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不转、何时转,不是我说了算。我要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干。”


一个家庭作坊主的3次嬗变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8期  [字号:  ]  

作者:■李文成

  李因芝,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凭着自己对市场脉搏的准确把握,通过思想的3次转变,产业的3次转型,完成了从一贫如洗到资产200多万元,从家庭小作坊主到私营企业老板的质的飞跃,成为闻名鄂西北的私营企业家。
  

牛刀小试效益翻倍

  20多年前,李因芝一家老少三代住着几间土坯房,只有她和丈夫两个劳力。他们苦扒苦挣,还欠下生产队500多元的账。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看到别人经商做生意腰包渐渐鼓起来,她便向邻居借了35元钱,买了一张白铁皮,利用丈夫的一技之长,从事水桶、蒸笼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白铁皮加工生产,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由于价廉质优,她所生产的白铁产品不愁销路。
  到了1986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李因芝清醒地认识到,仅仅生产水桶等日常生活用品,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必须在品种的多样性上做文章。
  于是,她果断租下两间门面,将生产场地扩大了1倍。投入资金近万元,购置加工设备,增加蜂窝煤机、抽水管子等,实现了手工制作到机械生产的转变,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生活用品扩展到生产用品。这一次转变,给李因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年纯收入就由原来的1万多元增加到了四五万元。
  

顺势而为做大做强

  市场总是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发展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用车、手扶拖拉机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农民对农机修理和农机配件的需求越来越大,熊集镇的车拖业随之蓬勃兴起。
  此时对李因芝来说,如果不承担任何风险,稳稳当当地守住原来的产业,每年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但是,李因芝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多年的打拼使她认识到,要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敢冒风险,顺应潮流进行转产。
  她毅然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大胆引进设备搞农机修理,并从事一些农机配件的加工生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的生产场地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生产需要。1996年,她果断投入15万元,购买了原镇派出所机关所在地作为厂房,并投资13万元从南京购回了一套剪板折弯生产设备,雇请了6名工人,把生产重点转向为全镇车拖私营大户配套生产车厢墙板以及车拖配件。
  这一次转变,使李因芝的产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自己生产变成了雇工长期生产,企业性质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变成了一个小型个体企业,经济效益由原来每年的四五万元增加到30多万元,李因芝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女拖车大王”。
  

勇于破立谋求长远

  然而到了21世纪初,随着拖车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李因芝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转产脚下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自己几十年来创下的产业也有垮掉的危险。
  2003年,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李因芝第三次作出了转产的决定。这一次,她把目光盯到了汽车配件生产上,并力图寻求与福田汽车等大公司的合作。李因芝的思路很明确:通过挂靠大公司,自己的生产设备不仅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通过多次努力争取,福田汽车公司决定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先生产出一套汽车横梁,拿到公司让专家鉴定,看是否具备生产资格。经过1个多星期的日夜奋战,李因芝不但制造出一套汽车横梁,并且连同模具一起拉到了福田公司。十几名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质量优,效率高。这一下,福田公司服了,最终与李因芝签订了长期生产合同。
  2004年元月,为了更好地适应汽车配件的生产,李因芝又投资30多万元,购回了500吨液压机及250吨钻床。由福田公司提供图纸及原材料,并回收成品,李因芝负责按指定的产品进行生产。这样一来,每加工1吨钢材,李因芝可从中获利润1200多元。
  通过第三次转产,李因芝的企业不仅上了规模,在档次上也有很大的提高,生产厂房增加到400多平方米,工人也由原来的10人增加到30多人,生产技术由原来的人工操作变成标准模具生产,产品由原来技术要求较低的农机产品变成精密汽车配件,效益每年也增加到了60多万元。
  3次思路转变,3次成功转产,使李因芝在搏击市场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当问及是否还有第四次甚至是第五次转变时,她会心一笑:“转不转、何时转,不是我说了算。我要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干。”

编辑 高静(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