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娟:生于1959年3月12日 上海澜祺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1959年,陈卫娟出生于上海南汇县芦潮港果园的一个农村,家中除父母还有兄弟姐妹三人。出生赶上自然灾害,童年和青年时期伴随着文化大革命,陈卫娟家靠务农为生,家庭举步艰难,她不得不做一些如挑沙、挑泥之类的繁重体力劳动为家庭分忧。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给不少人带来了生机,下海经商给当时敢闯、有魄力的人带来了很多机遇。陈卫娟并没有赶上改革开放的第一波红利,眼看着周围很多人从各行各业脱颖而出成为万元户。陈卫娟在1994年决定放弃丝绸厂的工作,正式加入创业大军中。决定创业,丈夫并不支持,认为一个女人不应该放弃安稳的工作去做一件不可预知未来的事情,但一心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陈卫娟铁了心要去创业。没有创业本钱,她找到自己姐姐,两家筹钱在家门口的芦潮港开了第一家副食品店。“1994年5月4日,我的第一家副食品商店正式营业,我成了一名个体工商户。”从此,陈卫娟开启了自己的商人生涯。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后,小店初具规模,她又开始涉足批发行业,并开了3家分店。
为了保证自己的商品物美价廉,陈卫娟需要到上海市大型批发市场批发商品。为了方便进货,她专门去驾校学习并顺利拿到了驾驶证。拿到驾驶证的当天,陈卫娟第一次自己开车到上海市区进货,这次经历让陈卫娟至今难忘。这是1995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陈卫娟和姐姐驱车到上海市批发市场进货,为了降低成本,她在车上塞满了商品,超过了车的载重,在经过一个立交桥时,车胎突然爆了。刚刚学会开车的陈卫娟懵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随时降临。陈卫娟和姐姐立即下车,快速将车胎螺丝拧松,换上备用轮胎。刚坐上车,倾盆大雨就砸向车窗玻璃,陈卫娟这才松了口气。
1997 年,陈卫娟与女儿合影
陈卫娟商店的商品物美价廉,加上她讲诚信、人缘好,有些客户把东西忘在她店里、或者忘记拿找零的钱,她也一定要主动找到客户,当面还给他们,这让她的商店在周边赚足了口碑,经营得红红火火。经营商店几年后,陈卫娟觉得副食品行业利润低,发展前景不大。她果断放弃了如火如荼的商店生意,开始转战餐饮行业。陈卫娟决定借钱买房子、装修,开酒店和宾馆。
为了降低开餐馆的成本,陈卫娟专门报了厨师班,学习如何做菜。“我自己的房子不用交房租,自己又是厨师,赔本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陈卫娟笑着说。
2002年6月,东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来到芦潮港的人越来越多,她所经营的饭店和宾馆生意更加红火,那段期间,住店的客人大多是从事大桥建设行业的工作者和经营船舶的船东们。在和这些客人聊天中,陈卫娟了解到经营一条船一个月大概有12万元的收入。“做饭店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一年也挣不到12万元。海运既然如此赚钱,我为何不大胆尝试一下呢?”说干就干,陈卫娟立刻行动起来,开始进入海运行业。
一个完全不懂船舶的农家妇女决定投身海运行业,自然受到了家人的反对。破釜沉舟的陈卫娟却一头扎进了海运行业,并通过与经营船舶的船东们取经,慢慢了解了船舶这个行业。刚开始没有资金的她租了一条2000吨的货船,在上海横沙岛作为施工用船。随后,她又租了四五条运砂船加入上海到金山的围滩造地工作,慢慢摸索出了一条路,使她看到了海运的曙光。
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还没缓解,随着东海大桥的建设完工,业务也由南转到了北。刚来到北方人生地不熟,故而走了很多弯路。由于工程类型的不同,船舶为了适应新的工程而需要改装,改装更需要资金。与此同时,原来租借船舶的公司改制,要将原来租给她的船舶出售。陈卫娟的丈夫看到这样的状况和资金压力,极力反对,要求她不再投资,家里其他人也劝她放弃。她顶着各方压力毅然决定,将原先租用的船舶买下来,并在湖北、福建、山东、天津、河北、辽宁等地不断开拓自己的海运事业。她如何能够在海运这个“男人”的行业做的风生水起。首先她将做事认真负责的作风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处,严格要求企业必须合规运行。面对海运市场上有些船舶证件不全的情况,陈卫娟保证自己经营的所有船舶证件必须齐全。其次,她诚实守信,在行业内有口皆碑,与她合作的船东在生意场外还把她视为值得信赖的朋友。遭遇金融危机,手头经济周转不开时,船东们并没有弃她而去,反而告诉她“陈总,和您合作我们很开心,也很放心!不要紧,等你有了钱再付款。”另外,她将一起共事的同事、下属视为亲人,竭尽所能帮他们解忧排难。听说船员要建房,需要钱用,立刻不收利息将钱借给员工。船员家里有人身患重病,她也是第一时间主动带头捐款……
陈卫娟的创业故事从35岁才开始,这一路走来,“不发展就要被淘汰”的精神时刻鞭策着她。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她积极参加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开展的培训班。陈卫娟已经连续几年参加了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个私协会员清华管理创新研修班。在她看来,清华创新研修班每次都会邀请全国各行业的名师专家为企业授课、答疑解惑,这不仅帮助她提高了创新、管理能力,还拓展了视野与思路,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60岁的陈卫娟已慢慢将重心放在支持、帮助女儿创业上,对于未来,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她希望自己女儿能够拥有比自己更大的舞台,事业做得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