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和饥饿,成了胡瑞工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也成了他以后矢志不渝地创造财富的不竭动力


从30元到3个亿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骆永河 陈婷婷
  胡瑞工,一个只读过两年书、白手起家的人,到55岁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拥有鲁中地区最大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从一穷二白到富甲一方,其中的起伏跌宕、甘苦酸甜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雪上加霜,穷困潦倒遭遇亲情受伤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大环境影响。胡瑞工自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然而在学校的板凳上坐了还不足两年,3年自然灾害就发生了。他只好回家拎起了菜篮子,到光秃秃的黄河滩涂挖野菜维持全家的生活。苦难和饥饿,成了胡瑞工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也成了他以后矢志不渝地创造财富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后,胡瑞工组建了一支小型的建筑队,开始了第一次创业。1985年秋天,胡瑞工打听到齐鲁石化公司效益好,建设项目多,就带着自己的建筑队来到山东临淄找活路。不久,他们承包了临淄水泥厂新厂公寓楼的建设任务。本以为只要工程顺利完成,年终就可以给建筑队的弟兄们分一笔可观的薪水,让大伙过一个像样的春节。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一个青年民工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出事了。看着一脸蜡黄的小伙计,胡瑞工心里“咯噔”一下。他机械地跟着小伙计跑到工地,拨开人群,看到地面上仰躺着的,是与自己情同手足的表弟——他的右腿已被卷扬机割去了一半,下身一片血污。
  一番抢救几乎花去了这个小小的建筑队所有的流动资金,然而,表弟的伤势仍得不到遏止。医生告诉他:要想病人迅速好转,还需要手术。胡瑞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到哪里去找这高昂的治疗费呢?善良的表弟非常理解他的处境,提出回老家休养,走时,兄弟两人相拥大哭了一场,胡瑞工的哭声里面夹杂着深深的自责和无奈,那年年终,建筑队每人只分到了30来块钱,连买年货都不够。
  这次事故给了胡瑞工很大的打击,第一次创业也就此夭折了,他在很长时间里都非常消沉。
  上帝关了一扇门,生活就会打开另一扇窗。那是雨后的一天,胡瑞工想买只烧鸡去看望表弟。半路上路过一家副食店,营业员说货已经卖完了,胡瑞工只好再去另一家副食品店,也卖完了。找了好半天,他才在一家偏僻的副食品店买到一只。胡瑞工内心一动:“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需要必然越来越多。而且,从事副食品生意,不论赚多赚少,总归风险小。”想到这里,胡瑞工不禁眼前一亮:“对,我卖烧鸡去!”
  

风生水起,扒鸡事业很美丽

  胡瑞工在临淄一个村庄的苹果园里租赁了一间低矮小土房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要做烧鸡,需要先到乡下去收鸡,山穷水尽的胡瑞工,当时一贫如洗,哪里有钱买交通工具?唯一的出行工具就是自己的双脚。就依靠这双大脚,他走遍了临淄的山山水水。
  第一天, 他收到了6只鸡。
  晚上回到租赁房,胡瑞工就开始做烧鸡。第二天一早,他把烧鸡推到了街边叫卖,哪知叫卖了一天,嗓子喊破了,也没几个买主。很多人兴冲冲地过来后,只是抓起烧鸡闻了闻,就摇着头扬长而去。
  胡瑞工抓起一只鸡,心疼地撕了一点肉丝,填到了嘴里,细细地咀嚼着。这一咀嚼不要紧,他伸出了舌头:自己做的烧鸡无滋无味!
  这6只怪味的烧鸡,他整整卖了1个星期。胡瑞工的成功梦一下子从半空摔到了现实的土地上,碎了。慢慢地,他悟出一个道理:“没有技术,就没有市场;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
  一次, 朋友出差给胡瑞工带回了德州扒鸡品尝,撕开包装,他狠狠地咬了一口,满嘴的芬芳,果真名不虚传!胡瑞工决心学习德州扒鸡的制作技术。
  1987年夏天,他怀揣着几十块钱,坐上火车到了德州。在德州扒鸡公司费尽口舌,人家才收留了他,同意他学习扒鸡技术,但前提条件是,今后开办的扒鸡店,必须和德州扒鸡公司实行经营联算,并收取6000元的技术转让费。当时的胡瑞工已举债累累,但是为了学到技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硬是咬了咬牙,答应下来。
  1987年8月19日,胡瑞工将自己亲手烹制的20只德州扒鸡端到了街面上。
  一个要买下酒菜的白须老汉从居民楼里走出来,胡瑞工赶快撕下一条鸡腿,让他品尝。老头细细地品尝着,不断地点头:“不错、不错,香、脆、鲜,就是德州扒鸡。我吃德州扒鸡好多年了,这是正宗的德州扒鸡。”说着,就往秤上放了一只。
  周围的行人一听老头说好,就纷纷聚拢过来,20多只德州扒鸡,很快就卖完了。
  随着烹调技术的不断进步,胡瑞工的扒鸡越做越好吃,也越卖越顺手,扩大经营已经水到渠成。1989年,他相继开设了4家扒鸡销售分店,平均1家店1天能卖到100多只。1天下来,有了五六百元的纯收入。
  除了德州扒鸡,胡瑞工还搭车经营起了熟牛肉、熟猪肉等其他熟食,形成了以扒鸡为龙头,以熟肉、干炸货等系列肉食品为基础的加工企业。
  

