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倡、政策扶持,让“创业”和“财富”这两个热词的关系愈发紧密,马云、刘强东、李彦宏等人创业成功的范例更让年轻人热血沸腾


他们是创业典范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冯晓霞

靠骆驼养殖,郑林林不仅还清了100多万元借款,还挣了100多万元

 


吴建辉希望通过商业途径宣传东巴传统文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5年最火热的口号。

  政府提倡、政策扶持,让“创业”和“财富”这两个热词的关系愈发紧密,马云、刘强东、李彦宏等人创业成功的范例更让年轻人热血沸腾。

  让我们走进郑林林、吴建辉和杜亮等人的创业生活,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也许会对准备创业或者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有所启发。

  郑林林 骆驼养殖负重前行

  “北京的骆驼奶销售展示厅已经进入签约阶段,如果市场好的话,我们会在北京周边搞个骆驼养殖基地,让北京市民能喝到最新鲜的骆驼奶。”郑林林说。

  1988年出生的郑林林被称为“中原骆驼养殖第一人”,回首自己的创业历程,她表示,创业路上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创业者就像骆驼,天生就适合背重物、走远路,路是自己选的,再苦再累也要咬紧牙关坚持住。

  2006年9月,郑林林作为青岛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进校门的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件让同学们跌破眼镜的事情——到学校食堂打工。大学四年里,郑林林一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帮同学介绍工作,赚取中介费;在宿舍开小商店,卖各种零食,仅此一项就让她每个月至少能挣到3000元,所以大学期间她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自己赚的。

  大学时的优越感在2009年嘎然而止,毕业找工作时,郑林林发现,一份月薪2000元钱的工作都很难找到,于是她决定自己创业。

  郑林林回到老家河北省唐山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广播中听到骆驼奶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像着魔似的开始研究起这个行业。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听到骆驼奶这个东西就非常兴奋,回到家立刻开始查资料,请教专家。我发现骆驼奶的市场需求很大,但是中原地区没有人做骆驼养殖,唐山也没有人卖骆驼鲜奶,如果我成功了,那就是独一份。”谈及为何会选择骆驼鲜奶这个冷门行业时,郑林林笑着说。

  2011年3月,郑林林拿着从父母和亲戚朋友那里借到的100多万元,正式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她先在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修了圈舍,然后从内蒙古购买了28峰怀孕的母骆驼。

  然而命运却跟郑林林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就在骆驼拉回唐山一个多月后,一峰骆驼突然死亡,此后,每个月都会有几峰骆驼莫名死亡,不到半年,郑林林养殖场里的骆驼就所剩无几了。

  “那时候几乎一个礼拜死一个,我不知道病因,兽医也不懂,不敢下手治,感觉特别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骆驼死去。”直到今天谈及那段经历,郑林林眼眶里还噙满了泪水。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父母和亲戚都劝郑林林及时收手,但郑林林却不甘心。每死一峰骆驼,她就解剖一峰,然后把骆驼的内脏冷冻,邮寄到内蒙古农业大学,请国内骆驼研究领域的专家吉日木图教授帮忙查找病因。

  在得知骆驼死亡是因为不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后,郑林林决定在内蒙古租一块场地,第二批购买的十几峰骆驼没有运回唐山,而是在内蒙古的场地圈养,等骆驼适应了圈养的生活方式和新的饲料之后再运回唐山,用这个办法,骆驼的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

  刚开始创业,资金非常紧张,为了节省饲料,郑林林每天赶着骆驼到附近的河套里放牧。骆驼虽然胆小,但性格非常倔强、暴躁。2011年11月,怀着5个月身孕的郑林林经历了非常惊险的一幕——被骆驼踢倒在地,所幸没有影响到胎儿。

  有了这次经历,郑林林的父亲包揽了饲养骆驼的所有工作。然而意外再次降临,2012年的大年三十,父亲在驯化骆驼时从骆驼上摔了下来,需要立即做开颅手术。

  为了养骆驼,家里的积蓄已经全部花光,还欠了很多外债,父亲的手术费只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没人敢借钱给我们,很多人远远地看见我们来了就赶快把门关上。”这次的经历让郑林林第一次有了后悔创业的想法。“当时非常恨自己,好好上班不就行了吗,干吗非要养骆驼?”

  被逼上绝境的郑林林发誓要把事业做成功,她硬着头皮继续维持养殖场的运转,每天穿梭在农贸市场和机关单位,到处推销骆驼奶,在一次次拒绝中,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将拒绝她的人分成了三种,第一种是没有这种消费习惯,第二种是不能接受骆驼奶的价格,第三种是不相信她、不接受这种产品。

  分析后,郑林林决定从第三种人入手,她牵着骆驼走街串巷,免费供游客观赏、拍照。几乎跑遍了唐山所有的景区,这些活广告不仅为她打开了销售局面,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2013年,郑林林终于看到了曙光。

  媒体报道后,一些消费者开始了解骆驼奶,主动联系她购买骆驼奶。现在,郑林林养殖场的骆驼已经有370峰左右,每天的产奶量有50斤,一斤的价格是198元。骆驼奶营养价值高,产量却非常低,一头骆驼每天仅能产出一斤多鲜奶,这是骆驼奶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

