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 > 家族企业
+

“创二代”的故事

2018-6-20    作者:楠木    来源:    

“创二代”的故事
黄斯沉的泥泞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对于二代继承者来说,是直接介入家族接手父辈的事业,用自己的能力将其发扬光大,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创一片新天地,始终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和李锦记家族共同发起的一项调研显示: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者中有接班意愿的仅为35%.相比“吃现成”,大多数二代继承者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心意成为“创二代”或者说是“继创者”。
 
  不尝试一定会后悔
 
  大多数一代企业家创业时,经济和文化水平有限,创业能成功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具备足够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所以比起其他人,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见多识广”和“开阔眼界”的重要性,因此,当条件具备时,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下一代和自己有所不同,比如送二代继承者出国留学,而这恰好成为了多数二代不愿意继承父辈事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接触了更多新鲜模式、头脑和触角都更为灵敏的二代认为:父辈留下来的实业既不时尚还累人,不如运用自己的所学做一些更“容易”的事。黄斯沉就是其中一例。
 
  黄斯沉是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之子,13岁时就独自去英国求学。初到英国,有很多日常交流的英文单词黄斯沉还不会说,他只好一字一句地向英国同学请教,靠着意志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六年后,黄斯沉申请了美国的大学,先后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会计与金融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期间,他陆续投资了一些在美国的商业项目,学成回国时,黄斯沉不但获得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会计学和金融学双学位,同时还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
 
  回国后,黄怒波向黄斯沉提出了接班的要求,但黄斯沉却表达了要自己创业的想法,因为意见不同,父子俩关于接班的话题并未深入。没过多久,借着一次共进晚餐的机会,黄怒波现身说法,劝说黄斯沉放弃创业的想法,回归家族,接手家族事业。但黄斯沉却坚持认为,如果不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会后悔。最终,黄怒波妥协,黄斯沉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办了史克浪体育,想要在他热爱的体育事业中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黄斯沉将创业的第一步迈向体育赛事并非一时冲动。2010年,黄斯沉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最后一学期,他和同学组队报名参加了Tough Mudder(最强泥人国际障碍挑战赛)。据美国体育商业日报网统计,2014年美国约有400万人参加各类障碍赛,2014年仅参赛费一项就收入3.62亿美元,而在2009年,该项收入还只有1520万美元。这个数据给了黄斯沉不小的刺激,尤其是在他了解到当年障碍赛在国内尚未兴起的情况后,经过深思熟虑,黄斯沉将自己的创业项目押宝在体育上。
 
  但黄斯沉同时也做了两手准备。
 
  他于2010年回国,原计划现在国内工作几年,再返回美国攻读MBA,所以在筹备创业时,他同时申请了MBA,并在 2015年下半年被美国沃顿商学院MBA录取,而此时,他牵头创办的史克浪体育正处于产品内部研发期,黄斯沉把史克浪体育日常事务交由两位联合创始人打理,自己则在美国远程办公。那段日子非常难熬,黄斯沉白天上课,晚上对接国内公司的事,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半年后,他在学习和创业之间做出了抉择——休学回国继续创业。
 
  在很多人眼里,“创二代”是不存在资金难题的,但事实上,在黄斯沉的认知中,体育是需要每年完善、持续投入的长期行业,其IP的价值在后面,而他还没有赚那么多钱。所以黄斯沉在解决了最初的立项难题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融资,尤其是他们最先推出的赛事——泥泞跑在国内尚属先例,受到了很多质疑。而且最初找投资人时,史克浪体育还没有任何名气,很多人也不清楚黄斯沉和黄怒波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们常常要以一个非常弱小的身份和很多机构接洽,与行业“巨头”,比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体育集团、万达收购的马德里竞技等知名企业竞争。
 
  幸运的是,史克浪体育最终成功触动了风投的嗅觉,获得了第一场赛事的支持资金。但这并不是全部,在活动举办前,还有更多的细节问题需要黄斯沉落实,比如史克浪的比赛场地在城郊,因此他经常要和当地居民打交道,甚至不得不和一户养狗的人家多次交涉,督促他们修好狗笼,以保障活动参与者的安全。工夫不负有心人,在辗转多次解决N多问题后,史克浪体育的第一次活动成功落地,拒绝接手家族事业的黄斯沉在向家族交出第一份试卷时,也顺利成为了众多“创二代”中的一员。
 
  闽商二代的抱团创业
 
  作为传统的十大商帮之一,闽商群体与民风保守的内陆居民有很大的不同:敢冒风险、能闯敢拼、合群团结、豪爽义气,而在一部分闽商二代继承者的身上,这种精神似乎与生俱来且根深蒂固。比如七匹狼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永伟之子、七匹狼集团副总裁周士渊。
 
  周士渊始终觉得,作为二代接班人,他们的选择并不像别人想象得那么多,无非就是接班、创业和投资(当然,也有人选择当一名打工族,但这条路显然不在周士渊的考虑范围内),而周士渊的最终选择是 “一心二用”:帮忙打理家族事业的同时开创自己的天地。
 
  和黄斯沉相比,周士渊的独立来得更早。他的整个小学生涯正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母亲的重心都放在了照顾父亲上,周士渊则被送到了私立的全托小学,每上14天课,放假3天,见到父母的时间屈指可数。高中和大学他又都在英国留学,生活费虽然不算拮据,但也没有多余的钱用于玩乐,凡事都要自己做好盘算,尤其是大学时,每到假期回国,父亲都要安排他到公司实习,所以几年下来,设计部、工程部、采购部,基本集团的各个部门走了个遍。
 
