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寇红艳: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2021-9-12    作者:臧梦璐    来源:    

  “寇大姐,你的课真的讲到我心里去了。”冯华(化名)拉着寇红艳的手,眼泪流了下来。

  几年前,冯华和丈夫在承德经营200多个蘑菇种植大棚,由于销量不佳,面临严重亏损。当她听说北京来了一位扶贫专家时,便迅速报了名,去现场听课。课上,寇红艳向当地村民介绍了转变思路,因地制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农村电商平台等经验,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寇红艳: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以前我们只知道基本的种植、养殖方法,听完寇大姐的课我才知道,增加收入需要拓宽产业链条,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课后,冯华向寇红艳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并希望可以获得帮助,寇红艳一口答应下来。

  蘑菇成熟之后,如果不及时采摘售卖,两三天后便烂在地里。如何确保大量蘑菇及时卖出?寇红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与当地餐饮公司签订供应合同,解决蘑菇销路问题。

  为了提高大棚利用率,寇红艳的第二个办法是在蘑菇中间进行套种,种植市场上受欢迎的药膳蔬菜和水果玉米。寇红艳还免费为冯华提供高品质种子并请农业专家对其进行种植指导。

  “单靠种植收入有限,做农业要有服务意识。”如何拓宽赢利点?寇红艳的第三个办法是把蘑菇做成各式盆景,向社区推广阳台种植。

  散户农民单打独斗很难有大的发展。“农村应发挥合作社优势,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靠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寇红艳的第四个办法就是帮助冯华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广泛吸收其他农户入股,吸收更多的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寇红艳说,通过多样化种植,多渠道销售,可以提升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如果今年蘑菇销量不好,卖玉米还会有收入,如果玉米长势不好,还可以靠药膳蔬菜维持生计。”

  在寇红艳的指导和帮助下,冯华的合作社越办越红火。“一个玉米杆结两个水果玉米,每个玉米至少卖8毛钱,几十亩玉米地的收入就很可观。”冯华说。

  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北京市门头沟,“寇大姐”系列农产品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2005年,下岗后的寇红艳看准京郊旅游发展前景,回到门头沟老家创业,靠着废弃苹果、黄粉虫、黄粉虫柴鸡三件宝,探索出一个“用残次苹果养殖黄粉虫——虫粪和虫蜕加工成饲料喂鸡——鸡粪作为有机肥回田种植苹果”的循环农业链,并逐步拓宽至包括红色旅游、旅游产品销售、生态农家宴等特色产业链。


  探索出成熟模式后,寇红艳产生了带领更多农民致富的想法。2008年,在门头沟民俗协会的帮助下,她将循环农业链及特色产业链引入苹果之乡——雁翅镇青白口村,成立了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经过调研,寇红艳发现,雁翅镇以种植果树和玉米为主,很多土地、资源和空间闲置,果树管理和销售问题严重,传统的经营理念制约着农业发展。

  在合作社动员大会上,青白口村的老村长、村支书、村骨干积极入股合作社,在他们的带领下,350户农民入社。农民入社有三种模式:一是农户带着自己的果园加入合作社,果园成为合作社的采摘园和示范基地,按照交易额分利。“比如合作社从农民处按5元一斤收购苹果,将苹果以‘寇大姐’品牌进行包装后,按8-10元卖出,收益扣除生产投入,提取20%的公积金和风险金后,将剩余收益的60%返还给农民,作为农民的二次分红,最终农户的苹果相当于每斤卖了6-7元。”二是没有果园但有技术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可以赚取劳务费。三是资金入股,每股1000元,年底分红。“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真正做到生产在家,服务在社。”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合作社帮助包山农民在饮马安山、桑峪村荒山上开发出200多亩果园,引进栽种5000棵优质果树树苗,为雁翅镇的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合作社将村里年老体弱的果农果园全部托管,通过引进新品种、剪枝、病虫害管理等手段,让废旧果园重新焕发生机。既填补了土地荒置的空白,又保证了年老体弱农户的收益。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多年来,青白口村的果农销售渠道单一,苹果很难卖出好价钱,青白口村也成为镇里的贫困村。“过去,苹果种植分散,销售分散,苹果收获时节,果农们在道路两边零散摆摊,等过路的客人来购买,由于销量有限,每年冬天,村支部礼堂便堆积了大量滞销苹果。”为了帮助合作社及其他农户销售苹果,寇红艳与邮政公司合作,开通了助农电商平台,做起了直播带货。她还与德邦、京东等物流进行长期合作,保证新鲜苹果及时送达客人手中。

