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忙党务 晚上忙经营
——记上海品海饭店总经理赵宪珍
7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位身着绿色套装的女士大步流星地走在队伍中间。今天,她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作为全国优秀个体工商户代表发言。和她一起参会的,还有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等七位企业家。
上海品海饭店总经理赵宪珍
和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不同,这位女士并不经常出现在如此重要且严肃的场合,她更熟悉的,是离自己家不远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
因此,为了参加此次会议,她在7月3日接到通知那天起,就在考虑自己穿些什么。“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她说,起初自己并不知道要接受总书记的接见,只知道这是一个规格非常高的会议。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穿的衣服肯定不适合这么严肃的场合,她想。为此,她专门冒着大雨到服装店设计了两套套装,一套淡灰、一套绿色,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穿这套绿色的套装。这身套装让她在会上广受好评,一位和她一起参会的企业家表示,这身套装不仅十分得体,而且很“接地气”,衬托出了当代个体工商户的时代风采——大气不俗又贴近群众。
她,就是上海品海饭店总经理,赵宪珍。
作为全国优秀个体工商户代表,她被安排在第五位发言。即便已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第一次参加在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并且是向总书记汇报,她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个体工商户要坚持勤奋、创新和诚信”
赵宪珍代表的,是全国8200多万个体工商户。这些人被称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群体。
会上,她就疫情期间个体工商户遇到的困难和应对举措向总书记做了详细汇报,并特别强调了创新和勤奋是她始终不变的初心。针对总书记提到的国内经济放缓带来的企业经营压力,她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对于凭借双手创造财富的个体工商户而言,只要坚持不断创新和诚信经营,贴近群众并勇敢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任何阴霾都只是暂时的。“因为,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她说。
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盛况令国内的市场经济日渐繁荣,彼时,在众多“下海经商”的人群中,赵宪珍是一位新手。
据她介绍,她15岁时便因家庭原因辍学,成为上海街头的“卖菜姑娘”。那时,扎着头巾,骑着“老坦克”(一种自行车),从凌晨3点开始自上海江桥到杨浦去卖菜便成了她的日常。一日三餐吃不饱是常事,顶风冒雨去进菜卖菜也时有发生。她说:“干餐饮这行,吃苦受罪、起早贪黑是常态。但只要肯吃苦,肯创新,终会出现彩虹。”
1994年,赵宪珍开了一家熟食店,凭借着勤奋和创新,她将一家小饭店经营成占地数千平方米的上海市嘉定区田园品海饭店。如今,这家饭店又再次扩大规模,成为上海地区小有名气的上海品海饭店。
在赵宪珍看来,真材实料,注重菜品创新,勤奋工作是她的饭店受到众多老客户追捧的关键。时至今日,赵宪珍都是每天5、6点起床,到深夜11点才入睡,工作到几乎没有时间吃饭。从15岁到59岁,勤奋和创新是其永恒不变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吃苦受罪、起早贪黑”的创业历程。
无疑,赵宪珍是个体工商户中的精英。如今,她不仅通过直播带货和服务上的不断创新把自己的餐厅经营的风生水起,更在党建工作和为更多创业者服务方面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会上,她向总书记自豪地报告,说自己是“白天忙党务,晚上忙经营”,把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服务老百姓身上。因此,十里八街的乡亲们都称她为“热心肠的赵阿姨”——比起“赵总”,她更喜欢别人称她为“赵阿姨”,“因为这个称呼更让人感到贴心和温暖。”她说。
党务经营两手抓
赵宪珍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一罐“八仙果”,四周的书架里摆满了党史和政论报告,其中,管理和经营类书籍夹杂其间,一面党旗高挂其上,一张沙发,一张茶几。这间面积不算大的办公室,是她一天工作的起点。
上午7点半,赵宪珍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工作桌上,打开电脑,登录网站浏览当天的新闻是她必做的日常工作之一。15岁辍学,没有读过大学的赵宪珍却把学习当成了一辈子的习惯。浏览过网上新闻后,赵宪珍总是会打开当天的报纸和党刊杂志,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今年59岁的她说,即便到了80岁,她戴着老花镜也要学习。
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部分与会代表合影(左起第7位为赵宪珍)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党员和百姓。翻开笔记本,她会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自己一天的日常工作,并将其“记录在案”。这时,总会有人找她解决困难,这是她主要的日常工作——无论是党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是居民面临的家庭烦恼,她都会想尽办法为其解决。有时,为了处理纠纷,她会外出调解一整天。
