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大概是最司空见惯的日常,尤其是在医院、火车站、飞机场、学校、餐厅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几小时的等待令人焦虑又无奈。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后,人们开始利用智能手机来打发等待的时光,而现在,随着人类跨入移动支付时代,打发等待的时光的工具开始变得多样和有趣:迷你KTV、抓娃娃机、幸运盒子(盲盒)、扭蛋机、按摩椅、口红机、自助榨汁机和冰激凌机、睡眠舱、推棒棒糖机等等,它们在帮助人们打发等待时光的同时,也让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并逐渐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市场规模。
这种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开发出适合碎片化时间消费的产品及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看起来“零打碎敲”的消费方式正在以星火燎原的姿态,以令人不那么肉疼的、温和的方式从越来越多的人腰包里掏钱,业内人士称之为——“等待经济”。
消费无压力是王道
“等待经济”涉及内容花样繁多,针对的客群也不完全一样,但“花费不多却能让等待变得更有趣”却是其爆红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共享按摩椅为例。其消费一般分为8分钟“唤醒身体”、16分钟“通行气血”、20分钟“舒张筋骨”3档,收费分别为8元、12元、15元;迷你KTV一般15分钟收费16元,30分钟收费30元,60分钟收费50元左右;抓娃娃机按机型不同,收费标准从2元至4元一次不等;扭蛋机则通常单次为1至两元;即使是现在最为炙手可热的盲盒和口红机,单次消费也只有几十元。
“抓娃娃每次消费一两百,按摩椅更少,通常在百元以内。”在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和女朋友一起玩抓娃娃机的张鹏说,这样的消费额度对于他们来说不但没有压力,还能疏解一天的工作压力。
和张鹏有相同感受和爱好的人不在少数。周末,多数娃娃机前都有人在玩,年龄跨度相对较大,从七八岁的孩子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士都有。大多数消费者都觉得,这些消费不高的娱乐设施恰到好处地消化了磨人的等待时间。
相比抓娃娃机,购物中心的十几间迷你KTV早已爆棚,还有不少人正在焦急地等待房间,晓晴和闺蜜就是如此。“以前一看餐厅需要长时间等位,她们往往就选择其他餐厅了,但现在可以边唱歌边等待,时间也就不那么难熬了。” 晓晴说,按摩椅也是她们经常使用的打发等待时光的工具。“花费不多,还可以练练歌、释放一下压力,比单纯刷手机和聊天好多了。”
“等待经济”涵盖的各种设施单次消费都不高,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这个额度的支出属于“零钱账户”(完整的100不会轻易被花掉,一旦用了其中的1块钱另外99块就很容易被用掉),即使是多次累计支付也不会给支付者造成心理压力。
操作简便消费起来没有压力、可以打发无聊的等待时光、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性、能有效缓解压力,这些让消费者感到愉快的体验就是“等待经济”最有力的竞争点,加上移动支付的无感特质,花样繁多的“等待经济”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盲盒现象
用户有需求,商家有赚头,摆放娱乐设备的购物中心或餐厅更能坐收渔翁之利,原本鸡肋的等待时间成了促进多方共赢的香饽饽。尤其是近两年口红机和盲盒的伺机入侵,更推高了消费者的复购率。其中,盲盒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每到周末,小婷就和男朋友去徐家汇的一家叫泡泡玛特的潮玩店抽一个茉莉(Molly)带走。有的时候甚至一周会抽三次,直到把这轮新品买得差不多了才会暂时停手,等待下一轮新品发布。目前为止,小爱已经拥有70多个茉莉,总花费在3000至5000元之间。
小婷对于盲盒的狂热是绝大多数盲盒爱好者的缩写。天猫2019年8月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潮玩手办排名第一。单是在天猫上,就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多元在盲盒上,甚至有人一年耗资百万。盲盒界最具代表的IP之一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有一位60岁的“骨灰级”玩家,曾经一年花了70多万元收集盲盒。其在2016年推出了Molly的首个系列,两年后,Molly系列的2018年销量突破了400万个,单在中国销售额就超过2亿元。
“我收集的也是Molly系列,第一个是朋友送的,之后我就不断通过盲盒来收集。”两年前,第一次接触盲盒后,飘雪(化名)就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这种游戏,现在她拥有的盲盒已经近千个,包括茉莉、毕奇、拉布布、潘神等不同形象。
同样热衷于盲盒游戏的苏亦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抽盲盒都是为了成套,但一套玩偶并不只有基础款,通常还包括隐藏款甚至特别版,隐藏版、特别版抽中概率更小。一套Molly系列盲盒通常有12个常规造型,加上1个隐藏款造型,隐藏款抽中的概率约为1/144.有的款出现概率更低,比如Molly的西游金色特别款,出现概率仅为1/720.“100%抽到隐藏款的办法就是整箱购买。这在玩家圈的术语叫‘端箱’。”
飘雪说, 最初入坑时, 为了收集整套Molly,她就曾不止一次“端箱”,一个月买两三箱,花费几千元,直到收集了系列包含的114个造型,才开始下一个爆款系列的收集。
飘雪的行为是大多数盲盒爱好者的代表,要集齐一个系列中的所有版,玩家就要不停地购买盲盒,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抽到重复款,有的玩家就会将重复款PO上诸如闲鱼这样的网站进行兜售,盲盒市场因此形成。闲鱼数据显示,2018年闲鱼上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发布闲置盲盒数量较一年前增长320%,最受追捧的盲盒价格能狂涨39倍。
闷声发大财
在外人看来靠着“零打碎敲”赚钱的“等待经济”,却因为盲盒现象暴露了其闷头发大财的本质。其实,不仅现在风头正劲的盲盒,所有“等待经济”中涵盖的设施都具备这个特点。
以共享按摩椅为例,假设每台按摩椅每天10人使用,16分钟收费12元,每天收入120元,一个月3600元;如果投放5台,一个月就有18000元。市面上5台按摩椅的成本不过2万元,每台使用周期为5年。而且,共享按摩椅属于无人经营设备,不需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只需产品维护、场地租金等支出。小额投资共享按摩椅的韩先生表示,基本上一年内就能回本。
抓娃娃机利润更高。智能抓娃娃机生产厂家、广州乐趣动漫公司的负责人邱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台千元左右的娃娃机,经营状态好的话两个月就能回本,6个月回本就算经营不好了。
不管是“等待经济”中的哪种业态,要想做好,必须注重选址:影院大厅往往会配备迷你ktv和按摩椅;机场和车站则通常配备睡眠舱和按摩椅;商场可以找到自助榨汁机、迷你KTV、抓娃娃机、口红机、盲盒和扭蛋机等……所以业内才有“‘等待经济’的核心就在于找对位置,找对了就能躺赚,找不对,连零钱都挣不到。”的戏言。
从2019年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等待经济”也逐渐成为投资和创业的新宠。比如头等舱互联科技,目前其已投放超过3万台共享按摩椅,平台日订单近10万笔。同时,其自主研发的远程管理系统使运营商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看到设备的运营情况、收益情况,甚至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实时提现。
如此便捷又可以最大程度实现无人化的运营模式,或许还远未迎来属于它自己的真正的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