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有些名气大的药业经营者会在成药包装与方单上印刷商标以及创制人的照片,还会运用凹凸版封签并加盖钢印的手段


民国假货往事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木子李

很多名人字画都被造假者仿造过

 

  造假之人古已有之,其中民国时期尤甚,尽管一些名人大家和行业协会也采用了一些手段对造假进行反击,但因时代所限,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书画造假尤为普遍

  民国时期最为常见的造假就是书画造假。

  民国时期的仿造书画,在制作手法和水平上都比明清时期高出很多,它们通常是由当时的造假高手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完成。与历代赝品相比,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东西,不论是画面构图、笔墨工夫还是装裱水平都与真品十分相像,几近乱真。

  贩卖这些高仿书画的人,有的是在当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有的甚至是当时书画鉴定的权威,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谭敬。

  谭敬是上海滩的收藏大家,收藏了许多历史名作,其中很多都是其他收藏大家迫于生计低价转卖给他的,蕴藏的巨大的利润空间让谭敬兴奋不已。利益驱使下,谭敬萌生了造假的念头,并在位于上海祈齐路(今岳阳路)175弄2号的旧式花园洋房开起了造假作坊,汤安是谭敬拉拢的第一位造假高手,尤擅金石书画。

  汤安牵头组织了许昭、郑竹友、胡经、王超群等人,为谭敬造出的第一幅高仿书画——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这幅画的出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书画造假活动的开始。

  谭敬的的假画主要是通过洋行的买办销售到外国。因为他所造的东西主要是宋元古书画,动不动就要多少根金条,国内人是不敢染指的。曾有一位洋人因为仰慕谭敬的大名,通过上海的古玩商洪玉林和他结识后,一次就从他的手中以1000两黄金的价格买走了8件高仿古画。

  汤安并非只对书画进行造假,其造假种类分为印章、紫砂壶和书画三种,其中印章造假以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等明代吴门四大家,以及文水道人、金俊明、方孝孺等一大批历代名人的印章为最多,造假的虫蛀、裂痕尤为逼真,很多内行大家都难以分辨其真假。

  既然有人造假,就一定有人打假,一些名人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提高鉴别字画能力的方法对识别假画有一些帮助。

  其一是多看原作。通过多看名家作品的真迹,了解画家学习期、成熟期、巅峰期、衰退期等各个时期的用纸、用墨、用色、笔法、印章、落款等特点。

  其二是多了解作伪的手法。要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就要多了解作伪者的手法。传统的作伪形式主要有摹本、临本、造本、仿本、假画、真跋、改添款等几种。

  其三是多做比较。鉴定真伪关键在于比较,没有比较也就谈不上鉴定。所以,平时遇上赝品,可以拿真迹与之比较,从中寻找到作伪的“蛛丝马迹”。

  造假涉及多个行业

  民国时期的药商造假现象也比较普遍和广泛。

  民国时期药商造假和现代药商造假的方式有很大不同,那时的药商造假多体现在宣传手段上。当时,人们对于天地神灵抱有敬畏之心,很多药商抓住消费者这种心理,在宣传推广上制造噱头,比如将广告语和天地、神灵、良心相关联,以期达到吸引顾客、增加销量的目的。

  旧时药商都是以“祖传秘方”来制药,所以绝不会出示制药的原料、分量等相关内容,有时因为成本问题将其中一两味原料的份量减少几分,或者用药效相近、成本略低,但疗效较慢的另一味原料代替也是常有之事,对于这种造假,消费者根本无从知道,因为大多不会伤及人命,所以也很难被发现。比如“大力丸”,资料记载,该药本应由24味中药按照一定份量配制而成,但民国时期却成为街头艺人贩售的一种强身健体的补药,其实其主要成分就是山楂,吃后对人体无损无益。

  除了书画和药品,一些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商品也存在很严重的造假行为。比如洗一水就缩水缩到露肚脐儿的汗衫、穿不了几天就开胶的“双钱”

  牌鞋、用了几次就自动掉瓷的搪瓷杯、填充劣质烟丝的“大前门”、“大英”牌香烟、用绵羊毛冒充山羊毛的湖州毛笔、戴几天就会褪色的金首饰……这些假货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很多穷苦人家攒了好几个月才能购置一件新衣,如果买到假货,真是损失惨重。

  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当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惩治措施,也没有专门负责打假的部门,所以多数买到假货的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虽然也有一些不甘受骗的消费者会将造假和售假者诉至公堂,但没钱没权的老百姓大多不会受到官府重视,常常被随便打发了事。

  有些学识的消费者会找行业商会,一些负责任的商会会替消费者出头。比如民国时期,江苏有一种文皮皮鞋,这种文皮是进口材料,价格昂贵。许多鞋店为了牟利就用普通牛皮冒充文皮,一般老百姓很难分辨。有消费者在一家鞋店买了假冒的文皮皮鞋后告到了当地的鞋业商会,该鞋业商会专门到店里核查文皮的进口单据,并提起诉讼。

  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药品行业略有不同,有些名气大的药业经营者会想方设法从源头上杜绝假药。他们为防止偏方泄露和仿制假冒,往往会在成药包装与方单上印刷商标以及创制人的照片,还有凹凸版封签并加盖钢印的手段。有的经营者为防止原料和药房泄密,情愿舍近求远,几家药店或药厂结伴而行,分别深入西藏或云贵高原等偏远地区采购药品,运回广州后再各取所需。在这个过程中,合作药厂之间要对彼此的制作原料终身保密。

  也有一些机构为经营者主持公道,比如广州的杏存堂和大昌堂,前者为药业会所,后者为熟药业配药剂会所,通常由年事已高的长者主持。他们对药品行业非常熟悉,如正当经营的经营者与仿冒者打官司,就由他们出面与官方洽谈维权事宜。虽然他们的行为并不具备权力特征,但他们在药业同仁中却颇有威信。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