  由于成活率高,郑林林养殖的骆驼也非常受欢迎。2014年,郑林林一共卖出120多峰骆驼,到了10月,已经呈现脱销状态。一般来说,一峰骆驼的价格在1—1.5万元之间,产奶的骆驼是按对出售的,一个母乳期的骆驼加上一个幼驼价格在3万元左右。

  2014年底,郑林林不仅还清了100多万元借款,还挣了100多万元。现在骆驼奶、骆驼肉和骆驼都有一定的市场,养殖场已经能稳定运营。

  为了开拓市场,郑林林组建了唐山市漠尚客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内蒙古租赁草场,同牧民合作养殖,还在辛集市与人合办了主营骆驼奶的分公司。

  北京的展厅也正在筹备中,接受记者采访时,郑林林表示,北京的营业点预计5月开业。

  按照郑林林的设想,以后她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骆驼养殖业务,把销售业务交给聘请来的专业团队或采取销售外包的战略。她希望未来能将这种成功的骆驼养殖模式带到更多的地区,在全国各大城市里都建立自己的骆驼养殖基地,让更多人认识并且接受骆驼鲜奶。

  作为受政策扶持的特色养殖业,郑林林的唐山漠尚客骆驼养殖基地被列为国家免税项目,据郑林林介绍,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她除了印花税,没有再额外交过任何费用。

  吴建辉 “奇葩”创业者

  “我要把云南的东巴文化和速溶咖啡融合起来,让它成为云南的新名片。”吴建辉翻开自己的漫画作品《菩萨与红孩儿》向记者介绍道。

  吴建辉今年31岁,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说他是盲目自信的“奇葩”,他上过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也上过求职节目《非你莫属》,2013年还获得了综艺节目《百万丝》的冠军并拿到了100万元的奖金。自称漫画家、工程师的吴建辉在车库咖啡算是个名人,他很多无厘头的想法让人哭笑不得。

  吴建辉以数学148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四期间利用空闲时间到北京邮电大学进修了电子与通讯专业。本科毕业后,吴建辉考上北京邮电大学密码学硕士,因家庭条件较差,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吴建辉放弃了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到陕西省西安市从事程序员工作,工作6年后,由于受周围朋友的影响,决定到北京创业。

  通过媒体的报道,吴建辉得知北京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车库咖啡可以为创客们提供创业的空间,便于2012年底正式入驻车库咖啡,成为常驻创业者。他每天与不同的创业者聊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触到1000多个创投项目,那些天马行空的项目让他对于自己的创业更加自信。

  首次创业,吴建辉选择了自己非常看好又有把握的榨油机项目,并自信地认为自己的技术可以帮助大家彻底摆脱地沟油的危害。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吴建辉依然没有找到合作商,项目最后因资金问题被迫宣告失败。

  虽然首次创业失败,但因为每天在车库咖啡创作漫画“小红人”,吴建辉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也让他逐渐成为车库咖啡里的红人。据吴建辉介绍,在脸萌科技爆火后,一家名为知了科技的公司想做一款类似的产品,以15%的股权邀请吴建辉为其设计漫画,但当吴建辉交上作品之后,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就再也没有提过股权的事情。

  在创业路上,吴建辉最大的一笔收入来自2013年4月,暴风影音公司与国美在线共同举办的《百万丝》节目,他在终极冠军争夺赛中夺冠,并获得了100万元的奖金。

  比赛结束后,吴建辉拿出35万元奖金投资比特币,比特币的暴涨让他获得了150万元的收益。

  有了资本,吴建辉腰板立刻硬起来了。就在有些得意忘形的时候,母亲被确认患上乳腺炎,吴建辉回到老家,陪母亲到丽江疗养。疗养期间,他发现云南的咖啡豆非常好,但因为没有得到推广和宣传,了解的人并不多。回到北京后,他立刻联系创业街区——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各个咖啡馆的负责人。“目前这条大街上13家咖啡馆大部分的咖啡豆都是由我提供的,这些收入可以保障我的基本生活。”吴建辉说。

  最近吴建辉准备回云南注册一家公司,经营速溶咖啡。从2007年开始创作漫画至今,吴建辉已经画了3000多张表现东巴文化的漫画,他希望将这些漫画制作在咖啡杯上,通过这种形式推广云南的东巴文化。“这次我希望从一个小点做起,将具有东巴文化特色的图片和文字印在咖啡杯上,然后将这种速溶咖啡投放在丽江市场上,让他成为丽江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每一个到丽江旅游的朋友都愿意选择这种咖啡。”吴建辉表示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商业途径,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广和宣传云南的咖啡和东巴传统的文化。

  杜亮 从销售员到老板

  “如果现在有公司愿意给我30万的年薪,我就不想自己干了!每天连轴转,根本停不下来,太累了,压力太大了!”杜亮苦笑着说。

  创业3年多的杜亮今年32岁,在上海购买了两套房子,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几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

  我们把时间拨回2009年的夏天。

  2009年,杜亮与女朋友娇娇从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在朋友的推荐下,杜亮进入了某大型五金公司,从事华东地区螺丝钉的销售员。

