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寒冷、干旱、甚至修剪都不能阻挡爬山虎向上的脚步,李春的性格也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倔强、不服输、能迅速从最低谷站起来


京城“爬山虎”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本刊记者 高静
  李春(右)向我们演示他的人面识别系统(何健/摄)



  从北京龙潭湖畔的翔龙大厦出来,记者的脑海里总是交叠着两幅画面。
  一幅是黑白的: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胡同里,年轻的李春骑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几只盛满泔水的铁皮桶。骑到坑坑洼洼处,泔水洒出来一些,但他没有注意到,依旧奋力踩着脚踏板——前面还有一家餐馆的泔水等着他去装呢……
  一幅是彩色的:今年5月,在青岛举行的第4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上,人到中年的李春侃侃而谈,向与会来宾介绍自己公司的福斯特人面识别产品,镁光灯和镜头前的他,一脸自信……
  以一个机会主义者的眼光来看,淘泔水的李春和搞高科技的李春之间,一定有一个抓住了某次重大机会的李春。而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机会制胜的故事,而是一个历经无数尝试、磨难才得以“咸鱼翻身”的故事。就好比北京寻常院落里那一株株小小的爬山虎,寒冷、干旱、贫瘠、强光甚至修剪,都不能阻挡它向上的脚步。终于,在一个秋日午后,你发现它红透了整面墙,迸发出生命最耀眼的光彩。
  

上篇 艰难成长


知青宿命
  李春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1974年,“文革”虽渐近尾声,下乡的洪流依旧汹涌,17岁、还是个中学生的李春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大兴县,开始扛着锄头“修地球”。
  在农村一晃5年。回城后,李春被分配到宣武区建筑工程公司,在建筑队当了一名瓦工。那是一项劳动强度特别大的工作,李春仗着自己年轻,干得卖力,有点什么都不顾的架势——胃病的根就是那时落下的,而病情的日益严重也直接导致了他日后选择了停薪留职。
  当时,家里虽说父母都在上班,但孩子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现在自己又生病在家……贫病交加中,倔强的李春苦苦思索着出路,他不忍心总让拮据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帮衬自己。等到病情好转一些,他就如本文开头描述的那样,干起了淘泔水的营生。
  病愈后,李春用父母给的结婚用的200元钱做起了小生意。迄今为止,一共做过多少门类的生意,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按照一般的观点,淘泔水、卖菜这些还算不得正式生意;要说李春正式下海,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那会儿,他用卖菜赚了的钱在大栅栏西街开了一家小饭馆,卖的是麻辣豆腐这一类的家常小炒。饭馆的生意非常红火,李春积累下了一定的资本。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饭馆的人越来越多,生意没那么火了,李春不得不寻求新的机会。当时,国内兴起了一股去国外特别是东欧淘金的风潮,恰好李春有个朋友在匈牙利。1989年,他只身赴匈,成为北京市最早一拨上境外做生意的人。
  李春的买卖与去淘金的大多数人差不多——倒腾服装,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也被冠以一个形象的名字——“倒爷”。最开始,他们几个人凑钱,在匈牙利的批发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国内的衣服。眼看生意不好做了,便又转战罗马尼亚。谁知罗马尼亚有规定,不管做什么生意,一律不许把货币带出境外。于是他就又从罗马尼亚往国内倒腾一些货物,许多时候都是趁回国时在行李中夹带,倒手赚点小钱。可一段时间过后,觉得也不行。第三站他去了俄罗斯。这回买卖比较正规,先跟国内的服装厂商联系好,再用火车托运到俄罗斯。结果生意还是不好做,不得已又上了捷克……那些年,李春差不多把东欧几个国家跑了个遍,后来发展到看哪个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即便这样,还是时挣时赔。
  相比于生意上的巨大压力,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更加难以排遣。李春说,一个人在国外,语言不通,奔波劳累,辛苦了一天回到租住的屋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住了……
  