2012年,由于一位个体工商户不愿意配合政府动迁,赵宪珍亲自到他家做思想工作,看到女主人喜欢织毛衣,她买来毛线在家用几天时间织了一件漂亮的粉红色毛衣,又自掏腰包买了营养品。一来二去,他们成了朋友。在了解了个体户不愿配合搬迁的原因是其子失业在家,老母亲瘫痪在床,全家的生活都要靠他的“小店”维持后,赵宪珍又想尽办法帮他儿子推荐工作。最终,政府动迁工作在其不断地努力下顺利开展。
这样的事情,只是赵宪珍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下午2点,处理完个体工商户和居民困难的赵宪珍会准时出现在“妇女之家”,和她们聊聊天、谈谈心,纾解他们心中的烦闷。在此次企业家座谈会上,“妇女之家”也引起了总书记的关注。当她在讲话中谈到,疫情期间上海市嘉定区的南翔集贸市场里成立了“妇女之家”时,总书记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叫‘妇女之家’?做些什么?”赵宪珍说:“南翔集贸市场里有近百位女个体户,疫情期间生意清淡,我看着她们愁容满面,心里很着急。我作为她们的知心大姐,成立‘妇女之家’,主要是为了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对于老人,赵宪珍也给予了很多关注。1998年端午节,她拎着亲手做的200个粽子和一箱牛奶来到南翔镇福利院,和老人们一起过节。当她得知许多老人是孤老,更想尽一尽“闺女”的义务。这以后,赵宪珍每年都不忘回“娘家”走一走:元宵送圆子、清明送青团、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重阳送糕饼.……过新年时,她邀请福利院老人到她的饭店吃团圆年夜饭,这成了饭店十几年来不变的“传统”。
如今,赵宪珍不仅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流动党员学堂党委书记,还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嘉定区妇联执委,真正地贴近群众,承担起了一位普通个体工商户的社会责任。
晚上7点,忙碌了一天的赵宪珍才抽出时间踏入自己的饭店,开始日常的经营活动。
一群食客从饭店的大门进来,四处打量着寻找空位,饭店的服务人员马上迎上去询问用餐人数,在了解到目前饭店里没有能满足这群食客用餐的位置后,她马上为他们端来了饮品并告知他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好兆头。”饭店经理嘀咕到。
“理性”创新
对于高端餐饮企业来说,2020年无疑是一个难过的“坎”,疫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受外部经济影响,中国市场经济从2011年增速放缓,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短期需求收缩,长期需求放缓。转嫁到餐饮企业,则表现为用人成本和食材成本显著提升,房租增长迅速而食客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
“疫情之后,我们饭店周围的餐饮企业已经倒闭了二三成。”赵宪珍说:“我们能顺利挺过来,和政府组织的直播带货有很大关系。”
据她介绍,疫情期间,政府邀请她先进行了一场扶贫的公益直播。由于效果显著,6月初,赵宪珍在直播间里开始带货自家店里的南翔小笼包。在直播间,她一边亲自示范如何制作小笼包,一边对着直播镜头熟练地介绍:“我们这次出售的小笼包用莲藕做馅料……”
直播效果很好,也令她的饭店“红火”了起来。尽管赵宪珍是在扎着头巾、骑着“老坦克”卖菜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她很愿意接受新鲜的经营方法,不止是直播带货,她在员工的服装上和服务环境上也处处求新。“我们之前的员工服装不够‘高档’,最近我要求把员工服装换成银色,饭店的整体装修也要处处显露出时尚感。”赵宪珍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增长持续放缓的情况下不断前行。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对于赵宪珍而言,创新是其历史的传统。
早在1994年经营熟食店的时候,赵宪珍就通过创新熟食产品获得了很多客源。“我把白芸豆和一些色彩很好看的食材切丁,撒在熟食上,结果大卖。”
后来,在经营品海饭店的时候,每周她都要召集后厨的师傅们总结经验,创新菜品。如何在保留本帮菜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已经成为赵宪珍后厨师傅们的“必修课”。
晚上9点后,赵宪珍紧急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的讨论会。讨论的焦点只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餐饮企业的线上销售。讨论会在前厅的一张餐桌上进行,员工们围着餐桌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赵宪珍坐在其间,和员工们亲切交流。就目前的情况,经营应该以堂食为主还是以线上外卖为主,员工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最终,她和后厨们决定坚持以堂食为主的经营模式。在他们看来,这是高端餐饮的特色——食客与饭店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奇妙的关系是不能取代的。
“我认为,目前餐饮企业的线上销售还是应该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我们还有很多同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直播,什么是线上外卖,如果连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急着引进,显然是不明智的。”最后赵宪珍说。
晚上11点,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工作达人”赵宪珍终于回到家,匆匆扒了几口晚饭,她伴着清幽的月色打开了工作用的笔记本,并用钢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充满了变数的时代,真正心怀人民的创新者永远不会为未来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