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专栏
+

中国猪肉CPI的困惑

2019-12-30    作者:易宪容    来源: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影响当月CPI上涨达到64%。所以,我把中国的CPI称为猪肉CPI.为何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会导致中国CPI快速上升呢?

  这主要与中国的CPI指标体系中各类消费品权重的构成有关。当前中国的CPI指标体系沿袭了1993年制定的基本框架,30多年来,各类权重调整很少。这不仅表现为食品类商品所占权重过高,而且表现为居住类商品所占权重过低,从而造成当前中国CPI指标体系的严重扭曲。对于这个问题,我在2003年就提出并做了一些研究,也建议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情况对CPI权重进行调整。

  根据我当时的计算,2005年中国CPI指数中食品类商品的权重是3 3 % ( 美国为1 5 % ) , 居住类权重为1 3 % ( 美国为42.7%),这种指数与中国1993年居民消费结构的权重比较接近,因为当时中国住房市场还没有市场化,居民收入基本上用来购买食品,而食品中猪肉所占的消费比重又绝对高。但是,这个CPI指标体系确立至今已有36年了。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不仅表现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且近20年不少城市的住房价格上涨近20倍。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全面提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食品类商品在居民消费权重中全面下降,居住类商品权重快速上升。

  尽管国家统计局调整了CPI指标体系,但食品类商品的权重仅减少到29%,居住类商品的权重仅上升到近20%,即中国CPI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没有多少变化,与现实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相距很远。比如,近几年国内城市的房租快速上涨(北京的房租在近两年上涨了1倍以上)根本就无法反映在CPI的变化上。

  这种猪肉CPI已经严重地扭曲了整个CPI指数,并折射出错误信息,进而可能严重扭曲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因为,CPI或保证物价稳定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参考数据。

  可以说,近20多年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之所以与欧美发达国家央行一样处于严重信用过度扩张的态势,很大程度上与这种严重扭曲的CPI指标体系有关。因为,CPI指数中食品类商品权重大,而食品类商品价格变化小(相对其他消费而言),所以,只要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不启动上涨,CPI就会处于低位。而这几年中国价格上涨最快的是住房及相应居住类产品,但居民居住类消费商品CPI权重一直处于极低水平下,其价格上涨无法反映到CPI指数中,从而使得中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因为房价飚升而收紧,反之,央行管制下的存贷利率不断降低,而极低的贷款利率水平及银行信贷过度扩张成了推动房价水平继续快速飚升的动力。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