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直播带货无疑是一个“现象级”话题。一时之间,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娱乐明星亦或是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都纷纷拿起手机开启直播之旅,全民直播、全民网红的标题也时常出现在新闻之中。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预计全年有望突破万亿级市场规模。
直播带货“火”了。然而,在直播带货的“无限尊荣”背后,却隐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全网最低价”成为入局门槛,超高“坑位费”“货不对板”等问题频发,一些处在直播带货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不仅没有尝到“直播”带来的红利,反而吃尽了“苦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问题频频引发争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提到,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5333份消费者问卷发现,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行业现状的“吐槽”中,“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方面的集中反馈。有研究认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直播带货越来越趋向于一个肉眼可见的巨大泡沫。
在此背景下,6月、7月,中国广告协会和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出台了两份针对直播带货“泡沫化”的政策,以期从政策引导上提升直播带货的门槛,为直播带货告别“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化”发展提供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