四面出击
  1997年,历经东欧淘金8年之久,身心疲惫的李春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回来后他暂时在一家房地产公司给人打工。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会觉得很难受,“无论如何要找一摊儿去卖东西,”这是李春当时最迫切的想法。
  要不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春这一急,可就急出事来了——他被自己的一个“朋友”骗得几乎一贫如洗。
  那位所谓的朋友在大栅栏的一家商场里卖服装。当时他说自己不想干了,想把摊位转给李春。李春一看摊位有五六十平方米,各方面看起来也不错,就满心欢喜地与他签定了转让协议,付了18万元租金。接着,怀揣剩下的几万元流动资金,李春南下广州、厦门、石狮,联系服装厂,进了一批牛仔裤。一趟下来,几乎花光了手头的积蓄。
  正当李春准备大干一番之际,也就是才正式接手的第三天,晴天霹雳从天而降:商场的人居然把他的货全扣了,不让他卖东西不说,还把他给轰出去了!李春顿时蒙了。后来他才知道,那个“朋友”已经很久没交租金了,欠着商场好几十万元。就在商场方面要强制交纳前,“朋友”单方面把摊位转给了李春,等于是叫李春来堵这个大窟窿,而他自己却拿着那18万远走高飞了。
  李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1年当中,不瞒您,我天天只能吃面条。那时孩子也出生了,可是一分钱也没有,日子那叫一个苦啊!”
  不过李春可不是轻易能被打趴下的人: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所幸,在最困难的时刻,李春的家人、还有爱人全家,总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大家不但凑钱堵账,就连老岳母也到处借钱,支持李春的新买卖。
  之后的几年,李春做餐饮、开发廊、参与影视公司的运作,间或帮着别人做生意……什么都尝试过,可谓四面出击。可每天忙忙碌碌、东跑西颠的,李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茅塞顿开
  尽管李春没赶上上学的好时代,但他一贯是个好学上进的人。他利用工作之余自学大学的知识,还经常去上经济管理、营销学等方面的课程。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老师、朋友,并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有一天上课时,一位老师对他说:“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一些资金,为什么不试试做自己的企业呢?”对啊!李春豁然开朗——原来缺少的就是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以前做的那些充其量不过是生意、买卖,跟“事业”二字挂不上钩的。
  2003年,李春自筹资金200万元,创办了北京中方成盟国际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开发项目上,他牢记一位成功学老师讲的话:“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公司引进的头两个项目就是当时市场上罕见的德国舒玛克SPA技术和法国雅歌丹熏香。由于有朋友引荐,李春的公司顺利地成为他们在中国的总代理。
  和同年龄段人的因循守旧不同,李春很容易接受新事物。2003年,为了推广SPA,也就是水疗按摩机,李春在北京电视台做起了电视直销,这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新的营销模式。很快,电视直销就取得了一定收益。
  如果说SPA更多得益于好的营销模式,那么雅歌丹熏香则取决于投资者的眼光。成立公司之初,李春就定下了大的市场方略:跟着国家的形势走,而环保产品正是顺应潮流的选择。雅歌丹具有净化空气、稀释烟尘等功效,2003年的“非典”恰恰为它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无论医院还是家庭,都成为雅歌丹熏香的强力消费群。
  后来,北京许多商家也介入了这两个项目,吃“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李春就顺势退出了。不过,第一口营养最丰富的“蛋糕”已经被他吃掉,资金也积累起来。这两个项目,应该算是李春为建构自己的事业所做的成功的尝试,也为他在高科技领域大展宏图开了个好头。
  

