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书评
+

能挽狂澜于既倒,难扶大厦之将倾

2020-2-29    作者:晴耕雨读    来源: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被称作文字鬼才,擅长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突破真实与虚构界限,写就令人惊叹的历史悬疑巨制。

  《长安十二时辰》后记载,天宝三载,“尽管在民间盛传长安有神火降临,带走了许多人,可官方却讳莫如深。”但这一年后,大唐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由盛而衰。作者以此为历史背景,写就了一场长安十二时辰恐袭与反恐袭的精彩故事。

  故事主人公张小敬是死囚犯人,危急关头被靖安司司丞提调出来赋予重任,全权处理西域右刹掌控的突厥狼卫对长安城发动的暴力恐袭。面对等也是死、战也是死的抉择,“为了长安百姓安危”,张小敬选择了战,拼死保住了长安几十万百姓的生命。虽然最终取得了反恐斗争的胜利,但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大唐种种积弊无法革除,盛世繁华难以留住,衰落趋势无人能阻挡。

  书的开头部分,描述了天宝三载元月十四日,巳正时分,长安城关闭前,一支“从遥远的拂林、波斯出发,日夜兼程”的胡商匆匆赶来,要求通关入城。一位负责办理通关手续的老吏,凭借“一双犀利如鹘鹰”的眼睛,发现这16个人组成的商队,成员神态不像商人,货物数量也明显不符,本欲在过关文书上批上“未”字,意为商队身份存疑,不许入城。由于“西市有名的掮客”,送上一枚压在西饼反侧的“小小直银铤”,请求通融关照,老吏暗自掂量这枚银铤怎么也能给闺女打支漂亮的簪子,于是“略作犹豫”,但还是接过面饼,然后在过所上批了个“听”,准许入市。由此,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一场吞噬长安城的巨大劫难,进入倒计时。

  天宝三载正月十五,皇都长安城的花灯仪式空前盛大隆重。朝堂花费无数金银,使得燃灯技术空前先进,新奇有趣的燃灯图案,繁花似锦,耀眼夺目,壮美景色即将在夜晚绽放。

  届时,至高至尊的皇帝和宠妾将登上花萼楼观看盛火,位高权重的宰相和高官将陪同左右,数十万长安百姓,穿上过年的新衣服,扶老携幼走上街头,翘首以盼。

  然而,在盛世奢华景象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所在:县尉勾结熊火帮,黑道大棒加官府刑笔,双管齐下逼死有战功的退伍老兵闻无忌,一户小富人家,顷刻家破人亡;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张小敬,为伸张正义、替战友报仇,将熊火帮连根拔起,杀死县尉,挟持皇子,被官府关进牢笼,判处死刑;阙勒霍多天火灾难降临的危急关头,治事无能的御史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却视而不见,竟不择手段抢夺靖安司官位;朝廷耗费巨资修建太上玄元灯楼,只为元宵节三日燃灯狂欢,各州府上行下效、不计成本,耗费巨资,举行盛大的选拔灯车和艺人入城比赛;长安城汉胡百官三教九流,各有各的生存之道。谁给钱就给谁办事的掮客,流配无籍罪犯组成的守捉郎,散落小巷中四处流浪、偷窃为生的乞丐,四处碰壁、报官无门、铤而走险的复仇者,卖身求生、供人消遣的青楼粉牌……各种势力交错纠葛,明暗相间、错综复杂。

  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眼看长安就要毁灭,唯一还关心长安百姓生死的人,却是年轻司丞给予无限信任和支持、能力卓绝即将被斩首的死囚犯人,一个擅长和三教九流周旋、关键时刻能够担当的底不良人帅。

  “长安城是一匹怪兽,不变成和它一样,就被它吞噬。”作者马伯庸借张小敬之口,揭示了大唐“盛世”的致命缺陷:“天子、太子、皇位、靖安司、朝堂、利益……你们整天考虑的,只是这样的事吗?这长安城有百万之众,从昨晚到现在,多少无辜被波及,到底人命被当成什么,为什么你们首先关心的,不是这些人?为什么你们对这样的事,能处之泰然?”

  越奢华,越贫穷。庙堂之上越骄奢淫逸,百姓就越民不聊生。用书中萧规的话说:“大唐已经病了,看起来枝繁叶茂、鲜花团簇,是盛世美景,可是根子已经烂了,烂透了,被蛀蚀空了,眼看就要像这勤政务本楼一般,轰然坍塌下来。”张小敬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打败突厥狼卫恐袭。但他能救得了大唐一时,却救不了大唐一世。大唐没有因为十二时辰反恐的胜利而万代平安,而是在奸相专权、官吏争权、无人顾及百姓生活的状态中,一点一点溃烂。

  故事启迪世人:居庙堂之高,当把眼光放低,关心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蝼蚁草民,蚍蜉宵小,虽地位卑微,但也是众生之基,关乎家国兴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廷和百官最应该守护的不是达官贵人的歌舞升平,而更应守护住人间的道义与公平。历史上,王朝更替“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之所以重复上演,“英雄五霸闹春秋,兴亡顷刻过手”的历史悲剧一再发生,关键也在于此。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庙堂之上该警惕的是繁华背后的黑暗,让阳光普照大地,温暖人心,才能基业长青。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