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东帝汶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2期  [字号:  ]  

作者:■口述/杨锡文 整理/金驰
  中国旅居东帝汶侨民乘包机撤回
  我是浙江建德人,叫杨锡文,2006年5月底从动荡的东帝汶回来。很多亲戚和朋友都来向我打听在那边的情况,于是我产生一个念头:把自己在那边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说出来,供大家出国时参考。
  我学历不高,只有高中毕业,摄影、建筑监理啊也都学过一些。2002年末,有位新加坡朋友提供一个信息:台湾一家公司要在东帝汶建一个工业园区,需要大量懂技术的人手,待遇不错。当时我已经结婚了,男人嘛,总希望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些。我心里有点活了。
  家人反对,说太远了,放心不下。我就跟他们说:“我现在还年轻,出去闯一闯,能赚到钱的话赚了就回来,万一亏掉了也就损失一张机票钱。”加上我哥有出国的经验,知道出国也不像国内想象得那么复杂,我决定闯一闯,于是就和圈子里的另外9个人一起办理了护照。
  2003年1月7日早上,10个人从建德出发去宁波国际机场乘坐飞机。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下起了罕见的鹅毛大雪,白茫茫一片。我们租了一辆中巴赶往宁波,行驶到富阳某个路段时,因路面结冰堵车,驾驶员紧急刹车的时候,车打滑,把坐在副驾驶座的我撞到了右边的护栏上,右小腿的剧烈疼痛,使睡着的我一下惊醒。所幸的是右小腿只蹭掉了一小块皮,但车受损严重不能再开了,时间很紧了,我们就近找了两辆小巴,磕磕绊绊好不容易赶到宁波机场,离起飞时间只有15分钟了。
  飞到香港转机,晚上就在香港机场候机楼草草打了个盹儿。第二天到巴厘岛,第三天才到目的地——东帝汶首都帝力。
  走出机场一看,吃惊不小,心想这里的人肤色怎么这么黑呀,房子怎么这么简陋啊,机场呢,是我所看见过的最小、最差的飞机场。
  加班两小时,多发一天工钱。可东帝汶一个当地工人说:我妈妈告诉我,挣那么多钱没用的,一打仗什么都没有了
  我先把东帝汶的背景介绍一下,你们可能对那地方比较陌生。东帝汶所在的小岛,名叫帝汶岛,分为东帝汶和西帝汶,2002年以前整个岛属于印度尼西亚,东帝汶于2002年独立,被国际社会承认。西帝汶仍然属于印尼领土。
  岛上的气温一般是29~35℃,常年相差5~6℃,所以我一直分不出春夏秋冬。它的特产是石油,储量很大,如果不搞内战,一心一意搞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就很快了,再不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依靠国际援助过日子。
  因为连年内战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建筑行业大有商机。你可能会奇怪了,这样一个国家会有多少钱用来经济建设?其实东帝汶成立以后,国际社会给了它非常多的经济援助,政府每年接受援助的钱都用不完。而如果不花完的话,国际社会是会逐年减少援助的,所以一到年底,政府就开出大量采购清单,无论如何要把钱用完。商机是很明显的,这一点在去之前朋友都已经告诉我了。
  到了以后,我们的老板Alex Hong就安排我们在一家酒店住下,第二天就开始工作,我负责管理。刚开始我们修复一些被战火摧毁的房子,一直做了8个月。因为种种原因,到2003年8月,当初说的台湾工业园区仍未开张。
  幸好有个新的机会来了,有一家名为“2001”的酒店要进行改建,需要一个像我这样懂行的人去管理,我就过去了。
  我和“2001”酒店的老板比较说得来,经常在一起分析做何种生意可能会赚钱更快。
  不久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商机。当地老百姓很穷,但他们又不愿多干活加班挣钱。我自己就碰到过,在一次现浇楼面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浇捣未到位,我要求所有工人加班2小时,多发一天工钱。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国内很好解决,钱多又不扎手,但当地工人就不愿意。有位当地工人说:“我妈妈告诉我,挣那么多钱没用的,一打仗什么都没有了。”
