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烹 饪 音 乐
http://www.gcmag.cn
2003年第1期《光彩》杂志
本刊记者 杨生恒
12月的北京已是一派严冬气息。这种时候还能与朋友不辞辛苦在外面的餐厅品味音乐,如若不是此地有着超强的吸引力,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这样做。记者偏偏在进门前就遇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行6人,与记者一同踏上通往朝外丰联广场的天桥电梯。当记者向他们打听“纽约音乐厨房是否在丰联四层”时,他们带着惊喜笑开了,“我们也要去那儿。”一个女孩说。一个小伙子插话道:“其实差不多每周都来。我从石景山赶到朝阳门,是不是特傻?”这时人群中另一个小伙子笑着说:“我还不是从中关村赶过来?”
与他们说笑着走进丰联大厦,上电梯时就见到一条顶天立地的条幅悬挂于大厅中央。这就是“纽约音乐厨房”的招牌。“纽约风情,中国美食”是这里一贯采用的宣传语。此时记者还是将这里想象为“低吟的歌+沉沉的灯光+高得离谱的饭菜”这样常见的组合体。
出人意料,走进这家“音乐厨房”,在一下子就听到高亢歌声的同时,看到了厨房般忙碌的情景!服务生们撑着托盘左右穿梭,近千平方米的就餐大厅被顶棚的众多聚光灯照得通明。餐桌有大有小,大可坐6到8人,小可坐一两人。记者进门时,几乎每张桌旁都围坐了人,火热氛围扑面而来,让人忘了此刻窗外寒冬的夜晚。
菜谱上来了,记者终于明白几乎客满的原因——菜价岂止不贵,简直还算便宜呢!一般的素菜不会超过10元,贵一点的荤菜,大多不过18元。酒水单上的价钱同样让人可以接受。而且,这里完全没有“店大欺客”的不良作风,哪怕你只要一份炒饭,服务生依然充满热情地为你摆好餐具,并以最快的速度端来一大盘冒尖的炒米饭。
价廉暂不表它,物美该提一提了。在这儿除了招牌菜“NYC牛肉卷”颇值得一尝,家常小炒同样不同寻常。酱烧茄子哪儿都能吃,但这里的绝对让你吃了就忘不了。“豆苗虾仁”也是众多回头客喜欢向后来者推荐的一道菜:豆苗鲜嫩,虾仁爽滑,色彩嘛,不说你也猜得出。当然,在“纽约音乐厨房”还能品尝到北方不多见的南国点心,一笼两三个,价钱在8元左右,不尝实在是可惜。
领略“美食”的同时,记者始终没忘关注这里的“主题”。餐厅尽头的小舞台上,5个人组成的菲律宾小乐队在尽情吟唱着。而高高的吧台后,另有一名专职人员为顾客选放动画片,在餐厅各处的电视屏幕上播出。记者落座时,正播着动画片《小鸡快跑》,不少年轻的顾客看得津津有味。
乐队所在的小小舞台当然是大众观望的焦点啦!据餐厅周经理介绍,这支乐队长年在此献艺,每晚从7:30唱到11:40。一个键盘手,一个贝司手,再加上两女一男组成的歌手阵营,规模不大,但实力不俗。记得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普通的菲律宾人在天台上放个小收音机,就能尽情歌唱,此番看到专业的民间乐队,便知那的确没有夸张。乐队成员年龄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六岁,嗓音浑厚,音域宽广,边舞边唱,但没有妖媚之态,反而让人觉得十分活泼、阳光、健康。他们唱的多为拿手的英文流行歌,对于有顾客点唱的中文流行歌,居然也不在话下,虽说发音还不太准,但伴奏、音准无可挑剔。
整个乐队这种健康活跃带动了餐厅的气氛。他们很注意与台下观众的互动,哪个餐桌上的客人递来点歌单,他们一定要与该桌的客人调侃一番,至少也要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念出点歌者的名字。休息间歇,还会走下台来与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客人道一声生硬的“你好”,或握手谈笑。
餐厅里的顾客好像也熟悉了这种沟通方式。用餐的多为年轻人,他们在这儿无拘无束,可以咬着小笼包又大声附和乐队高唱英文歌曲。记者又见到门口遇到的那群年轻人,其中一个叫周玲的女孩说:“我不喜欢迪厅或者是酒吧,那儿无论怎样放松都有种不健康的感觉,而在这儿,吃着我熟悉的中国饭,听着同样熟悉的英文歌,像回到家一样舒服。这才是真正的放松呢。”
用餐时,周玲告诉记者,“纽约音乐厨房”前不久刚经历了一次装修,装修后,整个菜谱也都换了。但很多回头客都说装修后比之前更有特色了。究竟是什么特色,他们又说不大清楚。
通过与服务生的几句攀谈,记者才知道,这家餐厅的老板姓郭,是台湾人,曾在美国居住过,来大陆后,在北京和天津都开有店。“纽约音乐厨房”先前经营的是江浙菜,此次装修后,挂起了“京城避风塘”的旗号,从风格到菜式,都更贴近香港特色了。
“避风塘”一词来自香港,原是为保证船只和人员安全而修建的停泊处,也就是海港内的一处停船设施。经过近百年的演变,这停船的地方早已发展成为水上的街市。据说这种街市出现在香港的铜锣湾——每当落日黄昏,渔船一只接一只驶进塘里避风,这时渔民就挂起灯笼,端出盆盆鱼虾,面海而食。入夜时,盏盏红灯,声声海涛,盘盘美食,犹如一卷风情画。后来,避风塘炒蟹、炒虾等特色菜肴传遍全港。而真正把此类菜肴传入内地的是上海“避风塘公司”。自2001年以来,上海人首先兴起了吃“避风塘”的风潮,郭老板闻听此讯,与避风塘公司联手,重新打造了这间“音乐厨房”,在保留了原“纽约音乐”的同时,又是上海避风塘的一家分店。
现在,香江风情在餐厅入口处就十分显眼。配合门口接待处的“避风塘”三个字,左手拐角处特意营造出了一处“海湾”,泊着一只木制小船。
其实在北京,比“纽约音乐厨房”更具独创性的主题餐厅为数不少,但大多都是开业造势,初始火爆,之后却纷纷落马,不得不改弦更张。经过了装修整顿,“纽约音乐厨房”依然能迅速延续之前的火爆,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奇迹的出现当然与地段、管理等硬件有关,但记者在经历了这番体验后,认为这更应得益于其将“主题”与“餐厅”合二为一的经营理念。在这里,音乐与美食并重,主题和特色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出售“主题”(音乐)、美食与服务都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牟取暴利,而是出于对生意延续的考虑。无怪乎“纽约风情”与“中国美食”可以相提并论,而这间大“厨房”烹出的,除了音乐和美食,更有一份放松的心情。
点评:主题是音乐,但更突出厨房本能。轻松的就餐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准,但消费价位属中低水平,有点像高级大排档。追求高雅的人来此可找到他想要的品味,讲究实惠的人不会望菜谱面以惊,纽约音乐厨房的成功值得推广。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