击就会受损。所以慢性肠胃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胃溃疡、胃出血、贫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演变成胃癌。
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主要是由于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糙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等。主要症状为大便呈黑色,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大汗、甚至休克等。
贫血:慢性肠胃炎患者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经常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症状。另外,如果慢性肠胃炎患者出现大量失血症状后,还会导致恶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
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胃癌前期:胃癌当中的癌细胞并非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所以肠胃炎是给患者的一个警醒,症状比较严重的人,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治疗,预防转换成胃癌。
肠胃炎的预防及治疗
肠胃疾病“ 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预防肠胃炎,需要从起居、饮食、健身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意保暖。春季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外出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肠痉挛或加重旧疾。
其次,要注意饮食。脾胃喜温不喜寒,春季应少吃对肠胃刺激太大的辛辣食物,少吃野菜、河蚌等性寒的食物和生冷的水果。日常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可以吃一些偏温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慢性肠胃炎患者要做到少食多餐。
第三,要注意运动。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样适合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也会让胃肠更加健康。春季适合年轻人的运动方式有很多,如跑步、打球、登山、游泳、跳绳等;中老年人和减肥者适用低强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如快走、慢走、健身操等。此外,春天也是放风筝的好季节,能够让人得到身心愉悦。
一旦得了肠胃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急性肠胃炎具有自愈性,患者如果不是很严重,通过调整饮食即可痊愈,除非是症状严重者,一般不需抗生素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恢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饮食,从少量、清淡、半流质的饮食开始,逐渐控制进食的量,还应该避免食用冰镇、油炸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南瓜、卷心菜、山药等养胃的食物。其中,南瓜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果胶可以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天然“胃菜”的卷心菜不仅能生津止渴助消化,还能够促进胃液分泌,保护胃黏膜;而山药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等病症有帮助。
急性肠胃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慢性肠胃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更严重的疾病。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很多,患者可根据自己症状选用刺激性小的中成药。其中,百合、石斛可以促进胃液分泌,调节胃肠神经,改善胃动力;鸡内金能提高胃液分泌量、酸度以及消化能力,对胃黏膜有修复作用;乌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玄参清热凉血,能促进身体毒素排出。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可服用茯苓、白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如果不想使用药物,可以选择更加保守的艾灸、按摩等中医疗法。其中神阙穴、关元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等是临床上治疗、缓解肠胃疾病的常用穴位。
神阙穴:即肚脐眼。艾灸时可采用隔物灸或者艾条悬灸,用艾条悬灸,每次15至30分钟,每日1次。也可以选择按摩法,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力度适中地按摩神阙穴,每次按揉3分钟,每日两次。艾灸、按摩神阙穴,可有效的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艾灸时可采用艾条悬灸,每次15分钟,局部皮肤红晕即可。也可以选择按揉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关元穴2分钟,每日两次,以有酸胀感为宜。艾灸、按摩关元穴可理气和血,温肾补阳补气,对于腹胀,泄泻,吐泻、肠炎等效果显著。
天枢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左右两侧三指宽处。艾灸时采用艾条悬灸,每次15分钟。或者选择按压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穴2至3分钟,每日两次,以有酸胀感为宜。艾灸或按摩天枢穴,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强胃动力,有效缓解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足三里穴,被称为长寿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用艾条温灸,每次15分钟,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穴位处感觉温热舒服,皮肤略显红晕为度。
也可以按压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日两次,用力要适当,节奏不要太快,每分钟大约20次,穴位处感觉发热或酸胀即可。艾灸、按摩足三里穴不仅可健脾养胃,促进消化与吸收、治疗肠胃疾病,还可达到益气壮阳,延年益寿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