  “以活动带促销是合作社创新思路的典型经验”。2020年9月,合作社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暨苹果文化节”,寇红艳请来长期合作的京东、德邦、邮政公司相关负责人、各大网站负责人及众多爱心企业家来到活动现场,现场接单,合作社还与各公司、团体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将村民当年库存的苹果售卖一空。

  为了让客人“进得来、留得住,有的玩、有的买、有的吃”,同时还能口碑相传,合作社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开展了果树认养系列活动,创出了“健康树”“成长树”“幸福树”“发财树”“友谊树”等,打造出“状元果”“福喜寿果”“感恩果”等印字苹果,利用有机苹果的健康理念,打造苹果文化,提高了市民和果农的互动,使农耕文化迈上新台阶。据了解,每棵果树每年的认养费有2000元和3000元两个等级,为方便认养人随时了解果树生长情况,合作社专门设计了App,供认养人查询追踪。果树当年收获的果实归认养人所有。

  “文化赋能前,苹果按斤卖。

  赋能后,苹果按个卖。果树认养活动不仅成功引流,带动了周边农户餐饮及住宿的规模化发展,还带动了相关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据寇红艳介绍,每年果树早在开花时节,便以认养的方式向前来赏花的游客售出,这种方式也加快了合作社资金的回笼。

  门头沟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寇红艳依托红色文化,打造出红色教育特色旅游观光项目,带领观光团队参观烈士陵园,讲解红色党史故事,分享红色党建、乡村振兴经验,并研发出绿色健康的红色忆苦菜。

  “平时农家饭一桌三四十元,新菜系全部选用绿色有机的山野菜,一桌标准为800元,高附加值菜品为农民增加不少收入。”

  根据市场所需,农民所急,寇红艳带领合作社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一二三产的农业综合体,拓宽赢利点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周边五个镇16个村的经济发展。

  以公益带动就业


  “我从阿姨改口叫妈妈时的感受是任何人无法理解的,她教会我做人,教会我农业技术,教会我如何在社会上生存,这些都是父母不能给予我的,所以她是我当之无愧的寇妈妈。”在轻罪少年训诫会上,小雨(化名)略显拘谨地站在讲台上,这是他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发言,紧张得甚至无法完整念出准备好的讲稿,但这句话,不需要准备——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寇红艳: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寇红艳对观护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


  2014年,17岁的小雨在北京打工时,得知同在北京的表弟因为追要拖欠的工资被包工头打倒,为了给表弟出气,他带着同乡几个人将包工头打成重伤,也因此进了看守所。由于小雨当时是未成年人,且在看守所表现良好,同时得到了当事人的谅解,依照附加条件不起诉原则,免于判刑,但需要接受8个月的观护教育。

  这时,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联系到寇红艳,希望她可以对小雨进行观护。

  得知小雨本就贫困的家庭因为赔付医药费几乎倾家荡产,母亲也因为着急精神出了问题,寇红艳决定帮帮这个孩子。“对我来说,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帮孩子一把,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

  小雨来到合作社后,寇红艳对他进行全方位的照顾。买新衣,做他喜欢吃的面条,还为他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和每日学习计划。“现在大学生就业都困难,何况一个中学都没毕业的孩子,在我这学点技术,也好回乡创业。”寇红艳带小雨参观了养殖基地、果园等,并询问他想学些什么。

