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一张虎皮毁掉亿元企业
http://www.gcmag.cn
2003年第12期《光彩》杂志
文/王靖 图/杨帅
50岁以前,他创办了一个拥有员工1200多人、产值过亿元的湖南衡东现代节能工程公司,他因此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百万富翁。
50岁的时候,一张老虎皮令他遭遇牢狱之灾,家财散尽,亿元企业灰飞烟灭。至今,他身背为朋友所欠的70万元贷款,形影相吊。
9月17日上午,天有小雨,在湖南省衡东县石湾镇,记者见到了被种种传闻包围的武东福。
身材瘦削的武东福领着记者打开了他曾经的办公室,屋内一片漆黑,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他在屋内摸索了一阵,打开了办公桌上的台灯,屋里一片昏黄。这是一间装修豪华的办公室,但桌上铺满灰尘,显然它的主人很久没有来过了。墙上,挂着武东福与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原省委书记刘正等省领导的大幅合影照。
“吊灯坏了,我没有去修,”武东福歉意地说,“否则光线会好些。”
武东福又转身打开了身后的书柜,捧出一叠足有半米高的荣誉证书。
“这是我前半生获得的荣誉证书。”武东福有些无奈地笑着说。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武东福的神情并没有记者想像中那样颓废,这个53岁的昔日富豪,举手投足之间依然乐观自信,说到得意之处,他的眼睛甚至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16岁开始办厂经商
武东福1950年出生在湖南省衡东县三樟乡前进村,6个兄弟姊妹中,他排行老大。
刚刚读初一的时候,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武东福的学业因此终止。但武东福从小天资聪明,悟性过人,精通医术的爷爷反复告诫他不要放弃学业,爷爷的话武东福一直记在心中,以至于后来,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情况下,他都强迫自己静心自学。
武东福家境异常困难,他14岁的时候,最小的妹妹才3岁。作为长子,懂事的武东福利用放假的时间到当时的衡阳铁路分局北线工队做临时工,这段经历,使他细致了解了爆破知识。
大概是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与勇气,从16岁开始,武东福先后办起了瓦厂,木材加工厂、油膏厂、涂料厂,但所有的努力都避免不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的结局。最后,在熟人的帮助下,武东福成为了石湾粮站的一名职工。
遭批斗偷学化工知识
或许是被屡次“割”掉资本主义尾巴的缘故,26岁那年,武东福莫名其妙地被当作“重点审查对象”“隔离”起来,关在衡东县人民医院太平间旁的一间小屋里,广播每天都在点名批斗他。
此时的武东福,除了一个“熬”字外,别无他法。百无聊赖之际,武东福想起了自学,于是在他人的暗中支持下,他重新拿起书本,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苦学整整5年,他写出了130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
正是这段日子,完成了武东福一生的转变:从祖传的中医诊治跌打损伤转而从事化工产品的研究。武东福自己在1991年撰写的《我的奋斗之路》中写道:“从事化工产品研究,对当时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我来说,困难重重,初中高中理化课程复习,手头缺乏资料,我大伤脑筋,我只得向医护人员求教,靠死记硬背掌握了一些。同时,我利用转到上级医院延医就诊的机会,先后到长沙、广州、上海等地的20多位专家、教授门下讨教、借书,后来自费到上海研究院、中国现代节能技术中心等13所高校、所,旁听、单独请教……终于自学完了高中数理化和大学化工系的主要课程。”
研制乳化炸药一举成名
命运之神终于开始眷顾武东福。
