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创业去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1期  [字号:  ]  

作者:■高淑英
  2003年7月的一天,应届大学毕业生肖宇昕到北京市西城区工商分局领取个体营业执照,迎接他的是众多媒体的“长枪短炮”( 本刊在2003年第9期的《大学毕业去创业》专题里也对此作了报道)。因为他是北京市享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此前出台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优惠政策的第一人。
  3年多过去了,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已经不再新鲜,浓厚的创业氛围几乎弥漫了每一个大学校园。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仅在2005年,高校毕业生中申办个体工商户执照的就有5.1万人,投资兴办私营企业的有2.4万人。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鼓励自主创业依然是媒体的热点话题。
  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估计有900万个,普通高校毕业生将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推上了创业的道路——前程无忧招聘网在网上展开的一项关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近2000份的样本中,有96.6%的学生有创业冲动,其中有7%的学生已经开始了创业。毫无疑问,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条越来越重要的渠道。
  然而,创业的热潮掩盖不了现实存在的种种不足,尤其是结局的“冷酷无情”——有关资料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以失败告终。而那些存活下来的企业、公司,大多处在“维持”状态,真正成功的不多。
  记者曾回访肖宇昕,得知他的“乐器商行”已经于至少1年半前搬离了开始所在的经营场所……
  曾名噪一时的重庆高校创业明星刘远进,虽获得100万元的风险投资,但他的网站经营半年后就不得不关闭。
  为何备受关注的创业典型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创业明星只是昙花一现?大学生创业这道难题该如何破解?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着手了本期专题——我们看到,尽管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有些地方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很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但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仍然可以用“艰难”来形容。仅从融资上来说,我们的中小私营企业都直呼贷款难,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要贷款岂不是难上加难?
  更重要的是,从创业者的自身条件来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有关知识、实际的创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基本功”不扎实,摔跤也就在所难免。
  本期专题里面除分析了这种种可能给成功“下绊”的因素外,还介绍了一些自主创业的同学,用高科技种植食用菌带动乡亲致富的李鹏,10年前就凭借苦干和巧学创业的尹德君……
  不管是一时的失利,还是暂时的领先,他们都在积蓄力量、奋力前行,希望他们的故事为所有因找工作而迷茫的求知者和正在开拓路上跋涉的创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希望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越来越通畅,越走越宽广。

编辑  付惠君(fuh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