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原本好端端的数码店,急着降价想垄断市场,急着收回投资卖起了假货,急着扭亏为盈多元尝试……这结局能是喜剧吗?


数码店:赚钱何太急!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龚光程
  诸葛志远最初是开小五金店起家的,由于小五金生意本小利大,加上诸葛志远头脑灵活,经营得法,很快积累了进一步做大生意的原始资本。
  可是近些年来,五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听说经营数码产品回报比较丰厚,于是2005年元月,诸葛志远决定开拓新行当。他投资60万元在繁华的大街上开了一家名叫“时代数码科技”的专卖店。尽管店铺林立,但称得上小有规模的,当时就数诸葛志远的“时代数码科技”店。
  刚开始那阵子,“时代数码科技”的生意很不错,并积累了一批固定客户。但从2006年初起,店里的货就开始卖不动了,生意每况愈下;勉强坚持到8月底,红极一时的“时代数码科技”悄悄关上了门。
  一家原本很有市场潜力,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数码店,为何仅生存了2年不到就黯然出局了呢?归纳起来,其失败的原因就是一句话:赚钱的心太急!以致在经营方式上一错再错,最后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出局。
  

降价倾销同行打压

  进入数码产品销售市场后,诸葛志远发现数码产品的销售正处在迅速成长阶段,市场前景非常诱人。如果能迅速做强做大,垄断这片区域市场,一定能赚得钵溢盆满。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诸葛志远依仗自己实力雄厚,采取了降价代销的策略,用凌厉的价格利剑,从同行那里争夺客源。对于MP3等低端商品,诸葛志远基本上以接近成本价销售;对于摄像机等高端商品,他打出了“买一送一”的旗号:买一部相机送镜头、电池或者角架等。
  诸葛志远这一系列的举动打乱了行业内原有的游戏规则,使当地的数码产品进入了一个恶意竞争的怪圈,这引起了其他几家同行的愤怒。为了回应诸葛志远的价格战,他们私下结成攻守同盟,先是共同降价,但由于实力不济,渐渐地支持不住了;于是他们便众口一辞在顾客中诋毁“时代数码科技”的商品。“同盟”内部他们统一定价,并向顾客解释说:“生意人自古以诚信为根本,同时以赢利为目的,一分钱一分货,绝不会有人愿做赔本生意。别看有的人打着让利给消费者的旗号,玩大降价,其实是以次充好,糊弄顾客。”这些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人们一听就知道是谁,这给诸葛志远的口碑带来了不良影响。此外,对于商品的上游供应商,那几家同行结成联盟后,一改过去的分散零星进货为集中批量采购,并由原来的每季度结账改为现金结账,促使供货商大幅降低给该同盟的进货价,对于热销产品则优先对该同盟供货。由于缺少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和与上游供货商的沟通,这一切诸葛志远都被蒙在鼓里。等他省悟过来时,那些得到低价进货的同行已经发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攻势;同时,店里的部分俏销商品已经断档,去进货却被告知没货了,“时代数码科技”的客源在一点点流失。
  

急功近利自毁商誉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对方以沉重的打击的同时,自己难免也会受到深深的伤害。由于相互降价,产品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卖出一部4000多元的数码照相机,毛利还不到100元。几个月拼杀下来,诸葛志远一算账才吃惊地发现,月平均毛利不过几千元。对于一个投资60多万元的店来说,这样的现实真是让人难以接受。诸葛志远心一横:不行,得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增长点从何而来呢?自从“时代数码科技”店开业以来,不断有人上门向诸葛志远推销“水货”产品。起初他并不为之所动,经营了1年多以后,“时代数码科技”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他不想砸自己的牌子。可是后来残酷的价格战让诸葛志远渐渐感到,光靠卖正品货投资回报期太长。面对“水货”背后丰厚的利润,他有些动心了。恰在这时,有一位自称是业内老行家的人告诉诸葛志远说:“在店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后,适当搭配卖一些不算太崴的‘水货’是不会有事的。一则,顾客已经对在店里购物感到放心;二则,顾客中未必个个都是懂行的;三则嘛,顾客中不乏贪图便宜之人。其实‘水货’未必都是劣质品,进货时眼睛擦亮点就行了。”就这样,诸葛志远听从了高人的指点。
  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早晚有一天要撞鬼。”“水货”毕竟是“水货”,质量难以保证。时间稍一长,返修的、上门投诉的顾客渐渐多起来。诸葛志远卖假货的事情很快就露出了马脚,这正好授竞争对手以口实。他们据此大做文章,一时间,这事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诸葛志远赶忙悬崖勒马,赶在工商部门检查之前从架子上撤下了所有“水货”。店铺虽然躲过了被处罚这一劫,但还是赔进去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毁掉了苦心经营的商誉。
  

内患不断多元败北

  诸葛志远除了这家新开的数码店外,还有原来的五金店需要去打理;再加上他对数码产品不懂行,就请了一个懂行的远房表弟来管理数码店。财务、采购等统统交给了这位表弟。不料表弟却利用他不懂行这一弱点,多次在供应商那里吃回扣,同时还“借鸡生蛋”,利用掌握财务和采购大权的优势,暗地里进一些属于自己的货搭着卖。虽然这方面的手脚他做得不是太大,但还是增加了经营成本。事发之后,诸葛志远辞退了表弟。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由于害怕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诸葛志远除了在店里安装摄像头、监视员工的工作外,还不断更换店员。干得再好的店员,不出半年,他也会找理由炒掉。这种不信任,大大挫伤了店员的工作极积性,致使数码店的经营业绩不断下滑。
  为了扭转困局,诸葛志远决定放手一搏,开展多种经营,走规模出效益的路子。他利用五金店赚到的钱新增加了电脑软件、耗材等经营项目,数码专卖店立时变成了“百货”店。不过由于经营重点不突出,店里不仅新增加的经营项目销售不好,而且影响到了原来数码产品的销售。人们见这儿杂七杂八什么都卖,觉得不够专业,担心质量和售后服务没有保障,这又进一步造成了顾客的流失。经营品种过多,加上生意清淡,大量存货积压,一时难以变现,从而占用了大笔资金。存货卖不动,新货又无钱进,资金链的断裂给了“时代数码科技”最后致命的一击。为了不至于把五金店也“拖下水”,诸葛志远最后只好“壮士断腕”,把数码店里的所有商品全部低价变卖,然后关门大吉。
                 
  点评:诸葛志远的失败完全应了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着急越会走弯路,在经营上越不得要领。做生意切不可存在投机心理,而是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任是谁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本领。如果这位老板能够摆正心态,在数码店的服务质量和产品渠道拓展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那么结局恐怕就会是喜剧了。

编辑  高静(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