  毕竟年轻,一开始周士渊只是为了应付家里的安排,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实习,直到毕业回国后,他被安排进集团的地产事业部,跟着父亲一起从事恒禾七尚的开发工作,三年多时间里,周士渊全方位参与了该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充分感到了实业之难和地产工作的枯燥,他强烈地感觉到,自己骨子里那份“敢想敢拼、勇于冒险”的商人意识开始苏醒,比起投身家族事业,他更渴望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这一年,是2013年。
 
  2013年对于中国来说,正是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方兴未艾,创投市场风起云涌的时候,经过几年在家族的历练,周士渊积累了更多经验和人脉,2015年年底,他决定做创投。在企业家二代圈子中,周士渊算是比较活跃的,加之闽商本身就有抱团取暖的习惯,所以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二代朋友时,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认同,启诚资本也由此诞生,其核心团队除了周士渊,还有银鹭集团董事长陈清渊之子、厦门禹道投资公司董事长陈朝宗,厦门凯裕集团“少东家”张勇,厦信资本副总裁王前伟,泉州实业家之子许四孟等。
 
  对于自己和其他二代继承者的首次创业,周士渊尤为重视,这一点从公司的名称就可见一斑,周士渊对其解读是:启是承上启下,意指联合创始人都是创二代,诚就是诚信,取精诚合作、诚信经营之意。在周士渊看来,启诚资本的数位合伙创始人有许多共同点:都是富二代,许多人既在家族企业里磨练,又走在创业路上;更想成为一名创二代,因为大家都想跳出父辈的光环,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社会认可与回报。
 
  事实上,“跳出父辈的光环”不仅是周士渊和其他启诚资本创始人的心声,也是绝大多数“富二代”的期望,自小周士渊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过了16岁就是大人了,要清楚身为一个男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在家族中用少东家的姿态压任何人。这些教诲,周士渊不但一一记在心中,也将其贯穿在言谈举止中,但他发现,想要改变大家对“富二代”的看法并不容易,而现在,他们的“创二代”身份也许能让更多人改观。
 
  而启诚资本的创建的确给这些二代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启诚资本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大消费、文化娱乐、产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并重点关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周士渊认为,未来,谁能满足新兴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谁就抓住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消费升级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的“投资风口”;此外,流量红利消失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带来的投资机会,也是启诚把握的方向,因为在数字时代,无论个体还是企业都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
 
  不得不说,相比一代传承给二代继承者的“眼光和格局”,二代继承者眼光更开放,思维更活跃,更乐意涉足前辈没有基础的领域,或许未来,他们创造得会更多、更精彩。
 
  打造和联想一样伟大的公司
 
  “创二代”当然不仅仅是男性,一些女性继承者也在创业道路上舞出了绚丽的舞步,比如柳青。
 
  柳青是“中国IT教父”柳传志的小女儿,和一些“富二代”不同,柳青经历了父亲“由苦到甜”的整个创业过程,她看到的不仅仅是父亲越来越多的财富,还感受到了父亲创业时的那份坚毅和隐忍。这让柳青受益匪浅,同时也成为了她之后就任高盛和加入滴滴最为有效的助力。
 
  在子女接班问题上,柳传志和其他一代不太一样,他曾非常明确地在集团宣布: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这迫使柳青不得不在学业结束后自谋出路。2001年,在经过重重面试之后,柳青得到了去高盛暑期实习的机会,并在实习结束后成为了高盛亚洲区最底层的一名分析员。然而,第二年,正好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就业市场一片惨淡,高盛的初级分析员名额锐减,包括柳青在内的分析员工作强度全部加码,所以在高盛的第一年,她基本上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最高纪录达到140个小时。那一年,24岁的柳青在香港的长江中心上班,每天大概清早5点下班,9点又回来继续上班,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强大的工作压力使得她常常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但就是这样的工作情况,柳青一干12年,靠着勤奋与努力,最终晋升为亚洲区的董事总经理,是这家百年投行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而直到那时,高盛还没人知道她就是柳传志的女儿。
 
  但柳青并未因此止步,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身份转换——成为“创二代”,而这一年,柳青36岁,已经孕育了三个孩子,她抛弃千万年薪,重新归零,加入了充满未知的滴滴打车。对于柳青的这个决定,她的母亲非常反对,但柳传志只说了一句话: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放弃平衡的生活走一条更崎岖的路?如果想好了,以后不能叫苦,那是自己选的路。
 
  柳青最终还是决定走这条当时看来前途一片茫然的路,而这一次,她希望自己的个人标签能排在 “柳传志的女儿”这个标签之前,她想拥有更为独立的个人标签。
 
  柳青朝着自己的梦想奋进,为此她将孩子转学到了公立学校,自己又重新恢复到初进高盛时“拼命三娘”的状态,她甚至因为太过高强度的工作患上了乳腺癌,但在接受治疗期间,柳青依然坚持在家工作,并且在2016年,为了击退阿里巴巴与神州专车联姻,她在阿里总部待了两天两夜。之后,在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股权融资名单上,赫然出现阿里和蚂蚁金服分别参投2亿美元的信息。这意味着,柳青不仅阻止了一场股东出走危机(阿里原来占滴滴出行10%股份),还让马云追加了投资。
 
  有人曾经质疑,认为这其中有柳传志发挥的作用,但柳青选择不解释、不回避,埋头做自己的事。2016年4月,柳青前往加州的苹果总部拜访库克,最终成功说服全球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掏出10亿美元战略投资滴滴出行,这是滴滴迄今为止最大一笔单项投资,同时也是苹果首次投资中国互联网企业,而双方从见面到宣布达成这笔投资交易,只用了22天。
 
  柳青的又一次的华丽转身让柳传志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再过十几年,也许我已经退出了江湖,柳青也许越做越热闹,大概会有人说:“看那个打球的老头,他是柳青的父亲”。而柳青则说:“不能进入联想,那就打造一个和联想一样伟大的公司。”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