1983年底,武东福通过湖南铁道学院一位叫曾光的教授了解到,国防机构正在研制乳化炸药微型气泡载体,然而试验多次均告失败。在曾光的引荐之下,武东福来到湖南省国防工办,称自己可以研制成功这种载体,省国防工办和省计委有关负责人得知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化工资料,功底比较扎实的情况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这个说“聊斋”的人开了个口子,但条件是只有技术和设备支持,资金问题要靠他自己解决。武东福当时百感交集:自己拼命学习,就是希望有出头的一天,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为了给自己的“科研”提供资金,几天后,武东福正式向衡东县粮食局提出停薪留职创办个体企业的报告。粮食局以承包食品生产线,带好12名工人,包发工资、奖金,每年交纯利3000元为条件,批准他停薪留职的请求。当时是1984年,武东福清楚地记得,那年他体重只有40公斤。
不久,凭借在铁路干过节能工程的经验,武东福与另两位股东合伙成立了衡东县节能材料厂。
此时,让武东福松了一口气的是,对他的“审查”悄无声息地结束了。思想上的包袱落了地,武东福大刀阔斧地忙了起来,召回技术骨干、制定规章制度、筹集资金。两个月的时间内,招收了87名员工,组建了3个节能安装队在外承包工程,他自己则在家搞研究。
两件事情在武东福的调配下居然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不到一年的时间,工人从87人增加到200多人。从1985年8月1日起,他开始试制乳化炸药微型气泡载体,但数次实验都没有能够达到标准。正当他要打退堂鼓的时候,9625厂党委书记、厂长、高级工程师来到了他的工厂,并且留下两名科技人员。这年春节,武东福天天和科技人员扑在了数据堆里,终于找到了症结:矿砂不符,机械配套不合理,缺乏分级的粉碎机。
为找到合适的矿砂,武东福先是北上到鞍山,没有!再到上海、苏州,没有!再到河南,最后才在豫南的一个小山沟的一家个体砂矿厂,意外的发现了理想的矿砂。
“这项研究,花了我大约3年时间,耗费资金57万。”武东福说。
重新试制的第一炉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湖南省国防工办、9625厂派人将产品拿回去配套生产乳化炸药,大获成功。
1988年,湖南省国防工办、9625厂同时签字盖章,确定武东福研制的新型优质膨胀珍珠岩泡粉,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此产品正是乳化炸药的关键成分之一,武东福成功研制出了符合乳化炸药配套需要的优质珍珠岩,为湖南乳化炸药出口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中央、省级广播电台中相继出现了武东福和衡东节能材料厂的名字,9625厂也将节能厂列为配套厂家,产品纳入国家定点生产计划。
武东福一举成名!
走“节能”之路事业达颠峰
乳化炸药载体与节能有着某种技术上的联系,武东福成为了“乳化炸药载体专家”,许多厂家仰慕武东福的名望而将其名下的衡东节能安装公司列为指定配套厂家,节能厂迅速发展壮大。许多人也慕名而来,要求挂靠在节能厂。
武东福紧接着又带领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东福”牌、“福铁”牌29个节能系列产品,性能优越,一时之间,客户如过江之鲫。
1989年5月1日,重新募集了资金、吸收了9个新股东的湖南省衡东现代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武东福任董事长。
依靠膨胀珍珠岩泡粉这个产品,节能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在一年内,企业发展到了有870多名工人的规模。武东福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原来的膨胀珍珠岩泡粉产品广泛应用于保温保冷、节约能源方面,并且开发出节能材料、防腐材料、除垢剂等系列产品。1991年,企业的产值达到了400万元。1994年,武东福成为全国百名优秀私营企业家,他们企业也成为了全国百家优秀私营企业,当时获此殊荣的,湖南只有4家。
1998年,武东福的企业员工达到了1270人,产值过亿。
此时的武东福,登上了财富的顶峰。
虎皮之祸
关于武东福的没落之因,传闻最多的是“虎皮风波”。
2000年7月,湖南省林业公安局的办案人员忽然造访武东福,以其涉嫌“收购老虎制品罪”要将其逮捕。武东福一下子就懵了,自己只是抵债抵回了一张虎皮,而且已经放在家里很久了,根本就没有收购和销售,怎么就有了罪?
