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12期《光彩》杂志
文并图/本刊记者 付惠君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国有医院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此相对应,城镇个体诊所、私营医院、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医院、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等,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3年前,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曾做过一个统计:国内有营利性医院近1500家。今年该会举办一个活动,发函和这些医院联系,结果至少有300封信被退回,不少医院不知所踪。
一位专家对此分析说:“中国营利性医院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千余所,但无论是从生存的外部环境还是从自身的发展来看,他们依然处于脆弱的状态。”
税收压力
一家营利性医院的财务科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税收问题压得他的老板像患了哮喘一样,经常喘不过气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目前税收政策的不配套不统一,对营利性医院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在2000年年初,国家为了鼓励发展营利性医院,出台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医院自取得执业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税。但3年免税期之后对营利性医院如何征税,国家到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税收办法。税务部门将营利性医院等同于饮食服务业,征收5.5%的营业税和33%的企业所得税。加上教育费附加等相关费用,所占比例为医院收入的8%左右。
有调查表明,公立医院的政府财政补贴大概要占到总收入的8%-10%,且没有税负。而营利性医院一般除没有财政补贴外,还要承担8%左右的税收。因此,营利性医院的成本至少要比公立医院高出16%,其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秘书长赵淳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国家虽然表示鼓励营利性医院的发展,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税收问题则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如国家规定营利性医院自取得执业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税,但事实上,许多营利医性院在取得执业登记后,往往要花上两年的时间才能开始经营。所以3年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医院得到的实惠并不是很多,这需要进行修改,如改为自开业开始计算等。
医保门槛
医保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营利性医院最大的困扰之一。虽然从法规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并不排斥营利性医院,但在现实中,除了少数营利性医院比较幸运外,大多数营利性医院都被排除在“医保定点单位”之外。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后,一些地方甚至规定,民营医院“一律”成为营利性医院,而营利性医院“一律”不得成为医保定点医院。
据统计,上海1700万常住人口中,约有1000万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营利性医院因为没有医保定点资格,只能为剩下的700万人服务,而且这700万人同时也是国有医院争夺的对象。而在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接近12亿,但他们的就医范围基本被限定在公立医院,可以说,留给营利性医院的生存空间很小。
位于北京CBD商务中心的维士达诊所是北京最早成立的几家私营诊所之一,开业4年来一直把目标盯准白领这一消费高端人群。诊所的总经理刘常平告诉记者,诊所周围都是白领阶层人士,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享有医保。如果他们去医保定点医院就医花300元,自己只需要付100元,但若是到维士达,就要全部自费。“如果我们获得了医保定点资格,可想而知,我们的顾客将增加多少倍!”
天津滨海医院在天津算得上一家大型的民营医院了。院长刘发明说,滨海医院是凭其优秀的技术、设备力量成为医保定点单位的。身为天津市政协委员的刘发明说,虽然滨海进入医保了,但还有许多兄弟单位的技术力量并不比滨海差,“我走到哪里也得为大家说话,医保政策应该一视同仁,优胜劣汰。”
人才瓶颈
营利性医院为了求得发展,大都高薪聘请了各学科的知名专家坐诊。但这难以改变营利性医院人才薄弱的现状。在营利性医院里,往往一头是高薪聘请而来、每周来点几次“卯”的知名专家,一头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而水平高可以独当一面、还能全年在医院坐诊的中年医生奇缺。
相比之下,国有大医院集中了大量人才。营利性医院要想占有这样的人才优势,靠自己培养短期来看当然是不现实的。而如果能从国有医院挖到这样的人才,就能在短时间内带活一个科室,甚至带旺一个医院,缩短医院的发展周期。因此高薪“挖角”成了营利性医院提高实力的第一选择,而营利性医院的运行成本也因此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虽然营利性医院用人机制比较灵活,薪酬较高,但是在学术交流、人才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国有大医院存在明显距离,让一些渴望发展的年轻的医护人员望而却步,这就造成了营利性医院的人才断档,难以培养自己的人才,而只能通过高薪“挖角”来扩充实力,很显然这对于营利性医院的长期发展很不利。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是营利性医院中少有的三级医院,其董事长谢国维也承认,亚洲心脏病医院中等层次的人才大多来自招聘,自己培养的寥寥无几。难怪一位营利性医院的院长发出如此感叹:“人才的获得远比硬件的购买、资金的投入更艰难。”
医疗风险
许多营利性医院流传着“死个病人赔1年”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营利性医院应对医疗风险的艰难。
医疗卫生服务是一项高风险的服务,私营医疗机构作为自负盈亏的单位,只能独自应对医疗风险。而且患者对私营医院的信任程度要比公立医院小得多。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和医院发生纠纷。而这些纠纷的结果,大多是私营医院赔钱了事。私营医院的一位医生说,许多正常死亡在私营医院就成了“医疗事故”,患者家属不依不饶,最后医院为了缩小影响只好赔钱了事。
诚信危机
多年来,营利性医院一直受政策环境和自身弊端制约,在市场夹缝中艰难生存,凸显出规模小、实力差、水平低、管理混乱等弱点。目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批经营有方、信誉良好的营利性医院,但从整体来看,中国营利性医院的品牌还没有形成。尤其是最近半年,部分私营医院中的害群之马夸大宣传、乱收费、卖假药之类的做法,被媒体频频曝光之后,私营医院的声誉一时间跌进了深渊:私营医院成了“广告医院”——做广告最起劲、依靠广告抢市场、靠“概念炒作”求生存的医院;成了“卖药医院”——一些私营医院药品收入比重高达70%以上,患者用麻袋背走一袋袋中药,药方用“代号”表示,功效如何不得而知;成了所谓的“专治‘上三路’和‘下三路’的医院”——重点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美容、牙科、性病、皮肤病、肝炎、不孕不育……
营利性医院,靠什么走出“诚信困局”?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太低,只要有资金谁都可以进入,政府部门应该严格审核;而对通过审核准许进入的营利性医院,就应给予公平的待遇。
去年完成转制的上海曲阳医院董事长崔岩也坦言:“只有依靠长期的效益,企业家才能谋取适当、适时的回报,我们希望卫生行政部门从办到管,通过监管实现优胜劣汰,一个规范的市场才是营利性医院发展的土壤。”
当然,要走出当前的困局,营利性医院自身的“进化”是最关键也最必需的。南京医科大学林桂芳教授表示,营利性医院的投资人和管理者必须要有规范化经营的意识,特别是诚信建医院的意识,只有做到这一点,营利性医院的发展才会有前途,因为在服务模式和经营管理上,它比公立医院确实有某些优势。
营利性医院生存策略
西部骑士
期待明天会更好
做不做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