  当地人一天才赚3美金,吃玉米,基本上没什么菜吃。生活质量不好,因为挣的不多嘛!一般穿拖鞋和打赤脚,住的地方我们更难以想象,用棕榈叶子围成墙,屋顶用金属片遮风挡雨,就算好的了。有的人家只用几根粗一点的木棍撑着屋顶,无门无墙,屋顶上再盖上茅草,反正也没什么财产,不怕偷不怕抢。
  但他们生活开支却不小。有些男子娶四五个老婆,我手下就有个当地工人娶了5个老婆,生了20个小孩,虽然平时吃的都是些很便宜的玉米什么的,但家里人口太多了,还是入不敷出。
  当地人对新鲜事物又很感兴趣,很愿意买东西,不管质量好坏,能用就行。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想到,廉价二手货在当地可能会受欢迎。我们就在公司干活的当地员工中,做了一个调查,问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说:“我们需要二手电视机、二手床垫、二手床柜、二手橱柜……”于是我们就组织货源,第一批货从新加坡发进来只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很快他们就成了我们的第一批客户。
  这之后,我和新加坡的几个华人老板一起,筹资5万美金,办了一个专门批发零售二手货的公司——五星贸易。当时取名的意思也包含了“五星红旗”的意思,希望祖国保佑我们生意兴隆。
  2004年5月底,二手货生意开始做起来,第一次股东大会推举我为总经理。
  当时没什么经验,一边摸索一边干,货是从新加坡采购的,新加坡国民比较富有,淘汰的东西有时候仅仅因为款式过时了,东西还很新,很受东帝汶人的欢迎。为了宣传,我们在当地每周两期的《东帝汶报》上连续刊登广告,每月光报纸上的广告费就要700美金。
  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好卖卖什么,从最贵的厨房设备、二手电脑,到最便宜的女人用的10美分一个的发夹,应有尽有。
  很多人偶然到我们店里,忽然发现有二手电视机和二手电脑卖,价格是原来的1/4~1/5,很高兴,不但自己买了去,还要带人再过来买。我们就付他们一点业务费,刺激他们带新客人过来。
  生意很红火,当年就收回投资了。只有一次我失算了,我从新加坡专卖店进到一批处理的女装,价格很划算,平均每件才1美金,我们打算卖7~8美金,没想到根本没人买,导致大批量的积压。前些天那边有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这批货在暴乱中被抢光了。
  看到我们赚钱,当地二手货店逐渐多起来了,我就出来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名为“杨氏建筑私人有限公司”。我又重新做回了建筑业老本行。
  建德同乡吴炳新开的商店被暴徒焚烧了。我开车经过市区时后脊梁一阵阵发凉,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生活方面,我们初到那边是处处谨慎,需要添置生活用品和外出工作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不敢乱走。后来发现当地人只要你不去故意触犯他们,他们还是很尊敬华人的。
  当地人信基督教,比较善良,除了在暴乱当中,之前我没有碰到恶意攻击的。犯罪率也不高,当然喝醉酒闹事的小混混哪儿都有,这不足为奇。
  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不通,我们出国前没有经过什么语言培训。当地居民讲印尼语和葡萄牙语,我不可能不跟当地人打交道呀,所以就自学印尼语和葡萄牙语。“崩地呀”(葡萄牙语“你好”),“德里,马嘎西”(印尼语“谢谢”),一个词一个词地学。一开始发音不准,别人听不懂,只好别人说一个单词,赶快拿笔用中文记下发音,就好像“傻瓜英语”一样地学。这个工人教一点,那个工人教一点,在工作中学,没有专门去上过课,当地也没有什么语言学校。
  不会语言很吃亏啊,比如那次我们跟菲律宾人谈一个工程,听不懂,等我们找到翻译赶过来,工程已经被别人拿去了。中国人比较吃得起苦,只要过了语言关,到哪儿都不会输给别人。到现在我这两种语言说、读都还可以,书写有些困难。
  语言通过了是第一步,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就比较顺当了。就这样一直到了2006年4月底,军人闹事了。
