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经验的欠缺,才是创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创业明星昙花一现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1期  [字号:  ]  

作者:■万里
  刘远进,曾是重庆高校名噪一时的创业明星,当他的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四处奔波时,他却以薄薄3页的网站创业计划书,获得云南一海归老板的100万风险投资,创办了“e路校园”网站。可半年后,网站却被迫关闭,刘远进也从网站CEO跌落到创业者的起点……
  

学马云涉足电子商务

  大学期间,刘远进卖过小灵通,也为广告公司拉过订单,积累了一些生意经。因学IT的缘故,他格外关注网络发展,马云的创业故事让他很受启发,“一个英语教师搞电子商务能成功推出阿里巴巴网站,科班出身的我为何不尝试一下?”
  2005年暑假前,刘远进对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进行反复研究,最终选定B2C(企业对个人)模式,准备建一个面向大学生的团购网站,接下来他便带着创业计划书融资。
  一周后,刘远进便得到回报——在天涯网创业家园里的贴子,引起一个云南的、有海归背景的老板关注。随着谈话逐渐深入,两人开始通电话。不久云南老板便称,将飞赴重庆,为刘投资100万元。
  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刘远进认为是“运气好”——投资人也只有20多岁,这是他们能沟通的重要因素。当然,持之以恒的态度也打动了投资者。
  2005年8月,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新闻报道,刘远进的“e路校园”网站在重庆的大学校园内迅速传播开来。随后的两个月,网站每天点击率达4万—8万次,会员迅速发展到8000多人,与国内同类网站比,发展速度已算中上水平。
  成为公司CEO后,刘远进说,生活也“上了个档次”,“抽几块钱的烟已成为过去,身上揣的都是二三十元的高档烟,因为工作关系,出门打的也频繁起来。”
  

网站经营半年后关闭

  “突如其来的幸福”使得刘和他的团队多少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未考虑到寒、暑假学生的离校,可能对生意造成的影响。
  到当年12月,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网站人气骤然下降,点击率最低滑落至日均2000多次,新增用户也由以前的每天300多名降至50名。尽管如此,房租、水电、人工等日常开销还得继续。
  本来面对前几月人气骤增的局面,刘远进打算年底启动网上团购。但随后在市内各高校调查及网上测试发现,本土高校学生对网购的热情远远低于预期。在网站人气暴跌之时,这无疑又给一心想走校园电子商务路线的刘远进当头一棒。
  尽管公司问题重重,但刘远进仍尽最大努力维持网站运作,只不过网站宣传势头已大不如前,人气则持续走低。
  到次年春节,经过近半年的折腾,好不容易闲下来的刘远进开始冷静思考。当时,网站预期的三大盈利点:网上团购、网络广告、SP分成,第一个仍未启动,后两个收益也不理想。
  刘认为,加上一、二期资金,云南老板共投入了近40万元,由于对网站前景和自己的经验没有信心,刘远进不忍心看到老板的后续投资打水漂。春节刚过,刘远进便到云南与投资人反复沟通,2006年3月,他忍痛将运作半年多的“e路校园”关掉了。
  

知识经验欠缺导致失败

  对于创业的失败原因,开始刘远进认为是资金、人才、环境三大要素都不具备。但后来他发现,那些都是表面现象,知识和经验的欠缺,才是创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刘远进举例,创业之初公司未制定详尽的财务收支预算,使得开支大大超出预期。从2005年10月到去年春节,宣传费就用了近10万元。
  都说网络烧钱厉害,刘远进算是领教了,“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在校园四处散发海报和小礼品,同时通过媒体宣传,用大投入将网站迅速炒到一个高度,顺势便把重庆市场吃下来。事实上,因缺乏网站运营经验,所有的愿望都成为泡影。”
  社会经验的欠缺也给刘远进上了一课。“不得不承认,在与社会打交道方面吃了一些亏”。经验不足给刘远进公司带来的致命伤害还体现在:面对人气骤降束手无策;网站运行前,对本地校园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也无科研报告等。
  “第一次创业通常都以失败告终,更多成功案例是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创业后。在选择行业时,应从熟悉行业入手,尽量利用家乡和朋友这一宝贵资源。”这是“过来人”刘远进对想创业的大学生的忠告。
  
  后记:2006年9月,刘远进曾打电话告诉记者,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并表示打工只是暂时选择,待时机成熟,他还将投身电子商务领域。在本期专题截稿前,编辑给刘远进所供职的公司打电话,被告之刘已经于3个月前离开,是否去创业不得而知。
  2006年7月,曾在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的陈峰伟被刑拘,这距他宣称要做“苏宁”的掘墓人还不到1年。
  2005年12月,时为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的陈峰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主创办电器销售企业,并向外界公布了他宏伟而大胆的商业计划:年销售额4000万;3年超过南京本地电器销售龙头“苏宁”;5年上市,年销售额达到8亿元。
  从店铺开门到关门,直至自己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拘,陈峰伟究竟败在哪里?
  有人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一是眼高手低。计划(如上文所述)制定得有些离谱;二是认为创业就是融资。四处融资且动辄几百万,当用新债来还旧债的方式难以为继时,吹起来的商业泡沫自然会破裂;三是定位错误。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同学都会是自己的客户;四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事业还远没有成功,就大手大脚地花钱享受;最后是热衷“傍名人”。刻意宣扬和太平洋集团及其董事长的关系,不从加强自身实力出发。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