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专栏
+

如何让疫情冲击最小化

2020-4-15    作者:易宪容    来源:    

  根据维基百科信息,截至3月31曰16时,新冠病毒已在全世界140多个国家传播,夺走3.7705万条生命、78.4672万余人确诊。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奧认为,这是人类百年一遇的大灾难,无论政府、企业、投资者还是个人,如果不做最坏的打算,它将可能成为压垮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快速蔓延,直接打击相关国家的经济。特别是,作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工厂”生产停止,“中国制造”断供,产业链断裂导致许多国家相关产业产量持续下降、生产瓶颈频现。对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的恐慌,还可能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以及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周期。3月以来美国及全球股市暴跌、石油价格暴跌都是重要预警。新冠病毒在海外流行有可能引发中国第二波疫情。因此,我们要努力让疫情冲击最小化。

  首先,人类还没有研制出可抗击新冠病毒的疫苗,也没有发明出有效的医治药品,对带病毒者及高危人群采取隔离措施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武汉、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之所以能成功控制疫情就与此有关,而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国则是典型的反面案例。此时,信息公开透明十分重要。中国政府应立即着手建构公开透明的公共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与共享平台,既要进行实时疫情数据的统计及相应知识的咨询与普及,也要做好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系统,民众与企业能更早发现疫情进展,预先安排好自己的活动,有利于政府的判断与决策,也有利于降低民众对疫情的恐慌。

  其次,由于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它对各个国家及地方的经济造成的损失也是不确定的。如果政府仅仅根据账面数据决策,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3月3日,美联储在美国股市开盘30分钟后,在市场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宣布降息0.5%,随后,又把美联储的基准利率下降到零。显然,美联储此举是为了救“疫情导致的美股暴跌”,但效果十分有限,既无法化解服务业消费下降,也无法解决企业供应链断裂,还可能强化投资者对经济陷入衰退风险的预期。所以,中国政府要静下来观察疫情趋势,既要看到账面上的损失,也要关注无法用账面数据显示的损失,以便作出最优决策。

  再次,随着疫情快速在全球蔓延,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隔离政策,城市封闭、商业停摆、学校停课、海关关闭、全面限制人员与货物的流动,加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对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担心,纷纷推出极端的救市政策,比如增加地方投资等。但我认为,目前财政政策首先应直接用货币补贴受冲击最大的服务业,如航空、旅游、餐饮等,先让这些企业活下来;如美国、加拿大一样直接给居民发放货币,刺激消费,特别要补贴失业的中低收入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居民消费重新启动,中小企业存活下来,可能比“投资拉动经济”效果更好。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