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直直地撞进了路边一家小卖部,自行车倒地,他也跟着摔了下来。“终于停下来了。”这是王凯的第一反应,随后他跌跌撞撞地进入小卖部,一口气灌下一瓶脉动,吃了一些牛肉干才逐渐缓过来,这是他首次体会到电解质失衡的滋味:除了机械性地蹬车,大脑发出的任何指令都做不了,正常刹车、从自行车上下来成了无法完成的动作。骑行9年,从“骑行小白”成为骑行队伍里的“收队”,因运动强度超出体能承受范围导致的电解质失衡,只是王凯骑行过程中的一次“小事故”。
2015年春节,王凯独自骑车进京,为2300公里的“川藏线”骑行作准
刷数据
2013年元旦,多年未骑自行车的王凯借来了单位年轻小伙子的变速自行车,准备骑行前往和朋友约定的、距家大概70公里的温泉。首次尝试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往返游玩地后,王凯感觉非常好,从温泉回来没多久,就自己买了一辆山地车,跨进了骑行者的行列。“刚好有个朋友当时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我们俩就经常约着一起去骑行。”最开始骑行时,王凯和朋友没有任何经验,都是自己找路线“刷数据”,一次意外,王凯和朋友的身体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他的朋友,长达四个月无法骑车。这件事让他们明白,骑行是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和常识的,通过网上的“技术帖”,王凯和朋友开始恶补——变速器怎么用?骑行不同路况时如何分配体力?怎样的姿势最安全省力?学习一段时间并重新出发后,王凯和朋友在骑行上有了质的突破,除了距离增加,他们还特意寻找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路线来验证自己的能力,然后发帖、发圈晒自己的“战绩”,以此提升自己在圈内的知名度。
“ 大多数骑行者都渴望得到关注和掌声, 所以最能快速‘ 出圈’的‘刷数据’就成了每个‘新手’必经的心理阶段。”最开始骑行时,王凯也会在“骑得远、骑得快、爬坡多”等方面较劲,但随着骑行经验越来越丰富,他开始慢下来,不再盲目追求数据,而是在意志力、忍耐力以及体力方面积累经验,完成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一年时间,他累计骑行1.2万余公里,逐渐在当地“骑兵营”中有了名气。
“‘骑兵营’是洛阳信息港上一个骑行爱好者论坛。俱乐部和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骑行的帖子和比赛信息。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是否参加。”王凯回忆,“骑兵营”免费活动最多的一次,参与人数达7000多人,除了洛阳当地人,还有很多人是从孟州、济源等地过来参加活动的。这种活动通常以某个景点为目的地,活动当天免费对骑行者开放,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会发放一些小礼品作为纪念——这种活动是骑行者检验自己水平的机会。
“ 我们通常以‘ 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证’划分不同水平的骑行者。”洛阳小浪底某村有一个比较难的骑行坡度,完成这段骑行,就被圈内视为拿到了“ 初中毕业证”,具备了挑战“高中毕业证”的资格,通过后就可以冲击“大学毕业证”了。
王凯也同样经过了三个“ 考证”阶段,但让他和朋友在当地“骑兵营”一战成名的,则是一天时间完成洛阳到栾川往返330公里的那次骑行,这个纪录目前在同级别中尚无人打破。此后,王凯再破记录,完成了一天从洛阳到开封400公里的往返。
川藏线
2015年,王凯在论坛发布了川藏线骑行的寻友贴,在这之前,他有计划地完成了从洛阳到北京、从洛阳到西安等地的长途骑行,目的是为川藏线骑行做准备。
5月,王凯和论坛上认识的骑友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次骑行。在骑行圈,几个陌生人为了一个目的地临时组队,甚至从不同的出发地出发再汇合,或者骑行途中“捡伙伴”的情况常见。
“骑行途中经常能看到单车驮包防雨罩上写着‘出发地——目的地’的骑友,大家会很自然地打招呼,然后一起骑行一段路程或一起到达目的地。” 所以,很多时候,出发时独自一人,骑着骑着就成了一队人,也可能出发时是一群人,骑着骑着人就少了。骑行伙伴常常会因为体力、骑行习惯和节奏不同拉开距离,但大家会约定好晚上汇合的地方,如果对方遭遇特殊情况需要帮助,也可以联系到。
拿着从网上查找的攻略,王凯和朋友出发了。攻略是很多骑友反复打磨出来的,骑行运动盛行后,当地人发现了这个商机,就沿着攻略的路线开设超市和客栈,供骑行者补充口粮、食宿等。不按照攻略走,很可能连饭都吃不上。川藏线对于很多骑行者来说是一种信仰,是一条一定要完成的路线,周边配套竞争相当激烈。
“客栈的价格低得离谱,最便宜的住一晚20元,还包两顿饭。”王凯说,饭是普通的稀饭面条配上一两个菜,好一点的菜,老板会把几个骑行者凑一桌再开餐,差一点的就随便吃,大多数骑行者不会挑剔食宿条件,只要能睡个觉、吃饱饭就可以了。在骑行中,对同行者性别的顾忌也越来越少,“大家都穿骑行服,奔波一天,到客栈后只想赶紧吃饱饭睡觉,第二天出发时可能连同屋另一个床上躺着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
他说,真正的骑行者目的简单而纯粹。
川藏线最适合的骑行时间是每年4至10月,其中要剔除7至8月的雨季,“一旦进入雨季,西藏一带的公路容易出现塌方,既难走又危险。”
