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加家是一家集约化、规模化的馕生产基地,位于新疆喀什莎车白什坎特镇科克加依村。馕加家的创始人张勋当过兵,进过国企,经营过建材生意,加盟过全国知名的B2B平台,涉足领域包括物业管理、电商平台、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在多次创业后,张勋找到了自己创业的新方向——“馕”。
考试合格的学员成为了馕加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批员工
新的创业方向基于张勋在新疆“可以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的体会。虽然相关产业已经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但张勋想要通过“馕产业+”的模式实现“打造新疆特色品牌,促进新疆特色融合”的创业初衷,打破目前馕产业仅在南疆乃至全疆发展的现状。
为了这一目标,他和他的莎车县馕加家农产品农业合作社正在一步一步努力着。
打破传统模式
确定要在馕这个传统产业试水的想法后,张勋带着有十几年打馕经验的合伙人,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探访了乌鲁木齐知名的打馕作坊,了解目前馕产业的布局和居民的口味。
他发现, 在新疆, 简单的作坊——馕坑和小规模馕厂是目前馕产业的主要构成形式,虽然当地政府也花了很多精力,将小规模的馕厂集中在一起, 打造馕产业园和基地,但这些规模化馕厂和产业园主要集中在城市,而打馕师傅却多半在农村,馕厂扩大生产面临严重的用工压力。
考虑到这一点,张勋将馕厂建在南疆喀什当时的一个贫困村——喀什莎车白什坎特镇科克加依村。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00多名当地村民在体检合格后,带工资进入馕加家合作社的培训班,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生产程序、厂区管理、卫生习惯、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考试合格的80余名学员成为馕加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批员工。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梦想。
“ 我们的厂房虽然建在贫困村,但是规模和管理必须做到喀什乃至新疆馕厂里最好的。”张勋说——厂区和生活区分开,所有员工均需持健康证上岗;进入车间前必须经过专门的洗手、洗澡等卫生清理及消毒区域;加工车间设立了和面、醒发、烘焙、 晾晒、筛检、包装、留样等区域,环保电馕坑、传统馕坑、馒头机、真空包装机、食品检验仪器一应俱全;原材料全部从莎车县有正规检验报告的企业采购;为了减少人为接触造成的卫生隐患,每个打馕车间打出的馕都由专用食品传输带传输至包装车间。科学、安全的标准化流水线操作确保了馕产品稳定的品质及口感,提高了馕产品的食品安全。
为解决后续发展的人才问题,馕加家农产品农业合作社和莎车县技校共同开办了馕产品加工等专业课程,不但解决了合作社及更多馕加工企业将来规模化生产会面临的人员储备问题,也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经营意识以及思维模式。
打造城乡复合经营模式
张勋想进一步扩大馕产业的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IP研发成为其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
早在馕厂建成投产前,以“馕大叔”为IP代表的“馕大叔一家”的形象、故事等宣传策划就已应运而生。
厂房建成开业当天,莎车县馕加家农产品农业合作社就在厂区展示了8款不同场合、包装新颖的产品以及来自贫困村的“馕大叔一家”的故事情景,让很多业内人士动容。
因为有互联网B2B电商平台的从业经历,张勋深知互联、共享对一个地区特色产品有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网络让“馕大叔”的IP效应更深远。
2019年下半年,张勋先后开通了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启动馕加家+网红街店项目,与成都、西安、北京、三亚和常州等五城市洽谈“城市合伙人”模式的落地事宜,打造更多的城市形象旗舰互动体验店,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美食,成为馕加家产品的“老铁”。
比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噱头变成消费行为,关键就在于要让消费者有品尝到馕加家产品的机会。如果把馕厂建在大城市,对于产品推广营销是不是更容易?
“大城市开馕厂的好处在于人口基数大,如果做得成功,赢得的市场就大。但大城市竞争激烈,生产和销售成本高,目前不太适合馕加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厂子建在莎车县,竞争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产品卖点上也有优势——食材当地化,口感更正宗,传统工艺更具特色。只要做好卫生保障,真正做到食材安全可追溯,生产者人人有健康证和行业资格证,生产、销售许可齐全,就能确保企业的发展。莎车县100多万的人口可以保障馕厂的保底销售,站稳当地市场后,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开发更广阔的疆内和疆外市场。”张勋说。
记者手记:馕加家表达了馕在当地人生活中“有馕就有家,有家就有馕”的情怀,其LOG0——“馕家+ ”
代表着企业发展思路,同时也表示“馕产业 + ”的部分能无限延展,实现张硕“打造新疆特色品牌,促进新疆特色融合”的创业初衷,打破目前馕产业仅在南疆乃至全疆发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