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产能
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目前过剩的不仅仅是落后产能,还有因结构性无序发展产生的大量先进产能,其中有些是地方政府财政支柱企业。
由于涉及面广,本轮去产能需要各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从会议传递出的讯息来看,一是资本市场多配合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二是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彰显了去产能的决心。
去库存
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去库存是此次会议最受瞩目的问题。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央提出五大措施:一是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意在提高对商品房的购买和租赁需求。
二是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此举意在提高对公租房的需求。
三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四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降价。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五是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这或许意味着在部分有效需求不足、库存较高的城市,“限购”、“限贷”等行政性限制措施会逐步放松甚至取消。
去杠杆
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会议还提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去杠杆一方面是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另一方面是发展直接融资,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杠杆水平,包括后续注册制的推出,也在去杠杆的政策范畴之中。
降成本
会议指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如果上述措施能切实实施,对实体经济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目前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一是减税,二是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关于减税,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减轻企业负担意味着继续推进结构性征税,包括提高直接税比重,增强可操作性,而不是全面减税。
关于“五险一金”,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早前就曾表示,现在的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企业觉得负担重。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确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3%统一降至2%,将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将生育保险费率从不超过1%降到不超过0.5%,明年费率下调的重点被认为是养老保险。
补短板
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
五大政策支柱主要包括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