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旧上海,贩夫走卒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被当时的报纸笑称为“美丽都市的虱子”,同时也是警察巡捕眼里的“过街老鼠”


旧上海小商贩如何摆摊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8期  [字号:  ]  

作者:陈事美

  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开埠。两年后,上海设立租界,逐渐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煤气、自来水等比较现代化的设施。

  据记载,那时的上海“洋楼耸峙,高入云霄,八面玲珑,玻璃五色,铁栏铅瓦,玉扇铜环”,繁华的大上海吸引着大批“沪漂”来讨生活,小商小贩更是不计其数,反映上海滩黑帮社会的连续剧《上海滩》中的主角之一丁力便是其中之一。

  战乱带来繁华

  由于租界对华人限制较严,所以很多想做小商贩的人都选择去华界,也就是中国人的地盘,如大小东门、南门一带就相当热闹,可谓“万商云集,百货山积”。据《上海指南》记载:“尤以城隍庙为荟萃之所,摊贩杂陈,特别是小吃摊点,如老回回香豆,豆腐干、韭菜饼。”城隍庙市场瞬间成为一个综合性大市场,各种百货、小吃摊数不胜数。

  另外,还有专业销售某一物品的商业街,如销售丝绸服装的彩衣巷,销售宁波腌制食品的咸瓜巷、火腿弄,销售食糖的糖房弄,销售鲜肉的杀猪弄,还有集中于董家渡、新闸一带的铁铺、冶坊等,都在演绎上海滩的繁华景象。

  也有些小摊贩想做洋人的买卖,不过,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1856年,英租界大地产商爱德华在近洋泾浜的地段用木板搭建起农贸市场,专卖蔬菜水果、食品杂货。这里的小商贩大多是上海周边的农民,自己种自己卖。9年后,另外两位外国地产商拉波尔德里和汉壁礼在洋泾浜开设专业菜市场,肉店、鱼行、蛋禽店应有尽有。后来,菜市场越来越豪华,从露天场所搬到了钢筋水泥建造的欧式建筑里。室内市场很“高大上”,但租金高、管理严。如英美租界工部局征收的摊位费,每月就要两个银元,要知道,此时上海纱厂、丝厂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10元。而且,工部局规定,为了保证卫生,水果必须装入玻璃盒售卖,买玻璃盒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很多商贩纠结犹豫之际,因为战乱等原因,上海更加拥挤了。1862年,上海人口突破50万,到1900年,上海人口已经达到100万。大批进城难民都将摆摊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此时,上海南京路已经相当繁华,“市街广阔,房屋高耸,为沪上冠”。另外、福州路、广东路、山东路也是摩肩接踵。

  想在这些地方立足很不容易,一些专门敲诈勒索的“瘪三”到处收保护费,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黄金荣当年就干过这个。

  转眼间到了民国,此时的上海已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国际大都市,摊贩数量猛增。尤其是抗战期间,难民涌入、工人失业,就连犹太人也在上海摆起了摊。“各贫陋街巷之空地上及里弄内,添设大批不领执照食物摊”。如果你想做旧货生意,这时是个好机会,各种旧货市场大量出现,收旧衣服、旧家具、旧书籍、旧无线电,就连收烟枪的都有。据统计,仅英美租界当局给旧货摊贩所发的执照就有6741户。虹口虬江路从事旧货收购的摊贩达数千人。犹太人也没闲着,在提篮桥的德奥居住区,许多犹太人从事理发服务及鞋帽服装、五金、面包小吃的零售,放眼舟山路,一片异域风情。

  这种情况为美国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香烟、丝袜、罐头、塑料包、西药、钟表、唱片、打火机、钢笔等在上海热销。在南京路上,甚至有商贩将美国避孕套吹成气球来招揽生意,1945年底,政府还专门在新康路开设联合商场。不过,好景不长,美货也只风光了三四年而已。

  摊贩生计艰辛

  在上海滩摆摊和摊主自身资源、商业头脑、经济实力及市场行情息息相关。

  比如,旧货生意虽然不愁货源,但利润很低,收入在各行业的摊贩中是最低的;测字算命摊是无本生意,但要置办一身好行头,打扮得像个教书先生,灯红酒绿的大世界附近,便是测字算命的“根据地”;做服务业,如剃头、修脚、修鞋、修车、画像、刻字等都需要手艺,在晚清时,还有专门给人梳辫子的;卖膏药看似不起眼,但也得会忽悠;而说书唱戏的,自然首先得有一副好嗓子。

  另外,选择做固定摊贩还是流动摊贩也需要考量,固定摊贩租金、捐税压力大,流动摊贩虽然租金、捐税交得少,但要冒着被警察驱赶的风险。流动摊贩还不能堵塞交通,妨碍市容,污损街道,除走街串巷的摊贩,其他摊贩甚至不能高声吆喝,否则都会被警察取缔,这是写进《取缔摊贩规则》里的条款。

  在那个年代,警察也兼具城管的职责,警察一来,摊贩四处奔逃的场景随处可见。呵斥、辱骂、勒索,甚至殴打小贩也都是家常便饭。固定摊贩与流动摊贩之间也会爆发冲突,固定摊贩常常指责附近的流动摊贩抢了自己的生意。

  在众多摊贩中,数量最多的还是卖蔬菜、瓜果与小吃的摊贩,凡是繁华地段,必是小吃摊林立,以各种早点、面食、小菜、点心为多。1910年的《国画日报》记载过卖馄饨的场景:“大梆馄饨人人敲,码头担子肩上挑,一文一只价不贵,肉馅新鲜滋味高”。张爱玲也曾写道:“弄堂马路,叫卖声不绝于耳。‘豆腐——花’!‘豆腐’两字一带而过,‘花’字拉长音”。

  上海滩的摊贩收入如何?据1946年《文汇报》记载,一个摊贩每天收入约1000-6000元,基本可养活3-5口人。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通货膨胀率相当高,买菜都要带成捆钞票。

  1949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菜贩月收入折合成大米购买力是195-600斤、修车摊是500-780斤、百货摊是120-1560斤。横向比较,同一时期各大公司的职员工资的购买力则是,永安公司361-1044斤、上海电车公司493- 1445斤、上海自来水公司是515-8 0 2斤。可以看出,摊贩的收入明显不如在公司上班的职员。

  据一些当事人回忆,抗战胜利后,报贩从头贩那里以每张5分钱的价格批发报纸,零售价则是7-9分钱,每天卖二三百份,也能勉强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

  在大上海生存并不容易,尤其是居于社会底层的摊贩。1930年以前,石库门的单间,月租为6-20元,根本不是摊贩敢租住的。几年后,石库门的房东学会了打隔断,吸引了小摊贩、小职员、工人、妓女各色人等合租,但环境拥挤嘈杂。此时,更多小贩选择住平房,月租金在2-4元,还有住棚户区的,房间用草席搭建,居住条件更为恶劣,时常与垃圾堆、粪坑为邻。

  虽然在旧上海摆摊也能养活一家人,但想如《上海滩》所描述的那样,遇到富家小姐冯程程,以此飞黄腾达,那就是天方夜谭了。在繁华的大都市,贩夫走卒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被报纸笑称为“美丽都市的虱子”,同时也是警察巡捕眼里的“过街老鼠”。

  不过,在众多小摊贩中,也有混得好些的,这些小贩回老家时,西服革履、头戴礼帽,而日常摆摊的艰辛和屈辱自然要藏得严严实实了。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