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在并购失利后仍能靠过硬的产品行销全球,而中国企业一旦并购失败,将面临尴尬的处境


我们正在重蹈日本的覆辙吗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8期  [字号:  ]  

  最近,一则名为“中国企业花1万欧元收购西班牙机场”的新闻让很多人读起来暗爽又骄傲。爽的是昔日的“列强”竟然也衰落到这般田地,骄傲的是证明了中国企业跨界抄底的实力。

  不论是大把持有的美、日、欧国债,还是努力寻找出口的国内资本,亦或是大妈们一鸣惊人的购买力,似乎都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有钱的国家,而“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企业的雄心又增加了砝码,一场资本输出的热潮正在掀起。这是喜还是忧?

  2015年上半年,中国非金融类的对外投资同比增长了29.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近150宗,增长近40%.买牧场、买酒店、买日化品牌、买地产、买矿井等的企业不胜枚举,甚至还有清华紫光意欲230亿美元鲸吞美国镁光的大计划。让人惊讶的是,在今年二季度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竟有半数是跨界并购。

  有企业家在聚会上甚至说,现在的全球形势是,我们看上了哪家公司就把它买下来。买、买、买,中国企业中一股缺乏理性思考的对外投资风正在蔓延,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

  上世纪80年代,经历20年快速增长,日本企业的钱袋子异常丰满。随着日元对美元升值,日本的工业出口受到压制,但诸多海外资产在日本人眼中也变得便宜。1985年,日本企业大举收购美国资产,索尼34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三菱14亿美元购买洛克菲勒中心,当时洛杉矶闹市区一半的房产属于日本人,夏威夷96%的投资源自日本……疯狂的并购让美国人惊呼“日本正在买下美国”!

  然而短短五年后,日本人的热情就冷淡了,他们发现,购买的企业在管理上难以融合,没有最大程度实现获取领先技术的目的;购买的固定资产因为当地经济的不振难以实现盈利,成为包袱。比如,三菱收购的洛克菲勒中心在几年后就折价脱手,而索尼的并购至今也算不上成功。日本人开始反思当年缺乏理性的并购,而美国则利用回笼的资金大力发展创新产业,再次抢得先机。

  从汇率背景、资产价格、企业发展阶段、投资热情等方面看,如今的中国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颇有类似。目前中国企业受到国内市场不振、产能过剩,世界经济低迷、出口不振,人民币升值三重挤压,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关门潮,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内外部市场受压。在“后工业化”阶段,借着“一路一带”战略,中国企业或期望通过并购拿到领先技术和世界级渠道,或期望通过并购换一个赚钱行业,投资热情高涨。

  但并购中钱不是万能的,跨国公司的成功并购靠的是一套缜密的、久经考验的执行书。购买对象身处朝阳行业吗?当地的经济能支撑所购资产持续盈利吗?所购企业是否符合我们的战略定位?我们的整合能力如何?

  融资能力如何?管理模式能否放之四海皆准?企业文化包容性又怎样?刚刚走出“野蛮生长”阶段的中国企业恐怕很难对上述问题都给出正面回答。

  虽然在资金实力上与当年的日本企业颇有类似,但在综合竞争能力上,两者不在同一量级。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很多欧美企业都在学习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但在人口和政策红利之下积累资本的中国企业,在产品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还不具备完全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日本企业并购失利后仍能靠过硬的产品行销全球,而中国企业一旦并购失败,将面临尴尬的处境。

  并购是一项企业的修炼,最终的目的是提升竞争能力。你可以试水,但是你不能狂热;你可以执着,但你不能浮躁;你可以合纵连横,但你不能忘却初心。如果在并购中缺乏理性,就永远不会从“土豪”变成真正的“高富帅”;如果只是为了并购而并购,那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公司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