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老大小传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11期  [字号:  ]  

作者:■王宏昌
  不论是汉族、回族,还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不论是年轻人还是50岁以上的老者,都称他这位年届47岁的汉族汉子为“老大”。至于他的本名邵建忠,反倒被人们渐渐地淡忘了。
  称邵建忠为“老大”,有三层意思:一是他在家中排行老大,1.82米的身材也高大;二是他自幼在新疆米泉市古牧地镇少数民族聚居地长大,自小养成了为人豪爽、乐于助人的大度量,是当地各族人心目中兄长般的“大哥”;三是他性情开朗做事大度,不拘小节不轻易服输。
  上世纪90年代初,邵老大赖以生存的那家石化企业开始改制,许多面临下岗的工人哭天抹泪、牢骚满腹,还有扬言要上访或闹事的。本来上下口碑皆好、不仅不会下岗反倒有可能被车间提拔的邵老大说话了:“哭啥?闹啥?哪儿的粮食不养人?政策又这么好,咱老爷们干点啥不行?我先走人!”邵老大这样的人都下岗了,别人还有啥话说?就这样,工人们不闹了,矛盾化解了,企业太平了,邵建忠却年纪轻轻就成了下岗职工。那阵子,谁都说他委屈了自己,邵老大成了“傻老大”。可是他却不以为然。
  七拼八凑,弄了笔钱买了辆出租车,邵老大从工人老大哥变成了“的哥”。别的的哥为拉客,常在繁华地段扎成堆,你争我抢吵吵闹闹,唯独邵老大专往背巷里、小村落和城乡结合地跑。原本想少挣就少挣吧,不想去抢客人治那个气,没成想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车上常拉的是一些来自内地的皮货商和农副产品经纪商。闲聊中,他获取了当时的国营运输公司门槛高、运费高,外地商人们亟需良好的货运服务这一信息。
  邵老大坚毅果断的个性突现,他立马卖了小车换大车,从客运转向了货运。几年下来,那生意还真不错,低廉的收费和安全保险的良好信誉,使邵老大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内地商人,他的货源接连不断。邵老大觉得可不能忘了昔日的工友们!于是,他把下岗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的十几位下岗职工、特困农民召集在一起,四处托人帮他们借贷,买了大货车一起搞货运。
  邵建忠的原则是:我有货物就不让工友们闲着;我的日子过好了,就绝不能叫大伙受穷;日子过好了的,每拉一车货物去内地,从2万元左右的运费收入中提取300~500元的货运信息中介费,用于发展再生产;如果不富裕,就免收这笔费用。可有一样,凡是我邵老大介绍出去的车辆,必须诚实守信,丢了客户的货物要赔偿;途中见了受困的司机或客商要救助……邵老大为此立了规矩,并与合伙的工友们约法三章签了君子协定。
  一个“信”字和一个“义”字,使邵老大的名字顺着国道越传越远,他的货运事业也做得如日中天。为了那些买了车却没货拉的工友们,邵老大于2001年成立了货运信息服务部,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车户们,视邵老大为大哥,也把货运和商品信息源源不断地反馈给他。经过核实和筛选,他又及时地把信息变成货源提供给大伙。2005年8月,甘肃省某市鼓励农民种植葡萄,并花巨资建了大型保鲜库,结果大量积压卖不出去。恰好老邵知道吉林延边客商朴老板与韩国、日本客商签订了葡萄供货合同,却迟迟找不到货源的信息,所以出面撮合成了这笔大生意,5辆25吨的大货车拉运2个多月,跑一趟东北10天,外运鲜葡萄800多吨,仅运费一项就收入75万元。
  “做事以信为本,做人以义为荣”,这是邵建忠的“老大风范”。米泉市回族司机李志强、冶晓明等人送货去内地出了车祸,身负重伤,被当地交管部门查扣。邵建忠闻讯急忙出面,分别垫资20多万元,先连人带车赎回来,然后再做善后工作……有了这样的“车老大”,司机们的老父老母妻子儿女也觉得放心。十几年了,老邵一次次为工友们提供货源,还为玉素甫、阿不都等30多人借钱或垫资买车,帮买了车又接着免费提供货源,免费额累计达13余万元。回族司机田进文在往内地送化途中丢失货物,到目的地后被货主扣住不放行,谁说也不灵。情急中请老邵出面,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立马放行,说:“邵老大这人讲信义,他会出面赔付的……”
  邵老大突然病了,被诊断为结肠癌,如果没有奇迹出现,他还有半年的生命历程。工商、民政等许多部门和当地各族各界朋友们不断线地来看他,这让他很是感动。老大就是老大,他不消沉更不绝望,手术后除了正常治疗该干啥还干啥,依然笑对人生,不失老大风范。如今快2年了,他还活着,经复检,癌细胞没有了,这确实是个奇迹。可当地的哈萨克、维吾尔、回族人都说,他这是好人有好报,胡大在照应他哩。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读者评论:

  时间:2011-2-11 23:59:13
  内容:他是我爸爸(好评)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