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专栏
+

传统媒体春天将至

2017-7-25    作者:李濛    来源:    

  6月初,卓伟、赵五儿等网络媒体账号被关停让我进一步思考媒体发展的走势。在我看来,新媒体用5年时间建立的王朝已经用尽了移动互联网释放的红利,快速的裂变也正在其内部发生。新媒体正在由芜杂走向规矩,由鼎盛走向盘整,由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这种变化让移动互联环境下的传播进一步靠近传播本质,或许会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内容、模式、平台渠道是传播的重要元素,新媒体在这三个元素上开创了全新的模式,也正在这三个元素上逐步丧失优势。
 
  作为内容消费者,有段时间我对吴晓波频道、逻辑思维、咪蒙等提不起兴趣,不是因为他们写稿技术不够炫,版式处理不够美,而是我看到了更多似曾相识并加入了“调味料”的“冷饭”。大V尚且如此,其他自媒体在内容上的“微创新”更不胜枚举。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长时间生产爆点新闻、创意策划、深刻思想才是生存之道。但是很多新媒体生产是照抄的内容、老旧的创意。一些新媒体的从业者道听途说而不分析,哗众取宠而不深刻。当垃圾信息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消费者需要更权威、更专业、更有价值的内容,从而降低选择的时间成本。
 
  变现是自媒体的终极追求,但却是很多运营者的镜花水月,依靠电子商务、线下活动养活团队并不容易,即便是号称拿到2200万广告签单的papi酱,后来也被证实只是一场秀。大多数运营者依赖平台广告收入,篇篇“10万+”既是运营者的目标,也是网络信息杂音的恶源。“10万+”这个简单粗暴的标准不利于优质内容的生产,反而让一些运营者红着眼睛、挖空心思抢抓注意力,变成了窃窥隐私者和标题党。
 
  几大自媒体平台的价值也在逐步减弱,根据点击习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算法向读者推荐的内容似乎越来越不能准确击中读者的需要了,在高度庞杂的信息中精准匹配非常不易,而利用算法的关注热点和漏洞快速编写文章赚取推荐量也早已成为一门生意。因此,平台推荐给读者的内容中往往夹杂大量的垃圾信息。
 
  与此同时,依靠自媒体广告赚钱也越来越难,据说今日头条上月入5000元的运营者只有1万多人,反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教别人如何在平台上月入过万。
 
  新媒体即将迎来大变局,将会改变目前无序发展的状况。在大量自媒体死去的同时,市场会催生新媒体向专业化、细分化、精准化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更迅速地匹配消费者对准确、快速、创意、思想的需要。
 
  而传统媒体的内容制造、渠道积累恰恰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但是传统媒体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嫁接上自己擅长的优质资源才能行得通。最近新华社的公众号望智库、新京报的公众号政事儿、南方周末的公众号等凭借优质内容强力圈粉,就足以说明问题。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