  和大多数初到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一样,杜亮的生活非常清贫。为了节约房租,他们在上海郊区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租金是每月1000元。每天早上,他们不到6点就要出门,晚上到家差不多已经快9点。

  “刚开始,我一个月的底薪只有1200元,只有玩命地工作,推销自己的产品,才能在上海立足。”聊起刚来上海时的生活状态,杜亮这样描述道。

  杜亮的敬业和吃苦耐劳使他的业绩一直在公司名列前茅,深得老板赏识。

  2010年,杜亮成为公司华东区总代理,在做总代理的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其他公司的老板和领导层,他开始考虑自己单干。这个想法酝酿了一年多后,机会终于出现了。

  2011年10月,山西一家大型五金公司需要采购一批螺丝,经过前期的几次合作,对方的采购员和杜亮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在朋友的建议下,杜亮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自己单干,第一单生意帮助杜亮成功赚取了十几万元。

  拿到这些钱后,杜亮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商务车,在自己的住处办公。

  刚开始,杜亮只能通过朋友接到一些很小的单子,几箱、十几箱的量都有。他一个人身兼多职,司机、搬运工、送货员、会计等都是他一个人。一箱螺丝钉看起来不太大,却非常重,杜亮每天要搬着这些螺丝钉上、下车几百次。

  “刚开始没什么经验,对行情把控能力不是很强,人脉资源也有限,只能拼劳力。我几乎没有12点之前上过床,每天不是在出差的路上就是在酒桌上,体力严重透支,好几次都被送去急诊。”现在回头看自己刚开始创业时的状态,杜亮觉得自己是在拿命开玩笑。

  面对这种状况,妻子无法理解,“我当时选择离开家,和他一起来上海并不是为了能挣多少钱,而是想两人能一块儿好好过日子,但他要么是不见人影,要么就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家。”为了让已怀有身孕的妻子在上海有个安定的环境,杜亮决定租个门面结束这种打游击的经商方式。

  2012年,杜亮在上海租了一个门店,成立了某五金公司。为了节约开支,妻子在公司负责财务和杂物,杜亮专心做销售。成立公司后,业务开展起来方便很多,加上前期的资源积累,杜亮的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随着儿子的降生,杜亮意识到需要在上海购买一间房子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2014年,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杜亮又买了一处学区房,现在两处房产升值很快。第一处住房,价格已经翻了一翻,每年仅租金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

  回忆创业的3年多,杜亮觉得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夫妻俩基本没时间陪伴他,都是双方老人帮忙照顾。杜亮表示,今年会聘几个人帮忙,让妻子更多地照顾孩子。

  春节回到老家,很多亲朋好友看着杜亮做生意如此成功,也表示想自己做点生意。杜亮苦笑着说:“大家看到的是我在上海有车有房,没看到我背后的付出。

  做生意压力非常大,绝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美好。一旦开始创业,就再也停不下来,只能沿着这条路慢慢熬。“

  失败者 创业没那么简单

  除了郑林林、杜亮、吴建辉这样已经小有成绩的创业者,也有许多创业失败的人。

  李丹是一位军嫂,由于丈夫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家庭,怀孕之后便辞去了护士的工作。现在女儿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她开始出去找工作,几次碰壁后决定自己创业。她将目光瞄准了美容市场,没有做任何市场调查,说干就干。

  李丹先花7000元报了个美容班。

  原本计划学习几个月后在小区里租个房子,办个家庭式的美容疗养室。她觉得,小区里都是熟人,大家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一定能挣钱。

  刚到学校学习两个月,李丹就向记者抱怨道,“现在已经花了2万多元在学费和材料费上,而且一周要上6天课,很多时候前一节课的内容还没消化,下一节又来了,特别累。”

  “以前我也在朋友的美容院帮过忙,觉得挺简单,没想到自己做的时候这么难。”原本想通过创业实现创收的李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现在放弃太可惜,坚持下去还要继续投入。

  和李丹不同,婷婷和张泽都不差钱,他们是大家眼里的“富二代”。婷婷大学毕业后,为男朋友留在北京,花400多万元加盟某大型洗衣连锁店,并且在半年后开了第二家店。今年年初,两家洗衣店都处于亏损状态,无法继续运行。与男朋友分手的婷婷关了店面,回到老家,进入父亲的公司。据婷婷介绍,这次要从基层做起,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后,才会走向领导层。

  张泽则是大学一毕业就从北京回到了老家河南省平顶山市。在这个盛产煤矿的地方曾经诞生过一批富豪,张泽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回到家的张泽经常和一群“富二代”朋友玩在一起,大家决定投资一家高档酒店,方便自己玩乐的同时还能创收,可谓一举两得。

  几个年轻人筹集了近400万,不到半年,酒店就开业了。但好景不长,10个月后酒店就倒闭了。张泽告诉记者,几个合伙人原本是好朋友,但都不懂经营,经常带着各自的朋友到酒店免费消费,慢慢的大家都有了分歧。此后酒店一直亏损,无法正常运营,只能关门。

  现在不仅投资的钱打了水漂,朋友也没法儿做了。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