下篇 梦想成真


通往梦想的路
李春的梦想是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做一个成功的商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多年的实践,他最终把目光锁定在高科技领域,而福斯特人面识别系统就是他向高科技领域进军的排头兵。
  福斯特人面识别系统是李春的公司和国内一家高科技公司合作的产品。对方负责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李春负责经营,包括出研发费、推广、安装。李春说:“高科技产品前期投入很大,现在已经投入三四百万了。”
  这套系统的外观类似于一扇玻璃,人只需要往那一站,系统就会利用人面部的128个点采集头像,然后对照系统内事先已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打个比方,在机场、火车站等入口处安一套这种系统,然后将警方要追捕的逃犯的照片预先输入系统内,一旦该逃犯来到入口处,系统就会迅速作出反应,警方抓逃犯就容易多了。2003年产品刚刚问世的时候,谁都不相信,觉得这是美国大片里才有的东西。李春心想:这好办。于是他在自己公司门口安装了这样一套系统,让大家眼见为实。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这才心服口服。
  通往梦想的路往往是崎岖不平的。人面识别系统能够成功推向市场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去年门禁系统刚进入市场销售时,北京怀柔一家公司说要12套系统。李春着急把产品推出去,以尽快得到大家认可,很快就签了合同。“对方今天要这钱、明天要那钱,我也没多想,就全给了。还说25天之内叫我备货,可后来就杳无音信了。”李春这才觉得不对劲,去报了案。今年5月,公安局的同志通知他那人已经被逮着了,是个诈骗犯。李春说,自己还是太急于求成了。因为当时人面识别系统还没有客户,所以急于在市场上安装,他想着大家直接看到客户的样品会更有说服力。
  有了经验教训,今年公司在市场推广上就走得比较稳健,顺利达成了与天津港北监狱的合作,这是产品出炉后,实际应用的第一例。一旦试用效果令人满意,这套系统将在全国监狱系统推广,另外还有6家公司准备跟李春签合同。同时,中成公司还在积极向北京奥组委申报,组织材料竞标,争取让识别系统在2008年奥运会上也能发挥它的作用。
  “全国现在就我们一家有实物。现在谁要安装,我们马上就能给你安装。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李春介绍。
  当然,公司目前也存在着一定困难,最显见的就是资金问题。因为从小受的是传统家庭教育,李春的经营理念相对保守,他不借钱、不贷款,做生意、开公司全部自筹资金。但是高科技项目的前期投入通常都比较大,仅去年一年,公司的各项费用就花了几十万元。一些朋友对李春指出:公司的发展必须寻求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后来,李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借助外力,单枪匹马做事业很难。现在宣武区科技局、发改委等对福斯特人面识别系统都比较关注,也尽可能给予一些资金支持。“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下面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干了,福斯特系统既要造福个人,也要造福国家。”李春如是说,人面识别系统只是他进军安防领域的第一站。
  
“我是最棒的”
  回望来时路,几多艰辛,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李春人生的脉络是“向上、向上、再向上。”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李春,我们在他的手机屏保上找到了最佳注脚——那上面赫然写着:“我是最棒的!”他在以此激励自己,也在回击别人对他的疑问。
  的确,李春之前做的都是传统行业,他本身对高科技这块并不精通,但进军此领域并非盲从。他说,社会不断发展,国家鼓励创新,高科技产业是朝阳产业,所以就是要借这个东风站稳市场。“从传统产业进入高科技产业,我自身最大的困难还是知识水平有限。”但“我是一个很有信心的人,我知道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现在,49岁的李春还在自学经济管理的大专学业,努力汲取各方面的养分。
  从一个文化不高的返城青年到一个经销高科技产品的公司的掌门人,这足以显示李春在事业上的进步;然而,从为了生存奔波到为了事业打拼,这种思想上的飞跃,才是他自己更看重的。永远像爬山虎那样,不服输、倔强、能迅速从最低谷站起来——李春这样总结自己的性格。这样的他,有理由说自己是最棒的!

  后记:李春常提及与人做生意的原则——以善为本,他说:“不管你对我怎么样,我要对你诚恳。”一打听才知道,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还是北京八大处一位高僧的关门弟子。师傅就常教导他,要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不做违法的事,好人自有好报。
  李春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每天晚上不管有什么应酬,他12点之前一定到家,因为母亲和爱人会一直等到他回来才睡觉。即便出差,他到了一个地方也会马上给家里打电话。谈起自己的爱人,李春言辞中充满感激。他曾患胃溃疡7年之久,是妻子的悉心照料才让他一点一点好起来的。“那时要求少食多餐,我妻子就一天给我做5顿、10顿甚至20顿饭。”
  以善为本、重视家庭,也许这两点才是李春永不言弃的力量源泉。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