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仿佛只要能赚到钱,有生意做,他们就不会顾及感情似的。其实,恰恰由于这是一个逐利的行业,他们所面临的情感困扰才尤其多,才经常有“舍利”还是“舍义”的两难选择。
  下面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位与朋友共同创业,最终却水火难容;一位碍于亲戚的情面,事业发展受阻。他们在生意途中各自付出了不同的代价,得失之间,发人深思。


朋友难当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杨信
  曾经,刘荣和张华是发小、同学、同事,几十年了,关系真比亲姐妹还亲;后来,她们却成了水火难容的竞争对手。
  创业时,两人合伙在批发市场卖日化用品,一年下来,渐渐赚了些钱。然而同时,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
  随着相熟的供货商越来越多,刘荣也想争取几种产品的区域代理权,这样不但可以赚卖货的钱,还可以收取下级经销商的费用。张华却不同意,她嫌这样风险大,代理费本就不菲,一旦产品出现问题,经销商都来退货,她们岂不是要赔死?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一个跟刘荣关系不错的肥皂供货商主动找上门来,说想让她们做这种肥皂品牌在当地的代理商,条件很优厚。不想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的刘荣决定“先斩后奏”,没告诉张华就交了钱,与人家签了协议。她想,只要赚到钱,张华自然没话说,大不了再跟她好好解释解释。
  事实证明,这一步是走对了。没几个月,小店的利润就“噌噌”上窜,刘荣心里美滋滋的。可张华不但没笑脸,反而每次刘荣和她商量事情时,都做出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说:“你看着行就行,我没意见。”
  又过了一阵,张华干脆店里也不来了,说是自己身体不好,要休息。刘荣成了光杆司令,忙得不可开交,只得又雇了两个人。每晚盘完货拖着疲惫的身子独自回家,刘荣就鼻子发酸:她和张华这是怎么了?
  终于有一天,张华提出不想跟她合伙开店了。刘荣想挽留,张了张嘴没有说出口。一切结算清楚,张华头也不回地走了。
  可没过两天,刘荣发现,就在离自己摊位没多远的地方,张华居然也开起了一家日化品批发部!更郁闷的是,自己店里的熟客迅速流失了大半。细一打听才知道,由于张华对刘荣店里商品的卖价了如指掌,她现在就故意卖得比刘荣便宜一点,这下害得刘荣只好降价,利润也眼见着下滑。
  刘荣硬着头皮找到张华,说这样恶性竞争下去不是个事,能不能商量个解决办法。张华眼睛往上一挑,说好啊,维持原来的价格就是。刘荣这才明白,张华就是等着自己来求她呢。
  谁知事情远没有结束。一次,有位顾客在张华那里买到了假冒肥皂,是刘荣代理的牌子。张华便在顾客间散布××肥皂有质量问题的言论,影响了刘荣这边的销量,可实际上,假冒肥皂根本不是从刘荣那里进的。刘荣找去理论,人家却说:“这是竞争,有本事你也竞争!”
  家人劝刘荣不能再忍下去了,要不然生意不保。可每每想到张华和自己几十年的情分,想到当初创业时两个人同甘共苦的奋斗,刘荣就左右为难。
  张华却越发过分,跟别人说是因为刘荣私吞了以前店里的钱她们才不得不分开的,许多不知情的顾客都以为刘荣唯利是图、不讲诚信,不来刘荣这里买东西了。
  无奈之下,刘荣联系了所有和自己关系好的供货商,让他们故意对张华抬价,或干脆说断货,不发货给张华;同时她自己又搞了许多同类商品的促销活动,尽量挽回熟客。如此里外夹攻,致使刚刚单干的张华陷入被动局面。
  生意上竞争不过的张华开始没事找事,不是对着刘荣破口大骂,就是往刘荣店门口泼脏水;而刘荣,除了缄默,还是缄默。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张华的批发部倒闭。
  如今,对着早已易主的店面,刘荣常扪心自问:为了生意,两个好朋友弄得你死我活,这样的结局是否值得?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