对于虎皮的来历,武东福告诉记者,在企业兴盛的时候,已到处有人欠着他的债不还了,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异常困难。欠债客户中,其中就有宁乡县氮肥厂从1992年到2000年新老债款近80万元。
1995年,他到宁乡县氮肥厂讨债,住了一个多星期,分文没有讨到,正要回家的时候,财务科会计王某打电话告诉他,说现在要拿到氮肥厂的钱很难,就是领导批了条子也是空的,但她一张价值2万多元的虎皮,如果武东福能帮忙售了这张虎皮,只要出具一张收到氮肥厂工程欠款的条子就行了,领导签字和搞钱她都有办法。
武东福开始觉得抵几万元不合算,但考虑到日后讨债更难,如今能抵回点东西算一点,拿回去做个衣穿也是收获。几经斟酌,他居然同意了王某的要求。
就这样,武东福以2.084万的欠款抵回了一张虎皮,没想到,在事隔5年之后,这张放在家里的虎皮带给他的,不仅是4个月的牢狱之灾,而且是他企业的最后没落。
长沙市林业公安局接着调查此案,说,只要他交出4到5万元的保证金,就可以让他在家继续创业,不用关押。
但武东福认为自己不存在犯罪,也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加上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便一直没有交保证金。
然而,有关于武东福的“虎皮新闻”很快被媒体披露,不少报纸出现了“涉嫌贩卖虎皮,武东福是幕后头子”之类的句子,一时间,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随后,武东福又听到了传言:你贩卖虎皮的事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注意,还被列为中南海2号案,鬼使神差的是,武东福又在《美国之音》上听到了关于自己贩卖虎皮的报道,尽管新闻将武东福误为“武先福”,但如同惊弓之鸟的武东福觉得这一次自己真的是在劫难逃。
“我当时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被批斗的日子,我害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次事件整垮我的企业,与其等他们动手,不如我主动自己解散企业,如果没有死,以后还有个依靠。”武东福说。
就这样,武东福火速召集了旗下15个分公司经理做了“最后部署”:一旦自己进去,各位就各奔前程,找个挂靠单位自由发展。
2000年的8月22日,长沙市公安局以“收购老虎制品罪”将武东福正式逮捕,关押在湖南省看守所。2000年10月,长沙市检察院将此案移交宁乡县检察院,该院在10月30日以“涉嫌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给武东福下达了告知书。并于12月18日下了不起诉决定书,认为武东福的行为触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7条,构成了投机倒把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予起诉。
武东福从牢里出来时,15个分公司只有两家还挂在节能公司的名下,整个企业只剩下70万债务和收不回来的近1300万元的欠款。尽管衡东县有关部门批准武东福先前提出的企业资质升级的申请,这本是企业发展的好机会,但精神上已经极度悲观失望的武东福已经不屑一顾,再没有心思和精力重招旧部、东山再起了,他索性连两家分公司都散了出去,然后申请了破产。
曾经名噪一时的全国百家优秀私营企业、湖南省现代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就这样脆弱地灰飞烟灭。
散业之后就是散家。此时武东福只有一幢楼房是属于自己的,他找来了妻子要求离婚。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归妻子,一幢楼房,武东福只要了一间睡房。
武东福说:“离婚是不想妻子和孩子跟着自己没有安全感,过不上安稳日子,我孑然一身,只要有口饭吃就可以了。”
从牢里出来后的武东福也曾写了一份关于请求伸冤和讨回公道的报告。可一直到现在,武东福的报告没有得到答复。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武东福也一天天地失望,直至最后绝望。
“三角债”是真凶
4个月的牢狱之灾无疑给了武东福和他的企业最后一击,让其彻底败北。但真正毁了武东福的,真的仅是一张虎皮吗?