  “我想养鸡。”小雨说。寇红艳很快便满足了小雨的愿望。一天,她指着1000只鸡苗对小雨说:“你跟着合作社的叔叔阿姨学习养鸡,等鸡蛋卖了钱,我给你分成。”渐渐地,小雨熟悉了合作社的生活,他按照寇红艳的要求,每天记日记,也终于翻开了寇红艳送给他的《我的梦·中国梦》这本书。

  看到小雨的改变,寇红艳感到很欣慰,一天,她问小雨,书里写了很多模范人物,如果其中小雨有想见的人,只要是北京的,她来联络。“我想见人民警察张惠领。”小雨说道。

  没过几天,张惠领就出现在小雨面前,那天,他给小雨讲了很多警察的故事。从那之后,小雨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有爱心,更加努力。”小雨每天的日记也由之前的两三行变成了一两页。在2015年5月11日那天的日记里,小雨写着:“寇妈妈当初一无所有,吃了那么多苦,但是她挺过来了,还有了今天的成绩,她靠的就是顽强拼搏。我这么年轻,有什么理由不奋斗?”8个月后,小雨带着知识和技术离开了合作社,他最不舍的,就是给了他第二次人生的“寇妈妈”。

  寇红艳和小雨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后,寇红艳和检察院一起建立了“非京籍轻罪青少年”帮教观护基地,为贫困地区的轻罪青少年量身定制了帮扶帮教计划,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引导创业方向。合作社还组织村民成立了观护员帮教队伍,由村民一对一关爱和指导孩子。6年来,观护基地成功帮助了来自河南、宁夏、四川、甘肃等地的16名非京籍轻罪孩子。

  “政府每天给每位观护员50元工资,村民们不但奉献了爱心,还增加了收入。”

  培育乡村振兴“新农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之一。”为了提升社员的专业技能,合作社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联合,成立博士工作站,长期得到果树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与北京市农校、门头沟区农广校合作,举办果树中专班,将合作社社员们培养成果树专业中专毕业生,并颁发资格证书;和门头沟农广校携手开创了一年一次“美食在乡村”系列活动,召集各村镇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邀请名厨为每个餐饮经营者量身定制特色拿手菜肴和面点小吃,激励和提升经营者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直播电商基地,帮助周边村镇农户掌握电商销售技巧。

  10年来,受农业农村部、中组部、商务部、市区妇联及各扶贫办邀请,寇红艳深入贫困地区参与扶贫任务。她带头成立了“寇大姐精准扶贫专家团”,先后赴内蒙古察右后旗、武川县、通辽莫旗、河北等地,为村书记、镇村妇联主席、挂职第一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女性、贫困户等讲授《各地农民一家亲,携手发展踏征程》《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等30多门专业课程。帮助当地发挥党建引领,用扶贫扶志扶智、产业带动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针对村子里的妇女、残疾人、老人等特殊人群,我们请手工艺老师授课,帮村里建起‘巧娘工作室’,用易拉罐等废品制作出环保、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但帮助他们实现了居家就业,还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村民们创作的以抗击疫情、建党百年等为主题的手工艺品多次获得政府表扬。

  多年来,寇红艳先后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建立了10个益农缘合作社循环养殖分基地,帮助各贫困地区妇联建立10个“巧娘工作室”,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建立了“北京门头沟京蒙帮扶产业园”。累计帮助1560人创办企业,帮助指导创办合作社145家,创业指导和励志培训人数达4.52万人次。凭借多年扶贫成功的经验,寇红艳当选为国际农发组织的中方代表,她把中国的减贫与实践经验带到了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为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做出了贡献。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寇红艳仍旧奔走在各地村镇。她说,在党的领导下,作为农业带头人,她将继续发挥“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精神,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