  起因其实很简单,东帝汶政府为节省开支,解雇了500余名政府军士兵,约占总数的1/4.被解雇的士兵要求多发2个月的薪水作为补偿,政府没有答应。于是叛乱士兵开始游行,在主要路口设置路障。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也没当回事,该干嘛还干嘛。
  是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的,说建德同乡吴炳新开的商店5月21日被暴徒焚烧了。吴炳新是我们从建德一起来的10个人之一,当时我正开着车,猛吃了一惊,方向盘似乎都握不稳了,马上靠边停车,打电话给吴炳新。电话打通了,他在那头无可奈何地说:“烧掉了,都烧掉了,整个店都被烧掉了。”
  第二天我去看他,我看到的情形是,他的店所在的市场七零八落,一半以上的摊位和店面被烧掉砸掉了,东西所剩无几,随身财产基本是等于零了。事后听吴炳新说,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在店被烧后专门去慰问过他,还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
  这一来我们就很紧张了,到了5月25日下午,有个印尼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叛军今天要过来了,你赶快到我这里躲一躲。他是住在总统府边上的,相对安全。
  朋友打电话来时,我刚忙完工作在回家的路上,就马上开车回家带了几件随身衣物去他家了。
  我和朋友分析局势,商量我该怎么办,坚持下去还是暂时离开?
  当地中国人有大约五六百人的样子,都是勤俭创业的人。来了3年多,我的动产和不动产加在一起也有5万多美金,加上手头上还有3个小工程,走了大概连工程款也别想收了。但事出突然,连几家银行也都关门不营业了,能带走的现金只有身上的一点点。最后还是决定走,因为我听到和看到外面郊区的一些地方开始有暴徒烧房子,枪战,事态正在扩大,所以想先到哪儿避一避。
  当晚9点,我们工地上一个福建人没车子回不了宿舍,我还开车送他回去,当我开车经过市区时后脊梁一阵阵发凉,大街上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过于平静了,好像就我一辆车在行驶,我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我的房子是250块美金一个月租来的,宿舍兼着办公室,有电脑、空调、冰柜、洗衣机,还有建筑机械,但已经不属于我了
  26日一大早,我们就去中国大使馆。到了大使馆一看,当时进进出出的人那叫多啊,一天下来总有个几百人去问的,大使馆的电话此起彼伏,不是手机响就是座机响。好不容易找到个工作人员问问,他说:“要离开的话,联系方式留下来。”当时考虑到最邻近的地方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中国大使馆联系了澳大利亚大使馆,准备安排我们先撤离到达尔文。
  当时网络非常繁忙,手机打不出去,我和建德同乡吴炳新、朱根富联系不上,没法商量,只能断断续续发短消息联系。
  那几天中国大使馆一直在和国内联系。我在朋友家待到27日中午,接到大使馆通知,要求把我和我周边的要求回国的人的名单以短消息的形式发过去,准备回国。当时东帝汶国际航班已经停飞,这样要想离开此地就只能包机了。我想到了我多年打拼的财产,但现在保住性命是最重要的,我索性不去想它,坐在床边狂发短消息,一共发了几十条,因网络不好,也不知道到底收到了几条。
  我这人,胆子算大的,又开车去通知我的福建朋友。兵荒马乱的,开车到海边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深震撼,几艘澳大利亚军舰已经停在海平面上,正在向港口靠近,维和部队已经上岸了,他们穿着迷彩服,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队伍中间还有一些女兵。这让我心里有一丝安慰。
  从福建朋友家里出来,我就想,这次骚乱也不知要持续多长时间,如果我们都走了,家里的物品没人照应,回来可能什么都不剩了,不如趁现在还有时间,把一些贵重的物品寄放到我朋友家中。
  随即我带了两辆货车、两个工人回原来的住所。可到了才发现,围墙铁门锁已经被人更换了,连自己家也进不去了。拍打铁门好久,才出来一位当地土人把门打开。我走进一瞧,家里已经被一个印尼人占领了。我的房子是二室二厅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250块美金一个月租来的,房东是澳籍华人。
  我很天真啊,心想你住就你住,我的东西让我拿走好了。我的宿舍兼着办公室,有电脑、空调、冰柜、洗衣机等。