武东福在总结过去时认为,三角债才是拖垮其企业的真正元凶。
武东福说:建筑安装行业有个特点,作为建筑安装的乙方一般要为被安装甲方垫付工程款,工程完工后甲方再将钱付清。衡东现代节能安装公司为了多揽工程,从开业时起就大量存在垫付工程款的现象,不过那时银行贷款容易,所以很少出现资金困难。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为整治企业三角债,银行数次投放清欠启动资金,欠债的企业有时会自动上门还钱。
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三角债问题再次出现白热化现象。由于这次国家奉行“抓大放小”的政策,小企业贷款变得非常困难,而衡东现代节能安装公司只具有三级资质,债务人恰恰主要是一些县级造纸厂、氮肥厂等小型国有企业,三角债的清理让这些县级企业断了贷款,很多企业便倒闭了,武东福公司累计高达1300万的外债跟着打水漂了。
武东福说,在这1300万元债务中,他个人就有300多万元没有收回。三角债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干涸,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三角债难讨,他不会收那张虎皮抵债,也就不会有牢狱之灾。
照常理,1300万怎么可能轻易难倒一个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呢?采访中,记者从武东福保存的一些企业发展档案中发现,1989年成立有限公司,1991年就有了6个分公司、22个安装队、5个专业队、1个汽车队。这么多的分支机构,武东福将十几个分公司以承包的形式给经理们自己经营,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和提取利润,而贷款和收款由总公司负责,因此他的公司账户上常年只有1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积累资金则几乎没有。
直到现在,武东福并不认为自己企业的运作模式出了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当年的企业运作模式具有前瞻性,因为事实上,现在很多公司扩张的时候,也是采用这种方式。
但是,武东福承认,这种模式在企业运作较好,也就是不存在内外债务的时候,相安无事;一旦有了内外债务,尤其是企业遇上“三角债”时,总公司的资金就开始干涸。他在1999年1月8日对上级政府的一个工作汇报可以证明这一点。他在汇报中写道:“1998年,产值计划4485万元,完成了88%,但上交公司(总公司)利润只有38.83万元,完成41%。”从这个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产值一块,相当一部分利润让挂靠公司分割了。
这就是一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会被区区的1300多万元的债务困住的原因之一。
另类的“好人企业家”
武东福说,企业办了这么多年,他个人总收入不到1000万元,这1000万元,包括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社会捐助、科研、三角债等等,个人纯收入不到100万,当年跟他一起创业的人,个个都比他有钱。
“我的理想是,通过我个人的创业,带动一批人致富,这批人再带动另一批人致富。”武东福说。
在武东福公司做事,只要能够独当一面,武东福觉得他是个人才,就会拿出一笔钱来,送他到正规院校深造,有学成后不愿留在公司的,武东福甚至会慷慨地拿出一笔钱,鼓励他外出创业。
“现在,从我的公司出去的人才,低于50万收入的不算富。”
更令人吃惊的是,武东福的公司办了这么多年,竟然从未从外面引进过人才,所有的技术员工都自己花钱培养,有的从高中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培养周期长达7年之久!所以当他津津乐道于自己培养了多少技术骨干、中高级工程师时,背后却是数以百万计的巨额费用。
熟悉武东福的人都说,武东福是一个好人,因为这个有些理想化的企业家约法三章,凡是自己获取了1元钱的利润,就必须无偿捐献8角钱给社会。因此武东福对衡东县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公益事业的捐赠额达到300万之巨,主要是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连其在流动资金几近枯竭之际,依然捐献了130万元用于当地的光彩事业,在衡东县,到处有武东福的碑,很多学校,都有武东福的名字。
武东福有实业报国之志,但他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没有把企业利益摆在第一位,而是幻想以一个企业和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社会的所有问题。他的这种奉献,实际上是牺牲了企业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办了10多年企业的武东福,没有积累资金的原因,以致于企业在困难时或是要东山再起的时候,除了没有追回来的债务之外,再也拿不出“救火”钱。
但是,万金散尽的武东福在当地依然拥有崇高威望,记者在石湾采访时,很随意地问了几个路人,他们都知道武东福住在哪里,并为记者热情地指路。出狱后的武东福,不断接到企业的邀请,但他一概拒绝了。在当地,武东福身背十几个非正式职务,什么调解委员会主任、筹款委员会主任等,只要有人找,他一概不拒。石湾镇要建中心小学,需要80万,武东福找到昔日的部下,轻松筹到了30万元。
平生愿望是开发
“祖传秘方”
53岁的武东福现在在做一件事——筹建药酒厂,药酒的配方据他说是自己祖先留下来的,已经传了7代,武东福想让祖先的“秘方”变成产品,至于怎么做市场他自称“有办法”,只不过现在他还缺50万的启动资金。
“如果我开口,以前的兄弟们应该不会坐视不理。其实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把‘祖传秘方’变成产品,当初我学医,开办工厂,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做准备,即使我的工厂不垮,我最终也会开药厂。”
今年,武东福的大女儿考上了中南大学的研究生,学的是医学专业,正读高中的儿子,武东福打算让他学工商管理。
“我已经是53岁的人了,愿望能否实现很难说,但孩子们会继续努力。”武东福说。
挥手告别之际,武东福说:“两年后,希望听到我的好消息。”
编辑 付惠君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