凿壁偷光,火腿经营红遍全国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永远没有守业的那一天,有的,只能是不断地创业。
  1990年,市面上兴起了火腿。面对日益火爆的火腿市场,胡瑞工寻思着如何才能从这个大蛋糕中分食一块。起先,他采取的是代销的方式,利润非常微薄,销出一只火腿,才挣1角多钱。经过考察,他发现火腿虽然热销,但淄溥却没有专门生产火腿的商家:“要是自己也能生产就好了。”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胡瑞工来到某地肉联厂,找到负责人,诚恳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不料却遭到了拒绝。
  困境中,还是朋友给指了一条路,建议他找肉联厂里的工人学习。于是,他再次来到了那家肉联厂的门口。
  下班时间到了,一位中年妇女走了出来。胡瑞工走到她的面前,深深地鞠躬,把中年妇女吓了一跳。等说明来意后,中年妇女立即拒绝了他。胡瑞工并不甘心,多次拜访,一来二去,中年妇女终于被感动了,亲自到临淄给胡瑞工培训。
  为了能够熟练掌握火腿的制作要领,胡瑞工又跑到济南、青岛、无锡,购买了所有有关火腿制作的书籍。白天干完一天的活,晚上,他就在卧室里,细心揣摩书籍上的制作要领。1个月后,他掌握了全部技术要领。
  此后的一切都变得顺风顺水。
  1990年夏季,胡瑞工的“方肘”火腿上市了!当天就销售了500多公斤。随后的几个月,他又东奔西跑,逐渐打开了张店、济南、青岛等地的市场,1992年,“方肘”火腿还顺利地进入了北京市场。销售业绩成几何倍数快速增长,胡瑞工的事业也进入了全面提速阶段。
  原有的小作坊已经不能满足产品销量锐增的需要。为扩大生产规模,胡瑞工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征用了3亩土地,一气建了10间厂房,并挂出了“辛西肉类加工厂”的牌子。
  1996年,为实现更加宏伟的人生蓝图,胡瑞工在临淄民营工业园征用了12亩土地,斥资兴建了颇具规模的肉食品加工厂,并更名为“淄博齐美斯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成立,填补了淄博市规模经营肉类加工企业的空白,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对肉食品消费的需求,引起了市内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8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再次征用土地90余亩,斥资2000余万元,建起了集屠宰、分割、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的肉类加工企业。2002年,淄博齐美斯食品有限公司新址正式建成并开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齐美斯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注册资金1288万元、固定资产5700多万元的鲁中地区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产品远销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网点达到1万多个,遍布全国城乡。胡瑞工和他的齐美斯食品有限公司,终于迎来了辉煌的时刻!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