即便是在适合骑行的时间,突如其来的状况对骑行者的身体条件及骑行知识也是一种考验。“有一次,我爬坡时出了点汗,手套湿了,又赶上一阵小雨。我想着没多远了,就没及时加衣服,结果导致身体失温,坚持到安检口时,已经快支撑不住,哆哆嗦嗦的连身份证都拿不出来”。
西藏骑行的更大困难是缺氧,这个时候,骑行者身体素质的差异就暴露无遗。王凯通过服用红景天来缓解高反,但路途中“捡”来的另一个年龄较大的老人就没扛住,最后还是坐车回去了。“完成川藏线骑行对于骑行者来说是一种仪式,当你到达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时,心里的那种喜悦和成就会让你觉得路上的所有磨难都值得。”
“领骑”和“收队”
完成川藏线骑行前,王凯没有加入任何一家俱乐部,即使被邀请进群他也会退出。“俱乐部大多都是各个车行组织的,他们会‘抢’那些表现好的骑行者,就像你们记者抢独家新闻一样,这种情况下,如果两边都是熟人就会比较为难。”因为在“骑兵营”小有名气,王凯经常会被某个俱乐部拉去“充门面”,川藏线骑行后,王凯有选择地加了一些俱乐部,其中一个是川藏行伙伴的俱乐部。
“俱乐部基本上每个礼拜都有活动,平均一个月左右组织一次150公里左右的中途,每年组织一次长途。这些信息和参与条款会发布在‘骑兵营’里,注明必须佩戴头盔,并明确‘领旗’和‘收队’公布路线和集合时间后免费报名。”这种活动是车行的一种宣传手段,邀请有名气的骑友参与可以更好地“攒人气”,扩大宣传效果,发展潜在客户。
王凯经常会被邀请担任这些活动的“收队”,“‘领骑’和‘收队’是活动能否成功完成的关键人物。
‘领骑’的职责是带队兼‘破风’,为后面的队友减少阻力,需要恰到好处的速度。‘收队’则需要综合能力,不但要具备骑行技巧,还得会修车,同时要通过各种技巧和方式把所有队友带到目的地。“因为在最后一个,”收队“必须压着速度骑,速度上不去,形不成惯性,骑起来就更累。
除了俱乐部活动,各项赛事也促进了骑行这项运动的发展。一场比赛不仅考验骑行者的体力,更多的是考验他们的技能。骑行圈内有这样的说法:体能、体力占60%,技能、技巧占30%至35%,剩下的5%基本是装备。比赛前,王凯会提前看赛道,根据赛道情况决定体力分配,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冲刺,什么时候保留体力,哪个环节跟着哪个梯队等等。
同时。他还会事先了解比赛是否请了雇佣兵,分析参赛人员情况,以此来预测自己的名次和奖金额度。“除了一些区域性比赛,洛阳还有一些国际性的比赛,前两年办得很不错。”
比如沃德公司举办的“川藏线挑战赛”和“青海湖比赛”等都在骑行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这些赛事中,王凯扮演更多的则是服务方。
“脾胃相投”的自行车
对于骑行者来说,拥有一辆和自己“脾胃相投”的自行车比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更重要。“选择自行车首先看安全性,其次要考虑骑行需求。平坦路况公路车比较合适,但在山路、泥泞或者爬坡时,山地车就更具优势。”从拥有第一辆价值3700元的捷安特开始,已有11年骑行经验的王娟更青睐耐用和载物方面有优势的山地车。
王凯目前拥有三辆自行车:喜德盛的公路车和福玛特价格都是1万多,折叠款3000多元。提及装备花费,他坦言,没有上限,全看个人,“我第一辆车1000多元,但买装备花了两三千元。”骑行一段时间后,王凯也跟别人一样开始尝试改装,并曾把一辆原重24公斤的折叠车改装成12公斤的半碳车,原车购买价3000多元,改装花费3000多元。“对于骑行者而言,改装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考验你对于自行车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大家都想装禧玛诺的变速器,但不是每个骑友都能将不同价位、不同款型的变速器配比到合适的车上。” 目前,大家还是比较认可进口品牌,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进口自行车缺货、国产品牌相对滞销的现状。
相比骑行经历比较传统的王凯及卡尼,小贝咖的“骑行探店”则代表了当下部分年轻骑行者的玩法。“最开始是去各个网红店‘打卡’,然后在抖音等平台发布自己的感受,增加流量、提升知名度。慢慢会有选择地找一些相对小众的,但更贴合骑行主题的店铺。”去年,小贝咖走进RE而意朝阳大悦城店,这是一家以自行车为基点,将餐饮、服装、杂货、鲜花绿植等生活用品浓缩于商场一角的两层空间的“骑行文化”
主题店铺。
“店内陈列了从自行车、骑行服到相关装备等适用于骑行场景的一系列产品,设有自行车维修中心,由专业技师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并有日本自行车手工职人进行技术指导,除了配套装备,RE而意还做了‘骑行生活指南’报纸进店者翻阅和学习。”
小贝咖希望,骑行路上能更多一些像RE而意这种引导“外行人”进入骑行世界的店铺。
“我身边骑行的人越来越多。好几个同事下班后约着去奥森的专用骑行道骑行,以此来代替跑步。”此次探店发布后,几个朋友沿着小贝咖分享的路线去骑行。最近,他又在自己的视频号发布了小红书联合全国超百家店铺,从2022年8月12日起为骑行者提供自行车停放的服务,同样受到了骑友的关注。“某种角度上,我们可以将骑行视作孤勇者的‘团队’游戏,它不仅考验人的体力和技能,还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默契度、团队协作以及相互帮扶的意愿。如果有更多人和品牌愿意为骑行者提供公益服务,这些体育精神会得到更充分地体现。”王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