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力作《白鹿原》中离奇动人的故事情节、力透纸背的历史感悟、直击灵魂的人性拷问,让我对书中描写的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有一种讳莫如深的熟悉与陌生,总以为,作品的深意,如佛之禅,不可说,说出便是错。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陈忠实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这二十年,在急功近利的浮华之中,我们被世俗所累,早已无法静心阅读如《白鹿原》这样的史诗长卷。然而,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当年读完《白鹿原》后,一直沉睡在我心底的“沉重的快感”再度苏醒。我一边痴迷追剧,一边对照剧情重读《白鹿原》原著和当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的文章,一种对经典的久违感和对历史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掩卷沉思,方才醒悟,当年读完《白鹿原》后的“不可说”,实则是我那还没有彻底觉醒的思想以及尚未看清的通达远方的道路。
《白鹿原》以白鹿两家为主线展现的生活百态,折射出的是旧中国在一个巨大历史转折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而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发生在白鹿原上的一切斗争,实则是沉睡的“白鹿祠堂”和觉醒的“白鹿精魂”之间的斗争。
《白鹿原》塑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经典人物,如知行合一的一代大儒朱先生,正直睿智却冷酷守旧的硬汉子白嘉轩,自私虚荣风流成性的鹿子霖,追求自由命运悲惨的田小娥,热情聪明的“白鹿精魂”白灵,内心阴暗大起大落的白孝文,有信仰、有担当的热血青年鹿兆鹏,愿为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鹿兆海……刻画人物可谓入木三分,栩栩如生。而在众多的人物群像中,一直处在斗争漩涡之中、行走在沉睡与觉醒“边缘”的最为复杂的人物,无疑是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白嘉轩。
身为族长的白嘉轩,以《犯义之过六》(即一曰酗搏斗讼、二曰行止踰违、三曰行不恭逊、四曰言不忠信、五曰造言诬毁、六曰营私太甚。)在祠堂相规族人时,倡导新文化运动以开启民智的陈独秀,在他创办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新青年的六条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是那个时代,思潮上两股逆向而行的激流。
白嘉轩及其众多因循守旧的族人以宗族祠堂为阵地,与白灵等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的觉醒的“白鹿精魂”之间的思想斗争,正是一个开启民智、革新图变的伟大时代的生动印证。
觉醒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白鹿原以及专制守旧的“白嘉轩们”。回头想,初读《白鹿原》,与白嘉轩之间的“隔膜”,其实是被他的封建、专制、守旧和给族人带去的痛苦“一叶障目”,没有深刻理解白嘉轩涅槃式的“艰难觉醒”。重读《白鹿原》,才在字里行间品出了这位传统农民、权威族长、专制父亲,守旧中的开明、固执中的觉悟和狭隘中的大义。在那样一个极其动荡的时代,他一直在坚韧地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坚定地迈着沉重的步态,深明大义地向着主流的、正确的方向顺势而行,与古老的白鹿原一道,在历史的曙色中,觉醒、苏生!
千秋功业、以民为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建党百年之际,重读经典,畅想陈忠实先生笔下的白鹿原,已是海晏河清,百业俱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