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如一场戏,起起伏伏都不必太在意,名和利啊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歌里是这么唱的,生活里的李梅青也是这样做的


戏具大师的如戏人生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10期  [字号:  ]  

作者:■许伟丽
  1967年的某个下午,雨过初霁。李梅青和同村的几个小伙正在田间插秧对歌,这时,马路上走过来一队行色匆匆的越剧戏班,他们个个穿得光彩夺目,似乎刚演完戏没来得及卸妆,连赶车的小旦也钗瓒乱颤、水袖飞扬。对于本就缺衣少穿的李梅青而言,这不啻于一道异样的风景:有朝一日,如果自己也能穿上这样绚丽多彩的衣服,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少年心事,迷茫无知,却暗合了李梅青未来的人生道路。
  

动乱年代 服装起家

  “文革”使李梅青不得不中断学业。那一年,他16岁,开始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了。家徒四壁的他为娶上媳妇,决定去学手艺,竹匠、油漆、泥塑、雕花,他试了个遍,但发现那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后来他听别人说做服装生意赚钱,想想也有道理,就当起了“红卫兵”,上河南下广东,开始了“大串联”,可是他没有参加批斗,而是到处收罗布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服装很快就生产出来了,只是销售成了个问题。“四人帮”掀起了毁“四旧”的浪潮,服装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李梅青经常像惊弓之鸟。有一次,李梅青搭红卫兵的便车,去河南销售50件中山装,约好下午5点在老北站13号交易,他还未进门,就看见3个军人押着一个人向他走来,“就是他!”被押的那个人指着李梅青说。于是3个军人跑过来揪着李梅青,连同他的衣服一起送到了派出所。原来那个人是“不法商贩”,早就被盯上了。这次他被抓住,连累得李梅青也跟着遭殃:衣服被没收了。
  这次损失,使李梅青原本就艰难的生意雪上加霜。
  

改行戏具 再谋前程

  1979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李梅青和弟弟合作的“利民服装店”在江苏南京安家落户。由于他们的衣服价廉物美,迎合了中下层消费群体的需求,所以生意蒸蒸日上,他和弟弟很快就成了“万元户”。李梅青信心满怀,准备大干一番。他安排弟弟去大型服装店学习技术,想在年底把老家浙江嵊州黄泽镇的生产线也移到南京来。不想弟弟禁不起诱惑,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瞒着他输干了服装店的老本。等李梅青知道后,为时已晚。

  带着2万元钱,李梅青黯然地回到了黄泽镇,这一次,他决定单干。只是当时的黄泽镇,服装店林立,如果再开服装店,很难有所作为,他冥思苦想了几天几夜,都没有结果。
  李梅青有一个保持多年的习惯,每每饭后,品一杯香茗,赏一段小曲,那是他以前参加嵊州市越剧团筛选学徒时留下的习惯。就在那绵长的曲子中,李梅青终于找到了灵感:1981年,他和妻子在黄泽镇上开起了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的“李少锋戏具店”,专门经营戏具产品。事后李梅青感慨地说:“创业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否则将一事无成。”如今,已在绍兴、宁波、路桥等地拥有10多家分店的他,对那段过往还是记忆犹新。为了解戏具市场的行情,李梅青瞒着家里人,带上500元钱,混进了“三花越剧团”,随团到各地演出,这一去就是一年。期间,日晒雨淋,鞍前马后,自是苦不待言。但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建立销售网络和及时了解戏具市场行情奠定了基础。
  1984年,李梅青再贷款5万元,购买了绣花机10台,并在绍兴、宁波、路桥、温岭等地设立临时代销处。后来他又借鉴连锁模式开始发展,到1992年,李梅青的资金累积已达到100多万。戏具生意如日中天,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李梅青的大名在戏具界已是人人皆知。
  “做生意赚钱就像池塘里养鱼,小鱼苗放下去,大鱼不断被捕获卖钱。如果抱着几条大鱼沾沾自喜,最终大鱼也只能老死在池塘里。”基于这样的想法,李梅青在成功面前,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加盟投资商一次次的来访和邀请,他把自己的100多万资金全部投入进去,在全省各地开了8家股份制的戏具商店。
  不幸的是,越剧事业在90年代中后期走入了低谷,各剧团纷纷减少置装费,产品供大于求最终造成资金难以回笼。墙倒众人推。此时投资商纷纷撤资,他只好低价销售产品,来保住黄泽镇这个根据地。一来一去,李梅青损失将近70万。
  

东山再起 本色当行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年后,黄泽镇的戏具行业风起云涌,李梅青知道自己当初的辉煌已经永远地过去了。这时,他做了一个大决定:改戏具服装为戏具冠帽。
  李梅青自有他的考虑:在黄泽镇这个戏具商店林立的所在,戏具产品不仅要样式齐全,而且要有拳头产品。而自己老家有许多生产戏具的能工巧匠,从小耳濡目染,加上聪慧的天分,李梅青很快就使戏具冠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时势造英雄。近年来,在政府扶持、市场开拓、素质提升等综合治理下,嵊州越剧也走出了低谷,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李梅青在大把赚钱的同时,也没忘记商家的诚信之道。他说,做生意就是做人,欺骗、蒙诓只能赢得一时的利益,靠诚信才能招来更多的回头客。对于零散顾客,他建立了一套介绍产品、陪同走访、跟踪调查的销售体系,让顾客能货比三家;对于大订单客户,他更注重让对方了解自己的人品和企业的信誉,以便建立长期的联系。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2年底,温州一客商要定制150顶高档冠帽,包括小生帽、凤冠、老旦帽等各种花式,而且必须在3天内交货。为了准时发货,不失信于顾客,李梅青一接到订单,马上就叫儿子连夜购买面料。货最终按时发出,但是他儿子在采购面料的途中却遭遇了车祸,失去一条腿。这对于一心想子承父业的李梅青来说,无异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同时也鼓励儿子坚强地站起来。修建厂房、雇佣员工,看到儿子不仅能负责电脑采样设计,还能坐在轮椅上从容地统管全局,李梅青感到很欣慰。
  李梅青不像有些人那样一味地追求数量,他更看重质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在这一标准的要求下,他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现在顾客一提到要买高档冠帽,就会不自觉地来李梅青的店里看看,虽然他的店里最高的冠帽需要1000多元,中档的也要几百元,而一般的商店只能卖到几十元。
  

戏里戏外 人生世相

  在李梅青的店里,我们亲眼看到他串珠走线。印花、制样、点彩、穿珠球,本来需要2天时间的工艺,到他手里半天就能完工。“制帽最讲究的是点彩。”他说,一般戏具店多采用油漆,认为这样效率高、成本低、色彩鲜艳,实际上,那样做反而易褪色,较粗糙。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李梅青有他自己的看法:现代化的生产固然能成倍地提高效率和利润,但制帽工艺的精髓还在传统工艺上。所以他采用镶布,加以耐心、细心、恒心,把戏具做得平整、匀称、丝丝入扣。也正因此,李梅青的戏帽得到了众多戏具行家的赞誉和推崇。
  2005年,有人建议他做一顶高3米、宽2米、串珠200颗的特大凤冠,去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李梅青婉言谢绝了:“咱不搞这些噱头,只想为嵊州越剧实实在在地做点事,为家乡父老乡亲做点事。”就是这位平实的老人,近些年来,捐助当地学校和希望小学共计5万多元,让我们见证了一位个体工商户的风采。
  李梅青所为正如他所言,无论做戏具还是做人,都不能被外物牵着鼻子走,而应该做回自己,保持本色。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