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化
+

“摸鱼学”值得同情,“松弛感”却需要警惕

2022-10-16    作者:贝雅夫    来源:    

  早在共产主义理论初创阶段,保尔·拉法格便曾提出过“懒惰权”的设想。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摸鱼概念群”在文化场域的流行——“摸鱼”“躺平”的表述中充斥着时下人们对内卷的不满和无奈。最近,“松弛感”又成为流行的、用以表达自身情感结构的关键词。相较于“摸鱼”和“躺平”,“松弛感”显得“积极”而“潇洒”,它并不鼓动人们以“放弃”的方式和消极的情绪面对生活中的不可控和无奈感,而是鼓励人们以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任凭云卷云舒,我自岿然不动。

  在东西方哲学中,与松弛感颇为类似的“不动心”一直被视为美德,并被诸多哲学家交口称赞,他们或认为“松弛感”有助于保持理智思考的能力,或赞同“松弛感”传达出的豁达乐观的态度。

  人们之所以需要“摸鱼学”“躺平学”乃至“松弛感”,无疑缘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活的种种流变: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对“时间”的统治使得人们迈入以“效率”和“加速”为特征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人们普遍因此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摸鱼”所代表的消极抵抗,“躺平”中的“无所谓”意味,以及“松弛感”所象征的豁达坦然,成为人们试图应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情绪反应,尽管在事实上,它无助于解决焦虑感和紧迫感所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但在情绪上,无疑起到了疏解和保护的作用。

  其实,“松弛感”之所以被推崇,恰恰是因为做到“松弛感”极其困难。对大多数人而言,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变故保持冷静从容并不容易,适当的情绪宣泄,乃至“不理智”的情感表达是正常的反应。因而,我们在强调“松弛感”的同时,必须为普通人保留“不松弛的权利”,维护其“合理宣泄”和“适度不理智”的空间。

  此外,“松弛感”之下还隐藏着一种与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成分妥协的深层逻辑。“躺平”和“摸鱼”的基本逻辑都在于:现实的劳动安排和生活节奏不尽合理,但我此刻没有足够的力量颠覆它,因而只能以消极的方式执行一种“弱者的反抗”。因此,“躺平”和“摸鱼”凸显了现实的不合理性,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和不适。但“松弛感”背后隐含的逻辑则是:尽管现实中有一些可能让我不舒服的成分,但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我可以变得从容而舒适。

  如此一来,现实的“不合理”和“不舒服”也就在这种“习惯化”和“松弛感”的帮助下被消解无形。因此,若过度强调“松弛感”,反而可能构成一种“规训”,不断生产出适应高强度生活的“驯顺”主体。以此观之,在承认“松弛感”

  有其意义的同时,适度警惕其在社会场域的流行无疑是必要。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