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集《侏罗纪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狂轰乱炸,好莱坞又一次复制了它的经典灾难类型片。对于被各种庞大景观不断刺激的观众来说,这部暑期大片的新意只能在“更大、更刺激”这种比较级关系中来谈论。
同样充满对于人造物(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强烈批判,这一集似乎更多地拓展了一种对生命更加普泛的爱。所有那些被激活的,被合成的事物,一旦成为生命,都值得从灾难中被拯救,而这种泛滥的、毫无底线的人道主义之爱构成了影片的起点。整个影片的突破也仅此而已,在观看电影的过程,每隔10分钟左右,就会上演新一轮的夺命追杀,这让我们一直沉浸在一个被怪兽、火山、毒气不断威胁的灾难场景中。另外,主角光环下的人总可以死里逃生,而其他人则完全不在那普泛的生命之爱的笼罩之下:为了拯救一头吃人的恐龙,主角可任由其残害他人。这种荒诞逻辑不断上演,血腥与恐怖将观众刺激得近乎麻木。那个所谓保护濒危恐龙的大爱,最终却埋藏了更大的隐患:在《侏罗纪世界2》中,所有被带入美国本土的恐龙最终都被就地释放出来,影片用荒谬的所谓“人与恐龙世界要学会和平共处”的预言草草了事,为下一集埋下了后续的可能性。
同样,延续着此前的《侏罗纪世界》,灾难的根源都是资本与好战。资本家对利润无休止的贪婪让本可以“按照上帝的意志”被火山吞并的“怪物”被运回美国本土,进入拍卖会的现场。人们终于创造了一个自己无法掌控的杀伤性武器,其中被基因激活的、更富有生命特征的霸王龙与产生于实验室中仅为杀人而创造的怪物恐龙的搏斗,成为人对自身创造物的一次隐喻性胜利。
一部内容和主题有诸多重复的电影不断活跃于荧屏,如同不断升级的苹果手机一样,仅仅以不断提高的像素和色彩来刺激着人们麻木的神经,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从受众的口袋里掏走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