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专栏
+

延迟退休将如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

2024-8-24    作者:芦哲    来源: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延迟退休再次引发关注。

  结合各国退休年龄数据,假设最终男性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女性提高至60岁,按照每过一年退休年龄延迟2个月,可以测算三类群体的退休时间和年龄:一是城镇男性,现行制度是60岁退休,1994年后出生的人群退休年龄将提高至65岁;二是城镇女性干部,现行制度是55岁退休,1999年后出生的人群退休年龄将提高至60岁;三是城镇女性工人,现行制度是50岁退休,2034年后出生的人群退休年龄将提高至60岁。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劳动供给,二是影响青年就业。

  横向来看,我国50—54岁、54—59岁、60—64岁三个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明显偏低,因为这三个年龄段包含了我国的三个退休年龄,即男性60岁、女性50岁和55岁,跨过三个退休年龄后,劳动参与率出现断崖式下降。特别是60—64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数据显示,我国60—64岁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4.8%,而日韩美法分别为73.1%/64.2%/57.2%/40.3%,这意味着我国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只有日韩的一半左右。

  纵向来看,我国各年龄段劳动参与率都在下降,下降最快的是16—24岁和55—64岁两个年龄段,城镇化带来的退休制度覆盖面扩大是低龄老人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们利用数据做一个静态测算,假设延迟退休后,50—65岁劳动参与率的城乡差距缩窄至5个点、65岁以上收窄到10个点,在2020年人口结构状态下,50岁以上的劳动供给会从9343万增加至1.29亿,增加约3600万,增幅39%.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城镇就业人口为4.6亿,这意味着延迟退休会增加7.8%的劳动力供给。

  当然,这一测算比较粗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渐进式延迟退休落地时间较长,届时人口结构会与2020年差别较大;二是即使没有延迟退休,各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尽管如此,延迟退休后,城乡老年劳动参与率收敛所带来的城镇老年劳动人口增量仍然是十分可观的。

  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延迟退休减少了空缺岗位,企业可能会减少新增招聘,从而产生老年人口对青年人口的就业挤出效应。

  那么,哪些行业的低龄老人对青年就业的替代率更高?

  过去10年,青年就业在向8个行业集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技术、建筑业、科研和技术、卫生社工、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保和社会组织。这8个行业一共净增加了1509万人,而同期16—29岁青年就业人口从9636万减少至8998万,减少了637万。

  上述8个行业中,哪些行业的低龄老人比例较高?数据显示为建筑业(27.5%)、公共管理社保和社会组织(23%)、房地产业(22.7%)、教育(16.4%)、租赁和商务服务(16.1%)、卫生社工(14.4%),因此,这6个行业的青年就业可能受到一定冲击。从日本经验来看,未来低龄老人就业会更多流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教育、医疗、金融、信息技术等,会对这些行业的青年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作者系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