  可他们连门都不让我进,印尼人和土人都有马刀,他们一看我们来交涉就拿刀砍过来。这是我内心深处第一次真正地感到害怕,土人一手抓着我的胳臂,一手用刀横着我的脖子,印尼人眼睛像狼似的盯着我,轻蔑地吐出几个单词:“加浪、加浪(印尼语”离开“)。”我当时都吓傻了,只是下意识地点头,不断地说“拜拜拜(印尼语”好的“)”,看到我们这样,他们两人交头接耳,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子才放我们走。
  幸好我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有备份,否则电脑一丢失,客户资料都没了,这可是顶顶要紧的东西。还有搅拌机、振动机之类的建筑机械,但已经不属于我了。东帝汶已经成了无政府状态,谁占有了就是谁的了。
  这番遭遇之后,我脑子反而清醒了,不再有任何犹豫,当即掉头开车回大使馆。当时是5月27日下午2点钟,由我短信联系上的12个人也到了。后来大使馆又增加了5个人,组成一组17个人,由我任组长。
  终于看到带有中文标志的飞机了,当我踩上飞机舷梯的那一瞬间,心里终于踏实了,我可以回家了,这不是在梦里
  到了晚上9点钟左右,陆续来大使馆要求受保护回国的人数达到了200多。夜深了,大家就在车库里、院子里席地而坐休息,有的人用上了自己带来的帐篷,老人、妇女和儿童由大使馆安排在有空调的会议室里休息。
  不管怎样,大家的心基本安定下来了,回到大使馆了嘛,大使馆就是中国领土,我们安全了。
  大使馆的周边都有人拿着刀在游行,所有的人寸步不离。一直等到28日晚饭以后,一位大使先生(请原谅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召集我们说:“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国内已经来消息了,飞机要直接把我们接回家,时间就在明天早上。”大家欢欣鼓舞,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下了。
  29日早上7点钟,我们就开始按组排队,等待坐车去飞机场。大使馆早就备好了一辆中巴和几辆小巴、吉普车。将近10点钟,澳大利亚军车和维和士兵就来到大使馆门口,车子缓缓驶出大使馆,我看见路边住满了当地的难民。
  在机场一直等到下午,不时有人焦急地看表,抬头仰望天空。终于在2点钟的时候飞机到了,到的时候大家反而说不出话来了,我想也许是经历了这样凶险的暴乱,人心反而变得超冷静了。
  那一刻我的念头是,终于看到带有中文标志的飞机了,好亲切好温暖啊。飞机一共两架,均为波音737客机,每架核定座位124个。临上飞机前,中国驻东帝汶大使和我们这些分组长一一握手告别,大使和我握手时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照顾好组员,把大家安全带回国内。我听了心里那个激动就别提了,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已经好几天了,我和国内的家人一直联系不上。当我踩上飞机舷梯的那一瞬间,心里终于踏实了,我可以回家了,这不是在梦里……
  包机路线是东帝汶——马尼拉——厦门——萧山。到每一站都有大使、有侨办官员过来慰问我们。全部费用都免掉,没有让我们付过一分钱。对这个事,我们私下也交流过,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确实是强大了啊,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再后的事,媒体都有报道了,我们安全回家了。
  后悔吗?直到现在,我都不后悔去东帝汶,我觉得战争的发生是无法预计的,任何国家都可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这并不是我决策上的失误,况且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你看我现在说出来好像蛮平静的样子,其实很多内心挣扎、内心感受只有当时才能体会。等东帝汶局势平静下来以后,我想起码还要再去一次,我还有一家投资的二手货商店,合约签了10年,现在还有8年呢。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读者评论:

  时间:2010-4-29 19:41:10
  内容:详实(好评)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